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丁頓熊紅近60年的祕密:因爲它「局外人」的感受,所有人都懂

從彼得·潘、愛麗絲、天線寶寶再到小豬佩琪、小羊肖恩、哈利·波特,許多陪伴全球不同年代兒童成長的著名形象都是英國人創造的。在這個從來不缺“兒童界巨星”的國度,有一隻名叫帕丁頓的熊,在2012年榮勳“英國史上最受歡迎動畫角色”封號。2014年底,保羅·金執導的電影《帕丁頓熊》將這個在英國家喻戶曉的來自秘魯的小熊角色介紹給當代全球各國的觀眾,而該片2015年3月在中國內地上映之前,英國皇室的威廉王子來中國訪問,還特地出席《帕丁頓熊》在上海舉行的首映禮。這隻誕生於1958年的小熊角色,在近60年中從英國本土走紅,到成為連英國皇室成員出國外交都要帶上的文化符號,儼然已經成為英倫文化宣傳大使。

帕丁頓熊紅近60年的秘密:因為它“局外人”的感受,所有人都懂

前年,威廉王子訪問中國也不忘帶上帕丁頓熊。

帕丁頓熊紅近60年的秘密:因為它“局外人”的感受,所有人都懂

帕丁頓熊算是英倫文化代言“熊”。

帕丁頓熊·誕生記

當孤獨的泰迪熊遇上暖心作家

《帕丁頓熊2》今年7月10日在英國上映,一位名叫托馬斯·邁克爾·邦德的英國作家於6月27日逝世,享年91歲。《帕丁頓熊2》劇組第一時間在網上悼念這位老作家,因為正是這位老人,在1958年出版的《一隻叫帕丁頓的小熊》故事書中,為全世界帶來只見人就摘帽致敬,打招呼必說“先生、女士”,永遠彬彬有禮,內心永遠真善美的小熊。堪稱英國最萌紳士的帕丁頓熊,今年失去了“爸爸”,而它與邦德的故事,繼續被人傳頌。

帕丁頓熊紅近60年的秘密:因為它“局外人”的感受,所有人都懂

邁克爾·邦德過世時,不少人在帕丁頓火車站的各種雕像前向小熊之父致敬。

帕丁頓車站的泰迪熊

1956年,當時在英國BBC擔任攝像師的托馬斯·邁克爾·邦德在臨近聖誕節前的一個冬夜,走在回家的路上。當時他經過倫敦帕丁頓火車站附近,看到商店裡擺在一隻泰迪熊玩偶。他當時看到這隻泰迪熊孤零零地待在貨架上,有點可憐。於是,他將這隻泰迪熊買回家,當做送給妻子布蘭達瑪麗·約翰遜的聖誕禮物。

帕丁頓熊紅近60年的秘密:因為它“局外人”的感受,所有人都懂

邁克爾·邦德和帕丁頓熊。

托馬斯以前有過當作家的想法,他17歲時加入英國皇家空軍參加“二戰”,在埃及戰場上,他偶然得到一臺打字機,於是就用這臺打字機寫了第一篇短篇小說,隨後發佈在倫敦一本雜誌上。但戰爭結束他回家後,就回到他以前工作過的BBC,忙著工作賺錢養家餬口。

帕丁頓熊紅近60年的秘密:因為它“局外人”的感受,所有人都懂

帕丁頓熊的造型其實有好幾次改動。

直到他買回了那隻泰迪熊玩偶,他的“作家魂”突然燃燒起來。他對著那隻泰迪熊玩偶,腦子裡出現了另一隻小熊的故事:一隻從遠方漂流到英國來的會說話的小熊,在帕丁頓火車站走失,然後被一戶英國人家收養,在倫敦開始新生活的故事。他僅用幾天時間就把這個故事寫完,但沒有出版商願意出版這本書。兩年之後,英國科林斯出版社以不到100英鎊的價格買下了書稿,並請畫家佩吉·福特諾創作插圖,托馬斯以邁克爾·邦德為筆名,出版了《一隻叫帕丁頓的小熊》,這本總共有8章的書頗受歡迎,接下來4年,邁克爾·邦德每年推出一本帕丁頓熊的書,隨後50多年中,他也一直以每隔兩年到三年推出一本新書的頻率,將帕丁頓熊的故事講到現在,而該系列第28本也是最後一本書《帕丁頓熊在聖保羅中學》,將於明年出版。

融合父母與英國小孩形象的小熊

邁克爾·邦德當年創作《一隻名叫帕丁頓的小熊》特別順利。因為小熊的設定到收養它的布朗一家,邦德融入了自己的真情實感。

與他最初想法唯一不同的是,原來他想設定小熊來自非洲,但他的經紀人告訴他非洲沒有熊,於是他才把小熊的出生地設定為南美秘魯,眼鏡熊的棲息地。這隻小熊本名不叫帕丁頓,只是因為它的秘魯名字太難發音,所以布朗一家才用發現它的火車站名字為它命名,它的全名叫帕丁頓·布朗,而小熊很喜歡這個名字。

帕丁頓熊紅近60年的秘密:因為它“局外人”的感受,所有人都懂

第一隻帕丁頓熊玩偶,如今已是古董。

帕丁頓熊紅近60年的秘密:因為它“局外人”的感受,所有人都懂

第一隻帕丁頓熊玩偶,就是《TOP GEAR》主持人傑瑞米·克拉克森的父母做的。

帕丁頓熊紅近60年的秘密:因為它“局外人”的感受,所有人都懂

謝麗·克拉克森與其他造型的帕丁頓熊玩偶。

布朗一家基本就是邁克爾·邦德參照自己幸福快樂的童年家庭生活所塑造出來的。邦德有著對家人充滿愛的爸爸,他是一名郵差,永遠戴著帽子,對人彬彬有禮。邦德說他印象中的父親就連到海灘和小孩玩水都戴著帽子,不是因為他怕曬,而是他習慣用摘帽子的方式跟別人打招呼致意,特別有禮貌。於是,布朗一家的爸爸亨利·布朗,基本上就根據邦德父親的形象創造的,而邦德父親愛戴帽子的習慣,則被邦德用在小熊身上。

邦德的媽媽與布朗家的媽媽瑪麗很像,都是充滿愛心和熱情的媽媽。邦德之前表示它有想過如果自己小時候父母遇到一隻叫帕丁頓的小熊,爸爸媽媽的反應就是亨利和瑪麗的反應。

帕丁頓熊紅近60年的秘密:因為它“局外人”的感受,所有人都懂

電影中的布朗一家,父母的扮演者都是著名演員。

帕丁頓熊紅近60年的秘密:因為它“局外人”的感受,所有人都懂

電影版小熊的配音,原定由科林·費斯擔任,但“國王的聲音”實在不年輕!最後導演找到了本喵配音,完美~

至於帕丁頓熊標誌性的打扮則源自英國小學生的裝扮。當年在上下班的火車上,邦德經常可以看到一群上下學的小學生,戴著大大的帽子,穿著呢料的校服,揹著大大的書包。每個孩子都掛著一個胸牌,上面有孩子的姓名和家庭地址。邦德想起“二戰”期間家長帶著孩子們在火車站逃難時,還會給小孩戴上“請照顧好這個小朋友”的標誌,目的是希望萬一小朋友走失了,也能遇到好心人代為照顧。

帕丁頓熊紅近60年的秘密:因為它“局外人”的感受,所有人都懂

“二戰”時期在火車站撤離倫敦的兒童們。

這種純真兒童在陌生社會尋找安全溫暖家庭的感覺,成為邁克爾·邦德筆下帕丁頓熊的氣質。

帕丁頓熊·影像化

“局外人”的精神夥伴,是帕丁頓熊的魅力

會說話的動物形象成千上萬,但帕丁頓熊系列書籍在近60年終能被翻譯成40種語言,賣出3500萬本,而且從1975年BBC開播的56集動畫開始,到進入21世紀登上大銀幕依然獲得票房口碑大成功,帕丁頓熊持續獲得不同國家不同年代觀眾喜愛,肯定有它獨特的魅力。

真善美的小熊與英式幽默

《帕丁頓熊》的故事基本上就是真善美的小熊,進入陌生的環境,一直以真善美心靈待人的它,在各種誤打誤撞中,解決了不少問題,感化了不少遺忘美好初心的人,最終大家一起真善美地過日子。

帕丁頓熊紅近60年的秘密:因為它“局外人”的感受,所有人都懂

諸如此類又幽默又暖心的英倫風橋段。

這種時刻展現英式日常小幽默的風格和外表軟萌內心始終純良且正直的小熊故事,任何人看了都能感受到暖意。

《帕丁頓熊》電影版的製作人是大衛·海曼。你可以不知道這個名字,只需要知道他是8部《哈利·波特》電影的製作人就行。大衛表示,他小時候很愛《帕丁頓熊》的故事,但在人到中年有一天再看這些兒童故事,立刻意識到這不是隻有小孩才喜歡的故事,“帕丁頓的故事依然能讓我看到哈哈大笑,而且它的所作所為依然能深深感動我。”這也是2014年《帕丁頓熊》和今年《帕丁頓熊2》兩部電影出現的原因。而這兩部電影收到的效果,證明大衛·海曼的看法是正確的。

“局外人”的感受是共鳴點

同樣也是從小看著帕丁頓熊故事長大的導演兼編劇保羅·金則表示,他以成年人的角度重溫這系列小時候的讀物時,才意識到帕丁頓熊能一直受歡迎的原因,那就是它最初在帕丁頓車站時,它嬸嬸露西給它貼的那條標籤“請照顧好這隻小熊,謝謝。”保羅·金說:“儘管帕丁頓熊表面上很外向而且有自信,但這則標籤始終提醒著觀眾和讀者:它是一隻來到新世界、新環境的小熊,它有點害怕,需要大家的幫助。”

帕丁頓熊紅近60年的秘密:因為它“局外人”的感受,所有人都懂

請照顧好這隻小熊,謝謝。

帕丁頓熊這種初來咋到“局外人”的感覺,是任何人都能找到的共鳴點,無論是剛進入學校的小朋友,還是剛進入社會的成年人,甚至是換個工作崗位、生活環境的人們,都能輕易與帕丁頓熊建起立情感聯繫。像帕丁頓熊的人很多,如何能在陌生的環境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則是帕丁頓熊的故事教給大家的——始終保持真誠、善良和正直的心態,以彬彬有禮的方式與人交往。在陌生的環境,你總會遇到各種或大或小的麻煩,總會犯各種或大或小的錯誤,正如帕丁頓熊一樣,但是沒關係,只要你和帕丁頓熊一樣處理,總能做好的。從某種意義上,帕丁頓熊已經成為“局外人”的精神領袖,不管大家有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它的存在,就是能讓“局外人”安心。

帕丁頓熊紅上銀幕靠這些

保羅·金的兩部電影,你能看作是英國文化和景點的宣傳名片,不僅因為整部電影都以倫敦為背景,而且諸如Gruber古董店、大本鐘、諾丁山門地區的色彩繽紛的房子、塔橋、聖保羅大教堂等各種景點的接連出現,雙層巴士、地鐵、喝茶等各種出行和生活方式,以及倫敦居民的裝扮、聊天方式,全都透露出一個信息:我們雖然有點奇怪,但都很善良,歡迎大家來倫敦玩。

帕丁頓熊紅近60年的秘密:因為它“局外人”的感受,所有人都懂

帕丁頓火車站裡的雕像。

帕丁頓熊紅近60年的秘密:因為它“局外人”的感受,所有人都懂

帕丁頓火車站上的帕丁頓熊玩具店。

帕丁頓熊紅近60年的秘密:因為它“局外人”的感受,所有人都懂

小熊帶你逛英國。

強大的是,一般有“城市名片”屬性的電影,質量都讓人詬病,但這兩部《帕丁頓熊》電影,好到能入各家媒體的年度十大佳片名單。靠什麼?自然是電影質量。

真人與CG動畫角色合演電影的技術方面,已經不用再多說了,畢竟觀眾早已看慣好萊塢各種彪悍的技術,即使《帕丁頓熊》兩部電影並非好萊塢電影,而是英國片,但有著歐洲最大視覺特效公司Framstore提供技術支撐,要做出軟萌的帕丁頓熊CG角色也不難。畢竟Framstore也是先後憑藉《黃金羅盤》和《地心引力》兩次獲得奧斯卡最佳視覺效果獎的大神級特效公司。

帕丁頓熊紅近60年的秘密:因為它“局外人”的感受,所有人都懂

保羅·金將帕丁頓熊故事拍成好電影。

兩部電影能成功,主要還是導演的能力。首先他抓住了帕丁頓熊“局外人”的特質,然後加以發揮。像他《帕丁頓熊》中,創作的空間就是邁克爾·邦德第一本書中沒提到內容,書中只說了布朗一家發現了帕丁頓熊,隨後一章它就和布朗一家生活在一起了。保羅·金認為這個過程肯定有不少故事發生,於是《帕丁頓熊》中大家看到了小熊如何與布朗一家、布朗一家所在的社區,各種磨合後“快樂地生活在一起”的過程。

帕丁頓熊紅近60年的秘密:因為它“局外人”的感受,所有人都懂

第一集中瑪麗在帕丁頓火車站見到孤單的帕丁頓,就想起“二戰”孤兒,隨後將它帶回家。

而到了《帕丁頓熊2》,“局外人”這點依然是靈魂,保羅·金安排了帕丁頓熊被迫離開布朗一家,再度尋找“家”的故事,最終讓它自己找到家的感覺,同時也讓更人多意識到家的溫暖。

帕丁頓熊紅近60年的秘密:因為它“局外人”的感受,所有人都懂

《帕丁頓熊2》劇照。

帕丁頓熊紅近60年的秘密:因為它“局外人”的感受,所有人都懂

《布達佩斯大飯店》劇照。

這並不是爛大街的“家庭類型電影”畫風,因為很明顯,兩部電影都有其深厚的文化基底。這不僅是因為電影根據有近60年曆史的書改編,而且是因為導演將各種影史經典場面都毫不違和地融入電影中,譬如《帕丁頓熊2》中,你能看出《摩登時代》卓別林被齒輪碾著滾動的場面,被帕丁頓熊重現,《布達佩斯大飯店》中的粉紅畫風,被帕丁頓熊和它那些凶神惡煞的監獄朋友們重新演繹,而《西區故事》《千喝萬彩》等各種名片的橋段,帕丁頓熊演繹起來也相當逗趣。

帕丁頓熊紅近60年的秘密:因為它“局外人”的感受,所有人都懂

1975年BBC版動畫劇集的海報。

帕丁頓熊紅近60年的秘密:因為它“局外人”的感受,所有人都懂

小朋友們與帕丁頓熊在倫敦景點立體書前合照。

除了致敬這些影史名作,導演也將英國觀眾從小看到大的BBC動畫《帕丁頓熊》風格融入電影中,譬如《帕丁頓熊2》中小熊帶著露西嬸嬸逛倫敦的場面,它們穿行在由立體剪紙畫搭建的倫敦各種景點中。而當年的BBC動畫,除了小熊帕丁頓之外,其餘的人物和場面都用剪紙畫來代替。不管觀眾知不知道這些文化傳承的具體指涉都沒關係,因為,你總能看出,導演從文化歷史中繼承了不少精華用於如今的電影中。好的內容,任何時代的觀眾,都能看得出。

帕丁頓熊紅近60年的秘密:因為它“局外人”的感受,所有人都懂

今年10月,威廉王子和凱特王妃還有哈利王子等皇室成員到帕丁頓熊車站做慈善活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