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網貸:一場資本誘惑下的人性危機

P2P網貸:一場資本誘惑下的人性危機

2018年7月13日,深圳互聯網金融協會緊急發佈《關於積極穩妥應對當前P2P行業流動性風險及做好退出工作的通知》遏制P2P風險,要求P2P企業經營地址不可搬遷,高級管理人員不得失聯。

2018年6月,南京、上海等地燒起P2P“雷潮”,出現了以唐小僧、善林、聯壁等為代表的網貸平臺倒閉、跑路現象。

P2P網貸:一場資本誘惑下的人性危機

根據景星DI提供的2014至2018年的理財平臺統計數據,截止到2018年6月,國內理財平臺1826家,4年內融資總額達663.85億。

P2P網貸:一場資本誘惑下的人性危機

根據第三方機構網貸之家的數據統計顯示,6月停業及問題平臺數量增加到80家,其中問題平臺63家(提現困難的60家、跑路的3家),停業轉型的17家。

7月,P2P行業的危機從上海、南京等地,燒到杭州,曾經“名噪一時”的牛板金、人人愛家、投融家等P2P網貸平臺相繼淪陷。7月5日,杭州市公安局江干分局對浙江佐助金融服務有限公司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立案偵查,對涉嫌犯罪的公司負責人王某依法採取刑事強制措施。

P2P網貸:一場資本誘惑下的人性危機

7月9日,深圳互聯網金融平臺錢爸爸發佈公告表示,由於整體環境下借款人還款意願逐步下降,很多投資人產生緊張情緒,大量用戶集中申請提現造成平臺出款工作量增大積壓,平臺部分出借者回款延遲。深圳市寶安區經偵部門介入調查;錢爸爸從2018年7月10日起暫停營業,進入依法整改程序。

據不完全統計,這已經是7月以來,第四家出事規模超過百億的互聯網金融平臺。

同是7月9日,多多理財員工透露,公司實際控制人和財務總監已經無法聯繫上,兩人已經準備跑路。

2015年還火爆一時的P2P,從2015年下半年開始,就成了人們的禁忌;儘管國家一再出臺監管措施和整改律令,但依然無法規範整個P2P網貸市場。

P2P網貸:一場資本誘惑下的人性危機

深究其根本原因,不是國家的政策法規,而是人性的貪婪,信任危機。

1、拒絕不了誘惑,一些網貸平臺的創業資本平均在數千萬,一些“皮包公司”甚至幾百萬就開始了,而這個盤子動輒就是幾十億,創業者堅守不住初心,結果就是一場“資本危機”,2015年的許多跑路公司就是最好的說明;

2、不穩,做的盤子越大,圈的錢越多;許多網貸公司的決策者,只求數量,而不考慮借貸人的信用,一旦出現還款危機,就是整個公司覆滅之時;

3、投資者沒有防範意識,許多被薅羊毛的“韭菜黨”是不看公司經營者信息,不看公司背景,等人走了,公司黃了,才驚醒。

P2P市場的危機不是資本的危機,而是一場人性的危機;是貪婪做的怪,是貪功做的怪;最後給投資者們那句老話:投資有風險,理財需謹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