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白朮生物學特性及不同時期的管理要點

一、中藥白朮生物學特性

白朮用種子繁殖,栽植週期為兩年。第一年播種培育術栽,術栽當年冬季或次年春季栽種,術栽後秋季採收,種子在15℃以上就能萌發,3-4月植株生長較快,6-7月生長變緩,當 年植株就開花,11月份便進入休眠期。在第二年春季,萌芽返青,3-5月生長加快,9~10月份進入花期,10~11月份結實。兩年生的白朮養分積累多,開花較多,種子飽滿,適合留種繁殖,等莖葉枯萎後就可以採收。白朮大致可以劃分為苗期、越冬期、出苗期、根莖生長期、開花結實期等五個生育時期。

二、白朮不同時期的管理要點

1.苗期

白朮以種子繁殖為主,第一年繁殖後得到術栽再在第二年初春移栽,種茁期大致可以分為出苗期、幼苗期、拔節現蕾期和種根莖膨大期四個階段。出苗期:從種子播種到齊苗,此階段種子吸水膨大,發芽頂土,直至子葉展開真葉露出,時間約25- 30天;幼苗期:從齊苗到植株莖開始伸長,以長葉為主,葉片數增加,時間約60天;拔節現蕾期:從植株莖伸長到現蕾結頂,莖節伸長,7月下旬少數植株現蕾,時間約60天;根莖膨大期:現蕾後約1個月(8月下旬)開始,植株地上部葉片最大,幹物質積累最多,10月下旬,種根莖達最大值,時間約60天。

2.越冬期

種苗與10月中下旬至11月下旬挖取後,修建成術栽貯藏越冬。南方採用層積沙藏法,北方是在背陰處挖溝後將術栽放到溝內貯藏,等第二年春季挖出移栽。越冬溫度不能過高,要求氣溫在10℃以下為宜。

3.出苗期

術栽貯藏越冬後,第二年春季起挖移栽到大田,南方一般2月底前完成移栽,北方在4月份完成移栽。術栽種植後溫度在1 5℃左右芽開始萌動,20℃以上進入快速生長期,此時需肥較多,因此在移栽前應施足基肥,適當覆蓋以保溼保溫,促進芽萌發和幼苗的生長。

4.根莖生長期

根莖生長可分為增長始期、生長旺盛期和生長末期三個階段,增長始期從5月中旬孕蕾初期至8月中旬,根莖生長緩慢,這個時期要注意摘花蕾削弱生殖生長、促進營養生長,增加根莖養分的積累;生長旺盛期是在8月下旬花蕾採摘以後到10月中旬,根莖生長逐漸加快,此階段注意在8月上旬追肥1次,並定期澆水,避免長期乾旱影響根莖膨大。

5.開花結實期

5月中旬至8月上旬為花蕾發育生長期,9-10月份進入結實期,外界環境溫度、光照、溼度等條件適宜利於開花結果和根莖膨大,對於留種田則要加強養護,提前追肥,避免高溫高溼引起病害,並及時拔除病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