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植旗下四大超級財富公司:如果只是賣產品,會有未來嗎?

財富管理不是一夜暴富。

真正的財富管理公司,會在投資者的不同年齡階段,將適合的產品推薦給合適的投資者。

這需要機構具備“用戶思維”,陪伴投資者一同成長。

財富管理也不是賣產品。

真正的財富管理公司,由於它們的利潤來源不是產品的銷售佣金,而是向客戶收取的財富顧問費,

所以可以完全站在客戶的角度,根據客戶的需求,為他們匹配適合的金融產品。

今天我們接著說國內的財富管理公司。

其實很有意思,看著看著,老六總覺得好像在看一個青春期少年的成長史。

要和發達國家老美比起來,我們國家的財富管理行業真的算是個小屁孩了。

在美國,財富管理機構所出售的金融產品佔據美國近60%的市場份額;

60%的理財師具備獨立性,這些獨立理財師管理著美國95%的資產;

——銷售返傭這部分收入佔比只有10%。

而我們國家的絕大部分財富管理公司……還是不說了。

當然,你說沒有冒尖的,那倒不是,總有能讓人看到希望的。

比如上一文中我們討論的諾亞、鉅派、宜信,這一文我們就重點來說說恆天、新湖、大唐和高晟。

如果說上一文的排列邏輯是因為它們上市了(或者部分上市),這一文的邏輯便是:這四家公司差不多是“師出同門”。

恆天財富
中植旗下四大超級財富公司:如果只是賣產品,會有未來嗎?

2008年,絕對是中國財富管理行業的天選之年。

四萬億計劃的推行,讓市場上的錢從未像當時那樣容易得到又“取之不盡”。

財富管理行業因此也水漲船高。

2008年因此也是恆天、新湖這一批財富管理公司的發端之年。

2008年,中融信託第一財富管理中心成立,彼時,團隊人數不到十人。

從2008到2009年,僅僅是一年的時間,這個部門便發行了14億規模的產品,甚至超越了當時的傳統商業銀行。

隨後的兩年,這個部門繼續保持高增長,並且不再受區域限制,向全國輻射。

2011年3月,中融信託第一財富中心整體轉制,恆天財富正式降生。

如今的恆天財富,總部設立於北京CBD,註冊資本金1億元。

主要股東包括央企中國恆天集團旗下上市子公司經緯紡機、國際知名投行KKR、境內知名金融服務集團中植集團。

已擁有4,000餘名專業人員,現已在財富管理、資產管理、理財教育等多個領域提供專業服務。

截止到2017年底,恆天財富已為逾77,000個高淨值家庭進行了資產配置。

關於股東背景,恆天集團和中植集團想必不用多說了,KKR能做戰投倒是很有意思。

KKR乃是金融史上最成功的產業投資機構之一 ,全球歷史最悠久也是經驗最為豐富的私募股權投資機構之一。

恆天財富給老六的感覺主要有兩個:一個是“大”,一個是“全”。

“大”體現在它下面有著一系列子公司,各項業務也就依託子公司開展,分別為:

北京恆天明澤基金銷售有限公司

恆天中巖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恆天融澤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北京實創天成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北京易迪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恆天國際資本管理有限公司

杭州恆天睿信家族財富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基本上,從子公司可以推導出產品體系,恆天目前在公募基金以及覆蓋債權、股權、二級、海外及其他的私募產品線均有佈局——這也就是“全”。

收益水平的話,固收業務就不必說了。

公募基金產品方面,2017年,在恆天財富推薦的公募基金產品收益中,超過八成的基金排名在同類中居於前列,股票型基金的平均收益35.59%,指數型基金的平均收益18.19%,混合型基金的平均收益28.65%。

私募股權類產品方面,2017年恆天財富私募股權類產品發行規模同比增長52%;

二級產品方面,恆天財富旗下恆天中巖將價值類投資策略產品佔二級市場母基金的配置比例提升至60%。

恆天財富的對沖母基金、量化母基金系列產品在2017年均實現正收益,並且回撤小於市場平均水平。

當然了,以上信息皆是公開信息,老六無處做甄別,給大家看一看吧。

關於恆天財富,業界有個評價:

資產規模大,產品銷售能力強,公司管理正規,企業文化好,工作氛圍好,產品創新能力中上,就是惡性競爭有些多,公司有些激進。

因為非上市公司的身份,加上有些神秘的股東背景,恆天財富的實際管理規模一直都不是很明晰,

但人們更多傾向於認為它實際已經在規模上比肩諾亞、鉅派這些老牌勁旅了,甚至還有“萬億規模”的說法。

如果真的萬億規模,那已經不僅僅是三方財富管理界的事了。

新湖財富
中植旗下四大超級財富公司:如果只是賣產品,會有未來嗎?

算是恆天財富曾經的親兄弟了吧。

江湖上有個說法:恆天財富前身是以前中融信託的第一財富中心,新湖財富前身是中融信託二三四財富中心。

說到這裡大家應該比較清楚了,中融信託這幾年能“光速發展”,與它大力培育第三方財富管理公司密切相關。

新湖財富的獨立運作,也是跟著恆天財富前後腳的。

2011年3月,恆天財富獨立,同年9月,就是新湖財富了。

彼時的新湖財富有200名員工,39個分支機構,如今發展到現在擁有2300多名員工,在60餘個城市設立了近190個分支機構。

累計為數十萬客戶提供了理財諮詢服務,為5萬多個高淨值家庭提供了資產配置服務。

截至2017年11月13日,新湖財富旗下公司累計管理規模超過5600億元。2012年那時候,資管規模也才200億元。

這是坐上了火箭啊。

根據公開資料,新湖財富金融服務網絡已經輻射全國,遍佈華北地區、東北地區、華東地區、華中地區、華南地區、西南地區、西北地區七大區域。

近80% 員工擁有金融理財師、國際金融理財師、銀行業從業資格證、基金從業資格證、保險業從業資格證、期貨從業資格證等相關證書。

業內一般認為,像恆天、新湖這類背靠超級大集團的財富管理公司,解決了牌照問題(中融信託這個信託牌照最值錢),展業相對更方便。

老闆給的起錢,人才的聚攏不成問題,公司能拿到大量項目,產品線豐富不成問題,民企相對管理靈活,競爭的氛圍不成問題,能夠快速做起來,甚至是“情理之中”的。

不過,伴隨著中融信託股權的交出,也伴隨著真資管時代的來臨,許多默認保本的產品開始爆發問題,新湖財富的考驗才剛剛開始。

目前,新湖財富下轄19個職能部門,分屬風控、市場、產品、綜合四大板塊,

並擁有植瑞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北京植信基金銷售有限公司及植瑞(香港)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北京新湖巨源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四家子公司。

大唐財富
中植旗下四大超級財富公司:如果只是賣產品,會有未來嗎?

大唐財富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成立於2011年,總部位於北京市,公司股東背景為大唐國際發電、中植企業集團。

截至目前,公司及其子公司在全國已有50餘家一級業務部,員工2000餘人。

公司及其子公司擁有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牌照,私募股權、創業投資基金管理人牌照,其他私募投資基金管理人牌照,全資子公司唐鼎耀華擁有獨立基金銷售牌照。

“大唐財富”裡面的“大唐”:大唐國際發電集團,乃是央企大唐集團控股的中外合資企業,是大唐集團的旗艦企業,總資產規模在兩千億以上。

那麼大唐財富的資產管理規模現在做到多少呢?他們董事長張樹林的一次對外演講是這麼說的:

“大唐財富能夠成長為總資管規模3700億,全國52家業務部,近2000名員工,躋身於國內財富行業第一梯隊的第三方財富管理機構,得益於國家經濟的穩步發展,以及在此格局下中國財富管理行業的發展。”

僅僅在2017年,大唐財富就新增資產管理規模突破1610億元。這個發展速度只能說,可以可以。

大唐財富比較有特色的地方在於,未來一段時間內,他們將發力於不良資產管理,也就是說,要去和一向悶聲發大財的AMC一起賺錢去了。

4月14日,大唐財富在北京發起設立100億元大唐元山母基金,專門投資不良資產。

大唐元山母基金一期基金採用契約制,募集規模5億元,期限為3+1年。大唐財富擔任基金管理人。

在資金來源上,基金所募資金中有70%來自於高淨值私募客戶,30%來自於機構投資者。

在資金投向上,大唐財富從逾1000家不良資產投資機構中,篩選出約30家展開合作,包括四大AMC、58家地方AMC以及其他私募基金。

AMC是專為處置不良資產而成立的資產管理公司。

四大AMC為財政部出資設立的四家國有資產管理公司,包括中國華融、中國信達、中國東方、中國長城。

地方AMC是經省級zf批准設立的資產管理公司,自2016年銀監會放開地方AMC“二胎”以來,迄今全國總共有58家地方AMC。

2017年,四大AMC的總共實現淨利潤超過676億元,總資產超過5萬億,可見這塊市場的大有可為。

高晟財富
中植旗下四大超級財富公司:如果只是賣產品,會有未來嗎?

不得不說我們中國同胞可真會起名字。

個人認為這個“晟”字要比高盛的“盛”更強大,起碼顯得更有文化啊(開個玩笑)。

企查查顯示,2011年,高晟財富最初由北京立豐海潤投資成立。

而立豐海潤由中新融創全資擁有。中新融創則是中植集團全資子公司,前身為集團金融市場部。

現在高晟財富的機構法人股東為中植財富控股有限公司。

目前,高晟財富集團旗下各子公司中,有全國性保險代理機構、獨立基金銷售機構及各類私募基金管理人等。

7年下來,高晟財富集團已在全國擁有30餘家分支機構、數萬名高淨值客戶、逾千億財富管理規模。

在一份對外發布的公關稿中,高晟財富這樣推介自己:

成立至今管理規模3000多億,7家子公司,30餘家分支機構,發行100多支產品均已備案,且100%足額兌付,沒有不良的兌付記錄。

成長得也是相對之快。

當然,這只是一面之辭了。

不過這個100%足額兌付應該不會有假,畢竟過去都講“剛性兌付”。

目前高晟財富的佈局主要體現在幾個子公司身上:

北京晟視天下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北京高晟財富保險代理股份有限公司

晟視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晟視天下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北京潤海星河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北京高晟財富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

看的出來,同樣也是投資、保險、金融科技均有佈局,在這個時代,不隨時為自己準備兩把刷子都不行啊。

坊間有說法,這四家財富管理公司中,恆天和新湖是做得比較好的,大唐與高晟則“差點意思”。

並不是說人不行,而是從公司層面的戰略部署上,前兩家似乎步子邁得更快更大。

比如私募股權產品和海外資產配置:

恆天中巖、植瑞投資在業內都有自己的品牌,前者早已是行業內知名的百億級私募;

恆天國際也已經拿到香港證監會的牌照:1號、4號及9號牌都有,也就是說可以做“證券交易、就證券提供意見和資產管理”三方面業務。

誰又能否認私募股權產品和海外資產配置不是高淨值客戶的心頭愛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