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起,有学生会经历的学生我们不要

对不起,有学生会经历的学生我们不要

在刚上大学的时候,大家都争着去学生会,想借此机会好好锻炼自己,积累经验,但在求职场上,学生会的经历真的那么有用吗?

据说现在HR收到的10份简历有8份的校园经历写着曾任部长、会长、主席,队长。这些职位和经历组成了应届生求职简历上的大部分内容。有人认为学生会的经历是宝贵的财富,也有人认为与其在学生会跑腿不如把时间花在学习和积累工作经验上。甚至有HR说,我们更喜欢白纸一张的毕业生。这些经历,对以后的发展究竟是加分还是减分项呢?

HR怎么想的

确实网上有做HR的说,学生会干部减分。这家公司是传媒行业Top5,原因可以归结为有这种经历的学生“好浮夸,过于表现自己,价值观念僵化”等等,还有的HR说看到大篇幅的学生会经历直接PASS掉,因为他是招聘技术人员,学生会经历与目标岗位并没有直接的关联,反而让他觉得该同学职业规划不够清晰,经验不够丰富才不得不用校园经历来填简历的空白。

当然,这毕竟是少部分HR的想法,在许多校园招聘的信息中我们都能看到有学生经历有限。应届生的工作经验不够丰富,学生工作经历自然就成了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等综合素质的重要评价标准、学生会经历只要言之有物,有具体的成绩展示比如举办了XX活动、覆盖了XX人,能展示一些通用的能力比如创新能力、抗压能力、团队写作能力,或是目标岗位需要的素质,自然获得机会。

也有HR因为个别的有学生会经历的不良表现而对整个群体产生了不好的印象,认为他们过度自信,有的第一次面试就要求公司改变运营模式,在深入谈到他们简历中关于实习或者先前工作的具体实例时,却没有几个能够回答出那些超出自己明显是“背诵”了的范围之外的问题。连HR部门负责人都产生出“你自己干过的事情都说不利索,凭什么到我们这里第一天就指手画脚”的感觉。

学生会主席的感想

作为一个曾经当过学生会主席的职场人士,了解到的关于学生会的误解大概是这几类:

1,成绩差

就我观察,并没有。我们的部长中有3个国奖(前2%),主席中1个(区区在下),其他成员也少有挂科,从未听说有学生会骨干因为成绩差被劝退的。能做到这个职位,对时间安排都是很成熟的。许多优秀的学生能够把校园活动和学生生活安排地井井有条,

2,官僚作风

有学子爆料学生会黑幕,称学生会大肆公款吃喝,贿赂盛行,首先真实性尚待查证,其次在我来看,合理的聚餐也是学生会联系感情和犒劳成员的正常方式,我们在成功完成大型活动之后通常会由老师批准几百元用于聚餐,散伙饭和普通的部员谈心饭则通常是部长自掏腰包,部员请部长吃饭也是少数情况且合理开销的,与社会上的正常公司聚餐并无二致,不能一以蔽之。

至于超出情理的“腐败”事件,我并未经历,但听说过,也只能说是学校的监管力度还有待加强,同时也是有的成员自身定力太差。

3,眼高手低

我想,一个好的学生组织,可能培养出心气和才华俱高的人,可能培养出性格柔顺不善领导的人,但是绝对不会造就眼高手低的人。一个人在优秀的团队中,他越展现自己的才华,也就越能激发他人的才华,同时在互相学习的过程中会越发意识到自己的薄弱之处,从而逐渐形成理想的自我定位,不会发生对自己斤两的严重误判。担任学生会主席,我学到最宝贵的经验就是收放自如,知道何时该虚心,何时该主导,何时该卖萌耍宝,何时该高贵冷艳。

傲娇的学生会干部应该是源自其懦弱的上级,谄媚的下级或者庸碌的平级,这些都是不会产生一个高效率的学生组织的,只要你问问ta在学生会做过什么自豪的事,或许ta很难说的清楚。

HR的筛选标准

1.HR个人的过往经历所形成的“学生会主席”人物印象

找工作是双向选择,如果企业的HR用单一尺度筛选你,你也可以筛选掉这家企业。这种HR明显也是学生时期没有做过学生工作,怀着偏见进入企业正好做上HR用一用手中的权力去鄙视一些学生来弥补一下内心的缺憾而已,也许他昨天还被老板因为事情没做好臭骂一顿。

2.所招聘的岗位素质要求

负责任的HR会尽量摒弃自己的个人偏见,在面试过程中依据岗位的素质模型来进行行为的验证,如果遇到不那么负责任的HR,如果本身对学生会主席印象不好,那就惨了。

那我自己来说,过往的经历让我对学生会主席着实来说没啥好印象,在我的记忆里,总体感觉就是他们对于权术的热爱更甚于学习,换言之,他们并不那么喜欢埋头苦学,埋头苦干,他们更喜欢权利和往上爬,当然,我说了,这是我个人印象,所以,如果我拿到简历一看到这几个字,首先想到这些。

在面试的过程中,我会尽量放弃这些偏见,考察你是否具有真实的能力与岗位匹配,但是,如果你偏偏表现出跟我的过往印象相似的特质,而我需要的偏偏是一个需要埋头细心做实事的人,那么...结果就不好说了

再说第二点因素,岗位的要求,假设我们是个国企,假设我现在招的就是工会专员这类的岗位,假设我招的人就是专门做员工关系,需要八面玲珑经常与人打交道的,那么我反而会更倾向于选择有过学生会主席经历的人。

写简历时,怎样看待自己的头衔

第一,无论你的简历里有多少亮点,它们能起到的作用都只有一个,那就是一次面试的机会。面试(如有必要,笔试或其他类型的测试)时候的表现才是决定你能否得到这个职位的关键。有些时候,一段靠谱的实习经历都比学生会主席这个头衔有说服力。

第二,学生会或学校社团工作经历对特定类型的企业或职位有用。比如国企,比如有些国企习气的民企。再比如四大。

其实无论我们现在对学生会和组织有多少吐槽,大部分有过这段经历的人,仍然不后悔。参加学生会,总有些看不见的变化在慢慢发生。既然大部分人都不是在大学里能一心扑在学习上的学霸人设,那么出去见识一下总归比天天在寝室好,不用为了这点患得患失,为了不确定的未来而迷失了现在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