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是毛澤東的一句題詞,卻成爲最廣爲人知的書法極品!

收藏:本是毛澤東的一句題詞,卻成為最廣為人知的書法極品!

1963年,全國媒體都在宣傳雷鋒的事蹟,雷鋒成為和平建設時期青年中的傑出典型。

收藏:本是毛澤東的一句題詞,卻成為最廣為人知的書法極品!

幾天後朱伯穎向主席辦公室打電話,接電話的林克說信收到了,主席也看了,但沒有表態。社裡覺得主席沒有表態就算沒有拒絕,還有希望,再等等看。過了幾天朱伯穎又打電話,林克說毛主席決定給你們題詞。一聽到這個好消息,整個社裡都沸騰了。

2月22日,林克給朱伯穎打來電話,說毛主席的題詞已題好了,請你們派人到中南海西門的收發室去取。通訊員劉全聚立刻騎上摩托車飛快的趕往中南海西門,當時社裡所有的人既興奮又著急,全部跑到樓下去等。劉全聚很快就回來了,手裡高高的舉著一個信封往社裡跑。

收藏:本是毛澤東的一句題詞,卻成為最廣為人知的書法極品!

社領導把信拆開一看,“向雷鋒同志學習”幾個大字赫然映入眼簾,蒼勁有力濃墨重彩,典型的毛體字!毛主席的書法本來就好,這幾個字更是好得不得了。社裡把題詞用一鏡框懸掛起來,信封寫了名字就歸朱伯穎了。興奮過後社裡討論,毛主席的題詞雖然是應中國青年社的請求寫的,但更是對全國青年的題詞,就由團中央書記處向黨中央報告這一事情,請示怎麼發表。經過黨中央研究決定,3月5日由新華社發通稿,全國各大報紙同一天發表。雜誌出了以後,印了700萬份,很多的人還買不到。3月5日從此成為學雷鋒的日子,三月也被譽為雷鋒月。

很快中央檔案館把題詞要走了,就剩下信封還在朱伯穎手裡。2004年9月,朱伯穎將保存了四十多年的信封捐贈給了青運史檔案館。由於林克和朱伯穎沒有見過面,所以把柏字寫成伯了。

收藏:本是毛澤東的一句題詞,卻成為最廣為人知的書法極品!

2004年9月,朱伯穎將保存了四十多年的信封捐贈給了青運史檔案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