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传:华妃在紫禁城的一生(第三十六集)

华妃这个角色,有人爱其美丽、深情,也有人恨其狠毒、善妒。在我看来,华妃也是紫禁城里的一缕芳魂,不过是个可怜人。我不否认她残害妃嫔的狠毒之心,但也怜悯她对皇上的一片深情。剧中这个角色之所以有这么高的关注度,一定有其出众之处,且看我慢慢道来。

甄嬛传:华妃在紫禁城的一生(第三十六集)

【第三十六集】

敦亲王为温僖贵妃请封,年羹尧附议。皇上看出两人暗中勾结大发雷霆。

甄嬛提出为太后和众太妃皆加以尊荣,并复年妃为华妃。

太后得知皇上要加封温僖贵妃后,立刻表示同意。太后心中明白:无论如何加封温僖贵妃,她本人都不会知道这件事,从中获益的是敦亲王。敦亲王无非是想借此来显示自己的权势罢了,而皇上为了暂时不与敦亲王撕破脸只能选择妥协。

太后也知道,如今的年妃很像当年的温僖贵妃,唯一不同的就是年妃没有子嗣,不会留下什么后患。年妃为何没有子嗣也第一次得到了官方的答案。

虽然之前甄嬛已经从陵容处知道了欢宜香的秘密,但这里是剧中第一次由太后和皇上提到欢宜香中含有一味麝香,而这一味麝香正是年妃多年来不孕的根本原因。

太后和皇上将甄嬛小产归因于欢宜香,这不能不说是正中皇后的下怀。

而太后出于对皇上的考虑不建议皇上多想这件事,毕竟甄嬛还年轻,没了这一个还会有下一个。既然事情已经发生无法改变,那就只能向前看不能向后看。

当然,太后对于甄嬛肯提出复位年妃这件事还是非常满意的,否则一向看重后宫“雨露均沾”的她不可能说出“多宠爱莞嫔也不打紧”这样的话来。

只是年妃失去的到底还是皇上的孩子,因此皇上心中自责。太后也只能规劝他要有自己的决断,不能为了儿女私情不顾江山社稷。

太后向皇上痛陈利害,其实皇上不见得不懂,只是在母亲面前他不仅是帝王更是儿子,他也有示弱的时候,这时候母亲最好是去安慰而不是说教,感觉太后这里只把皇上当皇帝而不是儿子了。(偷偷插一句:皇上有决断的时候吓死人好吧……)

既然甄嬛已经开口为年妃请求复位,那么太后也就顺水推舟,让皇上在安抚敦亲王的同时不要忘记安抚年羹尧和年妃。毕竟年羹尧手握兵权,若是他与敦亲王来往过密,对皇上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

皇上自己也知道年妃对他真心,虽然他这些年宠爱年妃有笼络年羹尧的原因,但他对年妃不能说是毫无感情,否则当年妃东窗事发之时也不会只将她贬为答应,甚至没有打入冷宫。

对于年妃和那个没能出生的孩子,皇上心中是有内疚和不忍的。虽说君王要有自己的决断,但作为父亲,亲手杀了自己的孩子还是极其痛心。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当年的事情端妃并没有参与。估计是皇上给端妃一碗药,说你给世兰送去吧,别人去送估计她不会喝啊blabla……端妃不疑有他就送去了,结果年妃喝完小产,端妃也不能声张说药是皇上给的,只能背了这口黑锅。

太后真是把端妃当棋子用了,可惜端妃沉寂多年后并没有咽下这口气,而是暗中协助甄嬛将年妃打倒,估计这一点是太后想不到的。

其实并不是上天的报应,只是皇后在暗中作梗罢了。

太后安慰皇上:这一切都是我做的,和你无关。你且放宽心,不会有报应的。

其实太后心里也清楚皇后的所作所为,但为了她家族的荣耀,她只能隐忍不发。

皇后得知皇上去翊坤宫看望年妃,表现得颇为淡定。

翊坤宫中的年妃仍在焚着欢宜香,思念着皇上。

此时,周宁海来通传说皇上来翊坤宫,年妃表示受宠若惊。

从这里看,皇上倒是表现得若无其事的样子。就好像他中午才在翊坤宫用过午膳,下午在养心殿批了折子,晚上又来到翊坤宫。

皇上为了江山社稷,为了笼络安抚年羹尧,不可能永远不来看望年妃。

但是他来看望年妃并不代表他原谅了年妃的所作所为,只可惜年妃自己看不清这一点。

皇上说话带着技巧:我当然很生气,但我是“忍着”不愿意见你。

学学皇上说话的艺术吧,一下子哄得年妃什么都忘了。

一个“明天是你当年进王府的日子”就把年妃感动得热泪盈眶,不得不说皇上是撩妹高手。

就这样,年妃重新得到皇上的恩宠,她也将进入最后一个得宠的阶段。

碎玉轩中,甄嬛也知道皇上到翊坤宫的事情了。

但是,甄嬛有信心让自己和皇上站在一边,无论年妃如何得宠都无法撼动她在皇上心中的地位。这也就是甄嬛比年妃的高明之处。

第二天甄嬛向皇后请安,皇后问及甄嬛是否担忧年妃重获圣宠,甄嬛不置可否。

甄嬛反问皇后是否因年妃而难眠,皇后说估计大家都因为这件事没睡好。

这里就看出皇后不如甄嬛淡定,因为甄嬛知道年妃因何复宠,而皇后却不知情。

年妃霸气归来,皇后与甄嬛却十分淡定。

年妃对甄嬛却是一如往昔的鄙夷和轻视。

年妃毫不掩饰她对甄嬛的恶意,她每时每刻都记得自己是因为甄嬛而失宠。

甄嬛却不接年妃的招,只说皇上也在思念年妃。

而年妃却不吃她这一套,依旧针锋相对。只不过她从来没有在口才上占过甄嬛的便宜,只能悻悻收场。

皇后借机转移话题,顺便也笼络一下年妃。

同时皇后也告诉年妃,既然你在宫里闷了那么久,有空的时候也可以到我这里来坐坐。

只是年妃宁愿自己关在宫里看香炉,也不会想看见皇后那张脸。

从年妃口中可知近来皇上常来翊坤宫,而年妃已经成了惊弓之鸟,连皇上经常到她宫里这种她平时求之不得的事情都生了恐惧。

皇上也看出年妃与平日不同,故意逗她。(再次撩妹)

事实上现在的皇上不一定想经常来看年妃,只是迫于形势不得不来,做足了功夫给年羹尧看。

因此,皇上现在要做的就是装出一副温存的模样来安抚年妃。

另外要注意,年妃已经复宠,却没有复位,这就是皇上高明的地方。

皇上晋升甄远道,让他暗中搜集年羹尧的罪证。

在年妃这边,宫外的势力再次蠢蠢欲动,还想让她出面请年羹尧保举官员。

年妃倒是有自知之明,知道目前并不是自己收受贿赂的时候。毕竟她刚刚复宠,还是要低调做人为好,不能轻举妄动。

在颂芝眼里,皇上待年妃和从前一样。但年妃自己知道,如今的皇上待她和从前不同了。

这就是我上文提到的皇上高明之处,虽然给年妃宠爱却不恢复她的封号位分,这样年妃心里也会存一个疑影,因此诚惶诚恐,不敢再生出什么异动。

但在颂芝眼中,这一切迟早都会重新属于年妃。

皇上在安抚年妃的同时也在笼络年羹尧,这样两边的心都渐渐安定下来了。

只是此时的年妃还不知道,年羹尧已经不得皇上的欢心,且动了不该有的心思。

然而年羹尧已经做了得罪皇上的事情,虽然皇上表面上不动声色,实际上早有要拔除年羹尧这颗钉子的念头。

至于给皇上的药膳,那是年妃每日的功课。

年妃终复位为华妃,皇后早知有今日。

虽然此事对皇后来说并不算意外,但在皇后心中,华妃终究是一根刺。

在华妃复位的同时,眉庄尽心侍奉太后寻求依靠。

虽然得以复位,但华妃并没有表现出欣喜若狂或者如释重负的样子,反而是手下的奴才们觉得皇上重新厚待华妃。

然而华妃自己却不这么想,她复宠后越来越难猜到皇上的心思,因此对于皇上是否真的重新厚待她并不是十分确信。

华妃对于皇上的态度十分怀疑,但这种事情若去问手下的人,他们必然会挑好听的话来回。

虽说皇上对华妃的书信有所动容,但到底因甄嬛小产的事情怨怼华妃,不可能因为几封书信就彻底原谅她,更何况华妃一直不思悔改。

是不是觉得颂芝这几句话很熟悉?当时华妃刚刚被贬的时候,她也是这么说的。

不是华妃看不清皇上,而是皇上不似从前那般对待她了。

虽然皇上对华妃还是很好,但已经带着算计和心机,不再如从前那样单纯。

华妃嘴上这么说,但内心深处还是盼着能做贵妃甚至皇贵妃。

对权力和位分的追逐伴随着华妃的一生,但终其一生她也没有做过皇贵妃,唯有死后皇上念及她生前的好处,追封她为皇贵妃,那是后话了。

陵容用甄嬛提议复位华妃一事来挑拨甄嬛与眉庄之间的关系。

眉庄从太后处得知确有此事,与甄嬛产生嫌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