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美食——渭南站

陝西美食——渭南站

渭南

渭南市,隸屬於陝西省,古稱下邽、蓮勺。位於東經108°50′-110°38′和北緯34°13′-35°52′之間,地處陝西關中渭河平原東部,是陝西省的“東大門”,早在秦漢之際,渭南就已享有“省垣首輔”,“形勝甲於三秦”的美譽。總面積約13134平方千米,全市總人口564.63萬(2016年),為陝西省農業大市和人口第二大市。轄臨渭區、華州區2個市轄區,大荔、富平、白水、潼關、蒲城、澄城、合陽7個縣以及韓城、華陰2個縣級市,其中韓城為省內計劃單列市試點,享有設區市的經濟社會管理權限,行政級別升格為副市廳級建制,財稅體制省直管。

渭南是國家授時中心所在地,中國重要的商品糧農業基地,也是西北糧食產量第一大市。工業以冶金、能源化工為支柱,礦產資源十分豐富,其中鉬礦儲量位居中國第一,亞洲第二。

陝西美食——渭南站

時辰包子

時辰包子是陝西一種傳統名食,以渭南市臨渭區所制最為馳名。時辰包子創始於清乾隆年間,但那時不叫時辰包子,到了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渭南城南村出了一位做包子的名手叫張坤,他家的包子特別味長,每天爭嘗名品的食客絡繹不絕,排成長龍,一過上午時,就買不到包子了。因此人們就給這種包子加上“時辰”兩字,爾後約定俗成,流傳至今。其特點為面細皮白“僧帽”狀,油滲包底呈金黃,馥郁鮮爽,油而不膩,香味悠長。

陝西美食——渭南站

八寶辣子

八寶辣子又稱什錦辣子、醬辣子,是陝西省渭南地區的特色小吃,也是當地宴席上必不可少的一道菜。相傳是祖籍朝邑(今屬大荔縣)的清朝閣老閻丹初從宮廷中帶回後傳入市肆的。它以多種原料佐以地方特產秦椒煸炒而成,故稱“八寶肉辣子”。八寶辣子口感脆爽,香辣開胃,用於佐餐夾饃,堪稱“飯掃光”、“饃遭殃”。炒制八寶辣子是一個看起來簡單的活,但要做好、做地道還真有許多講究。

陝西美食——渭南站

老城油糕

油糕是中國北方地區的一種特色的傳統小吃,廣泛分佈於山西,陝西關中地區,河北,北京等地區。在陝西不同地方,都有吃油糕的傳統,但是做法和吃法都不太一樣,比如渭南的老城油糕,吃起來就是又甜又軟。據“臨渭區文物旅遊局”微博公佈的消息顯示:老城油糕是渭南地區特色小吃之一,是使用油炸的一種糕點,呈橢圓形狀,餡一般是紅糖或者白糖,吃起來既甜又軟綿。老城油糕色澤金黃,細膩柔軟,經久而不變色不變質,屬天然綠色食品,是油糕中的上品佳作。

陝西美食——渭南站

豆腐泡

在渭南各地異彩紛呈的風味小吃中,最獨特的要數豆腐泡了。豆腐泡只有在渭南城區才能吃得到,據說其他各縣幾乎沒有,所以堪稱渭南一絕。 渭南豆腐泡的歷史至少可以向上追溯到20世紀初。1929年時,糧食集(現在的民生北街)是渭南城區最繁華的地段,彙集了渭南所有的名優小吃。豆腐泡一直延續到上世紀60年代。在“文革”時期,豆腐泡生意也被當作資本主義尾巴被割掉了。直到1979年,才逐漸恢復了製作和經營。據介紹,上世紀80年代,渭南地區舉辦了“文革”後首屆規模宏大的物資交流會,渭南豆腐泡被推薦參展,與其他各縣的名優特小吃一起爭奇鬥豔,各展風采,一直延續至今。經營豆腐泡的店已經發展到了幾十家。使得豆腐泡這一綠色健康食品越來越受到大家的喜愛。

豆腐泡其實就是豆腐泡饃,豆腐中泡的饃是將上等的麥面和好發酵後,放在鐵鏊子上用文火慢慢烙,直到餅子的兩面都上了火色,才算烙熟。將餅子掰成一小塊一小塊,用滾燙的熱漿過過,吃在嘴裡軟滑適宜,稍帶點筋,非常可口。

陝西美食——渭南站

大荔泡兒

大荔泡兒油糕一道美味可口的傳統小吃。以精細麵粉和上等精煉大油發酵為主體,內芯以優質白糖、青紅絲、核桃仁、桂花、杏仁、花生仁、冰糖為餡,包好以後,擺放一旁,適時入清油鍋炸。炸時要掌握好油溫,把握髮泡時機,因其頂部泡兒如花,故而得名。

陝西美食——渭南站

水盆羊肉

水盆羊肉是以羊腩肉為主要食材的一道菜品,是陝西地區漢族著名的傳統小吃,源自陝西省渭南市大荔縣朝邑鎮(原同州府治朝邑縣),以陝西省渭南市大荔、蒲城、澄城三縣的水盆羊肉最為有名,其中尤以澄城的水盆羊肉最為地道,最為悠久,並於2016年1月入選陝西省第5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陝西美食——渭南站

糊餑

陝西省合陽縣黑池鎮的羊肉糊餑,據民間傳說是在元代由蒙族傳入而遺留下來的,以油水厚、味道美、價格低廉、經濟實惠的特點

被譽為關中四大名吃之一。過去曾有“寧說一盤糊餑,不吃酒席一桌”的俗諺,可見其受群眾歡迎的程度。黑池羊肉糊餑的製作工藝非常講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