做過流浪漢,當過國家領導人,他死後,羅馬共和國就滅亡了

做過流浪漢,當過國家領導人,他死後,羅馬共和國就滅亡了

亞里士多德對大部分中國人來說,並不陌生,他提出的“運動理論”阻礙物理學發展達2000多年。然後,他在其他方面的成就足以使他千古留名。在羅馬,也有這麼一個人,做過流浪漢,當過國家領導人,一生著作等身,提出的理論超前2000年。他是羅馬共和國最後一個偉人,他死後,共和國就滅亡,這就像德瑪西亞蓋倫的一句話:人在塔在!

公元前106年1月3日,羅馬東南70公里外的阿爾皮諾斯鎮的一個官員家裡誕生了一個“巨嬰”,父母給他取名叫西塞羅,寓意他一生平平安安。西塞羅的父親是一位大齡秀才,腹有詩書沒鳥用,一輩子蝸居鄉鎮。西塞羅在父親的諄諄教導下,小小年紀就聰明過人,掌握了文學、修辭學和辯證法等知識。

做過流浪漢,當過國家領導人,他死後,羅馬共和國就滅亡了

14歲時,西塞羅找了份兼職工作,在著名法官斯凱握拉身邊擔任書記員,因而他學到了很多法律知識。16歲那年,西塞羅獲得公民身份,地方行政官為他舉行了成人儀式。同一年,南意大利爆發反羅馬統治的武裝起義,羅馬執政官馬略和蘇拉率兵前往鎮壓,西塞羅應召參軍,最終起義被平亂。20歲時,西塞羅考進羅馬大學,攻讀哲學和修辭學。

公元前81年,西塞羅25歲,找了份律師工作。當時羅馬反蘇拉獨裁的鬥爭異常激烈,蘇拉心腹大將洛斯奇烏斯被指控有罪,蘇拉請西塞羅做辯護律師,而他卻站在了反蘇拉派的一方,並提供了相反的證據,蘇拉恨不得活剝了他。西塞羅嚇得連夜逃出了羅馬,先後遊歷了雅典和小亞細亞。

在雅典,西塞羅結識了希臘斯多噶派的著名學者安提歐克斯等人,一起探討政治和倫理學說。

公元前77年,西塞羅29歲,蘇拉高血壓病死,他才敢返回羅馬,重新幹起了老本行--------律師。公元前75年,他31歲,出任西西里島的司法官。當時,西西里的總督威利斯飛揚跋扈,貪汙腐化,並揚言:誰來擔任法官,如果聽他指揮,就將會贏得大量錢財,保他離任後過著顯赫的生活。否則,等著捱揍吧!西塞羅恰恰是個清官,鐵面無私,執法如山,秉公斷案。等他卸任回羅馬後,便向元老院彈劾威利斯,遂將他提交法庭審判,處以死刑。從此,西塞羅的名聲大震。

做過流浪漢,當過國家領導人,他死後,羅馬共和國就滅亡了

公元前69年,西塞羅43歲,當選羅馬執政官。按照羅馬的法律:各種官職都有身份的限制,尤其作為一個非貴族出身的人升遷如此之快,可算是官運亨通了。他上臺以後,特意在平民區建築一所住宅,為的是便於平民群眾的來訪。這一點,正是他深得民心之處。那時候,羅馬的政治實權控制在兩個軍事司令龐培和凱撒的手中。龐培掌握著愛琴海沿岸五十公里內陸的管轄權,凱撒是北意大利和高盧的總督。

公元前60年,羅馬共和國已經接近尾聲,龐培東征凱旋而歸,凱撒即將接任西班牙總督之際,突然回師與龐培和解。隨後,龐培和凱撒與鎮壓斯巴達克起義的統帥克拉蘇結成同盟,實行獨裁統治,史稱“前三頭”同盟。相傳,凱撒曾經主動拉攏西塞羅,由於西塞羅堅持共和主義的政治主張而告吹,不然西塞羅完全能夠進入他們的集團成為“第四頭”的。

在公元前58年,克勞迪斯夥同凱撒在民眾大會上強行通過了一項特別法律:凡是未經審判而處死羅馬公民的官員應當被放逐。這實際矛頭對著西塞羅,隨之通過了一項補充法令,不許西塞羅進入羅馬四百里國土之內。當時,擁護西塞羅的共和派企圖迫使元老院反對那些法令,但遭到凱撒的否決。西塞羅終於被判處剝奪公民權、沒收全部財產、摧毀在羅馬的家園、放逐到馬其頓。

做過流浪漢,當過國家領導人,他死後,羅馬共和國就滅亡了

西塞羅在放逐地伊庇魯斯,治政有方,曾把大量穀物無償分配給三千貧民,深得當地人的愛戴和同情。他的管理事蹟迅速傳播開來,羅馬反獨裁統治的勢力迫使元老院撤消了對西塞羅的判決令,迎接西塞羅返回羅馬。但羅馬早已物是人為,於是他歸隱山林,致力著書立說。

公元前55年,西塞羅寫成《論雄辯家》,他認為一個合格的雄辯家應該是個德行高尚的人,能夠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有強大的肺活量、清脆的嗓子、清晰的談吐等,在社會能跟各個階層的人接觸,必須經常練習對不同的人發表演講。

公元前54年,西塞羅寫成《論共和國》,他認為國家體制一般有三種:君主制、貴族制和民主制,這三種單一的體制都有各自的優點和缺點,都不適合單獨使用。如果把三種體制融合在一起,取長補短,就會形成一種比較理想的政體。這種設想,西塞羅在世時沒有實現,卻為當代西方的三權分立的政體提供了思想和法律框架。

公元前52年,他寫成《論國家》,他認為國家是人民的事業, 但人民不是隨便集合在一起,而是有共同的崇高理想。正常的國家有三個特徵:以人民為特徵、以正義為準則、以合法為本性。他提出了著名的分權、制約與監督的政治理論,後世的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啟蒙運動,發起人都會把西塞羅的分權思想拿出來當護身符。

公元前46年,他寫成《論法律》,他認為國家應該制定憲法和其他完備的法律,憲法是凌駕於一切法律之上的最高法。國家應該依法治國、杜絕人治。西塞羅有一句名言:“法律的性質不是在外來影響下改變,不在強力壓迫下屈服,不在金錢誘惑下腐化。”他的法律思想奠定了西方現代法律思想的基礎。

公元前45年,西塞羅寫成《論神性》,他是個無神論者,但是他認為宗教是必須存在的。宗教是祭司通過神秘的儀式將祖先的美德傳達給活著的人,可以使人們變得虔誠、溫順,可以穩定社會秩序;宗教還可以宣傳神的至善至美,引導人民提高修養,努力向完美的神靠攏。西塞羅的神學和宗教思想孕育了基督教。

公元前44年,西塞羅寫成了《論友誼》。他認為只有品德高尚的人在一起才能叫做朋友,朋友之間應該為對方多做好事,那些請求朋友做壞事或主動幫朋友作惡的人都是人渣。

公元前44年,西塞羅寫成《論義務》,他認為任何活著的人都必須履行各自的義務,包括對社會的義務、對人民的義務、法律義務、對國家的義務等,不履行義務的人是不道德的,應該被人唾棄。

公元前44年,西塞羅寫成《論老年》,他認為老年人應該按自己的方式生活,找到身上的興趣愛好並親身實踐,應該培養老年人慈善的品德,把生死看淡。如此這樣,老年人方能活得快樂。

做過流浪漢,當過國家領導人,他死後,羅馬共和國就滅亡了

西塞羅還有很多其他對後世有價值的思想理論,這使他足以稱得上“偉人”的稱號。

西塞羅看待“廉政”:國家應由品德高尚的人執掌國家政權,這個人應由選舉產生;最高領導人應身體力行、厲行節儉,在全國提倡崇儉抑奢。

西塞羅看待“歷史寫作”:歷史是政治的延續,在羅馬共和政體下,執政者需要優秀的演說才能,而只有深入瞭解羅馬歷史才具備演說才能。同樣,好的政治家應該具備出色的寫作才能,而歷史寫作應該包括兩個方面:真實事件與時代背景。但話說回來,西塞羅進行歷史寫作,主要是為了論證羅馬共和政體的優越性。

西塞羅看待“表決法”:貴族的或涉及國家的重大事情必須經過公開表決(其實公開表決反而不利於人民表明真實想法),以防止作弊;平民的或不重要的事情隨便怎麼表決。表決時應該口頭表決,且不應該賄賂表決人。西塞羅自己就是一個精明的政客,他說的這些表決理論冠冕堂皇,自己卻沒做到,經常利用不光彩的手段爬上權力的位置。

西塞羅看待“財產觀”:每個人的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一個人在獲得私有財產時,不應該損害他人的合法利益;一個人賺錢必須合法、且不能貪婪,花錢時也要有所節制,不能奢侈浪費,也不能摳的一逼。

做過流浪漢,當過國家領導人,他死後,羅馬共和國就滅亡了

西塞羅看待“翻譯”:翻譯不是簡單的“字對字”翻譯,而是將一種文字的涵義用另一種文字表述出來,原作和譯作的意義必須要一致。西塞羅精通拉丁文和希臘文,他的翻譯功底為他順暢閱讀希臘文作了有力的支撐。

西塞羅看待社會和諧與國家的長治久安:欲求得社會和諧,掌權者就必須做到公正,不欺壓人民,對人民充滿愛心,而人民也必須遵紀守法、繼承傳統美德。要想國家長治久安,政府應該通過公正的司法保護人民的私有財產權,並通過嚴刑峻法威懾想要犯罪的人。

公元前49年,凱撒與龐培的矛盾重新激化,西塞羅與凱撒的關係互相取得諒解。但是,凱撒不久被刺身亡。獨裁者之死,復燃起西塞羅的共和主義的希望之光。他奔走在元老院、各省總督府和平民之間,不知疲倦地遊說和演講,企圖重建共和制度。西塞羅的鋒芒指向“欲獨裁者”安東尼,而把希望寄託在凱撒的外甥屋大維的身上。然而,安東尼於公元前43年12月7日下令殺死西塞羅。他終年六十三歲。不久之後,屋大維、安東尼和雷必達組成了“後三頭”同盟,羅馬的共和制滅亡了,獨裁製確立了。

事隔多年,屋大維獨尊為“奧古斯都”後,有一天他深感內疚地握著自己孫兒的手、讀著西塞羅的遺著,感嘆地說:“羅馬所有人的智慧都不抵他一個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