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中國國家地理》選爲第一的巴格嘛呢牆

被《中國國家地理》選為第一的巴格嘛呢牆

到過藏區的旅行者都會為那一座座神秘的嘛呢堆所吸引。在青海玉樹州和四川甘孜州交界的四川石渠縣長沙貢馬鄉境內,就有一座世界上最長的嘛呢石經牆,長年安安靜靜的蜿蜒於美麗的扎溪卡大草原上。這座被載入吉尼斯世界紀錄的嘛呢牆是藏傳佛教信徒們的聖地,也是見證青年男女堅貞愛情的吉祥之地。《中國國家地理》雜誌社發佈的第一批最美觀景拍攝點的評選結果,20個以“康巴文化”為主題的最美觀景拍攝點,其中這座嘛呢石經牆排在首位。


被《中國國家地理》選為第一的巴格嘛呢牆



它的名字叫“巴格嘛呢牆”——緣自一個叫“巴格”的活佛。


被《中國國家地理》選為第一的巴格嘛呢牆


  巴格嘛呢牆,是一座詮釋“善”與“惡”的城牆。

  相傳在300多年前,三世巴格活佛時期,在水肥草美的扎溪卡草原,一個姑娘和一個小夥子相戀了。他們的愛情就像格桑花那樣熱烈。可是,美麗的姑娘是一個名門望族的千金,而小夥子只是一個貧苦牧民,他們的相戀遭到女方家族的強烈反對。為了追求自由的愛情,他們決定私奔。在騎馬橫渡雅礱江時,姑娘不幸被激流捲走。小夥子悲痛欲絕,萬念俱灰,欲隨心愛姑娘而去。幸遇修行在此的巴格活佛相救,勸其皈依了佛門。小夥子將姑娘留下的財寶供奉給了活佛。活佛請來工匠,在原有的嘛呢牆牆基上加長了一段。此段被稱為勸戒人們拋棄俗念,一心向佛的“善牆”。


被《中國國家地理》選為第一的巴格嘛呢牆


  在以後的一段時間裡,扎溪卡草原又發生了一件事情。有兩個情同手足的好朋友,結伴遠行。當走到雅礱江邊時,其中一人對同伴打起謀財之意,趁同伴不備將其推入雅礱江。而這一切,都被巴格活佛看在眼裡。巴格活佛上前勸導其放棄俗念,棄惡從善。那人悔悟,從此跟隨活佛苦修。巴格活佛又用此人劫來的錢財,修了一段警示後人的“惡牆”。


被《中國國家地理》選為第一的巴格嘛呢牆


  巴格嘛呢牆,牆身最高處有三米左右,厚度二到三米,長約兩公里。牆體全用嘛呢石片壘砌而成,每隔一段距離就有幾座佛塔相連。牆體兩面,每隔約三米的距離就有一個神龕,裡面擺放一個或幾個石刻彩繪的佛像。


被《中國國家地理》選為第一的巴格嘛呢牆


  沒有一個民族,能這麼富足地揮霍文字。虔誠的人們把字符一錘一鑿刻在石板上,再一塊一片壘上去,直到成牆,棄置荒野。據說,從巴格活佛一世受蓮花生大師託夢,在巴格嘛呢牆的位置放下第一塊嘛呢石算起,距今已有三百多年。


被《中國國家地理》選為第一的巴格嘛呢牆


  巴格嘛呢牆全長1.6公里,厚約2-3米,最高處約3米,牆體全部由嘛呢石片壘成,石片上刻著的是六字箴言和《甘珠爾》、《丹珠爾》的部分經文。牆頭上飄揚著五色經幡,牆體兩邊的窗口裡擺放著各種佛像,雕刻精美傳神。嘛呢牆邊上還有長長的轉經筒牆、八寶白塔和經幡塔群等,整座建築群就像扎溪卡草原上的一條巨龍。步進嘛呢牆,它彷彿又是一道信仰的長城,數百年來屹立在太陽部落人民的心中。


被《中國國家地理》選為第一的巴格嘛呢牆


被《中國國家地理》選為第一的巴格嘛呢牆


被《中國國家地理》選為第一的巴格嘛呢牆


被《中國國家地理》選為第一的巴格嘛呢牆


被《中國國家地理》選為第一的巴格嘛呢牆


雖然我們無法知道當年巴格喇嘛放下第一塊嘛呢石的位置,無法知道它的起點,但人們都知道朝拜的路上沒有終點,巴格嘛呢石經牆在繼續延長著,正如我們心中的信仰長城永無止境地蜿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