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藥神》4天刷爆朋友圈,靠的是什麼?

最近什麼最火?除了世界盃,那絕對是徐崢的《我不是藥神》。上一部能這麼引起全民追捧的國產電影還是《紅海行動》,如果說《紅海行動》喚起的是我們愛國主義的情緒的話,那麼現在這部還未上映就已經刷爆朋友圈的《我不是藥神》則喚起的是我們的本能——活著的本能。目前,電影《我不是藥神》加上點映成績1.63億,共計拿下13.57億票房,位居年度票房榜第五名,馬上將超過第四名的《後來的我們》(13.60億),其並將繼續以善意和溫暖感動更多觀眾,讓中國電影繼續發展。

《我不是藥神》4天刷爆朋友圈,靠的是什麼?

能夠擁有如此優異口碑,《我不是藥神》最可貴之處在於它是一部典型的中國本土電影:本土題材、本土製作。踏實真誠的主創們,打磨出影片精良的品質;而一眾充滿特色的角色生態,也讓人看到了中國實力派演員們的炸裂“群像式演技”,徐崢、週一圍、王傳君、譚卓、章宇、楊新鳴等主演們的驚豔表現多次輪番登上微博熱搜,為網友所認可和熱議。影片中人物的成長經歷,在生活的無奈與苦澀中,重拾堅韌質樸的勇氣和希望,傳遞出動人的慈悲力量。

在醫藥界,看病難、排長隊、藥費貴等問題是如今社會存在的現象,很多人不顧百姓安危依舊非法制藥、非法經營,賺著百姓的黑心錢。社會的各個角落各行各業同樣會存在這樣的問題:房產界,一些黑中介憑藉手裡的資源賺取剛需人們的錢;金融界,一些利用錢滾錢的方式套取百姓手裡的血汗錢......

《我不是藥神》4天刷爆朋友圈,靠的是什麼?

能像藥神這樣良心發現的人又存在多少?在我們一次問卷調查中瞭解到,正在尋找廠房資源的張老闆因為想尋找價格優惠地段好的廠房,在網上發佈了自己的需求,聯繫他的中介倒是不少,但是當他要求進行實際的線下帶看時,中介要求交費後可以帶看更優質的廠房,張老闆因為業務需要比較緊急,就只能花了重金選擇了其中一家價格昂貴而且地理位置也偏遠的廠房。在搬入新廠房沒多久,廠房交通不便、周邊配套跟不上等問題逐漸暴露出來,這讓他頭疼不已。

如果大家都能像藥神一樣,能良心發現,誠信經營,或許這個社會會更美麗。

《我不是藥神》4天破13億,這樣的數字靠的是什麼?在影片最後大家都情不自禁的落下眼淚或許能證明其中的含金量。選材本土、主角的心理和行為的變化感動了人們,刷爆了朋友圈。期待中國影業的蓬勃發展,期待我們的社會擁有更多誠信。

《我不是藥神》4天刷爆朋友圈,靠的是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