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態義縣」培育「義檢精神」 鑄造檢察之魂

「动态义县」培育“义检精神” 铸造检察之魂

檢察精神是檢察機關的精氣神,是檢察機關的靈魂,是維繫檢察事業發展的強大內生動力。義縣院認真貫徹落實省院關於隊伍建設的“1+4+5”工作思路,在“精神提振”工程建設中,充分調動全院幹警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充分發揮檢察文化的激勵、引導和塑造功能,把培育、凝聚和弘揚檢察精神作為激發幹警潛能、打造過硬隊伍的有效手段和途徑,通過徵集討論、歸納彙總、完善提煉、釋義解讀、黨組研究,將“崇德尚法、守正擔當、規範高效、務實創新”確立為“義檢精神”,使之成為引領幹警奮勇向前,開創檢察事業的號角,從而促進了各項檢察品質的提升。

集思廣益,厚積薄發,提煉“義檢精神”

今年3月份,義縣院黨組向全院幹警發出徵集“義檢精神”的倡議,通過兩個多月的徵集、篩選和彙總,十六字“義檢精神”正式確立,使提煉檢察精神的活動成為凝聚幹警思想、轉變機關作風、提振隊伍士氣的有效載體。一是注重過程,夯實思想根基。堅持過程重於結果,實踐重於口號,使提煉檢察精神的過程成為統一干警思想,提振精神士氣的過程。通過全員參與,全員實踐,真正使幹警認識得到統一,思想得到昇華。全體幹警集思廣益,共徵集優秀建議22條。

二是結合實際,體現義檢特色。號召幹警從歷史角度和義檢特色中汲取優秀文化遺產,博古喻今,豐富檢察精神內涵;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檢察職業道德和各項主題教育活動中吸收正確的司法理念,確立檢察精神本質;從檢察職業應有的獨特價值和先進典型事例中去挖掘和發現,體會和感知檢察精神特質。三是強化引導,注重廣泛參與。充分調動每名幹警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通過召開座談會、討論會等形式,使幹警在學習和討論中吸取正能量,並受到啟迪,通過參與設計宣傳展板、標語、文化長廊、走廊圖版等形式,強化幹警對培養檢察精神的領會和感悟。

立足本職,釋義解讀,凝聚“義檢精神”

義縣院黨組按照“立足傳統文化、突出義檢特質、體現時代精神、著眼長遠發展”的原則組織專門人員對徵集到的22條建議進行了科學合理的篩選和綜合,最後形成了十六字的“義檢精神”,使之成為義縣檢察院的精神名片,充分體現了義檢人的道德追求和價值取向,彰顯了義檢人的品格氣質,濃縮了義檢人和宏偉氣魄和博大胸襟。義縣院號召全院幹警結合自身實際撰寫體會文章,對“義檢精神”進行深刻詮釋和解讀。

一是凝聚“德”字精神。倡導檢察人員要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立檢德,要胸懷正氣,恪守正道,行事正派,執法公正,做到心正、身正、行正、法正;二是凝聚“法”字精神。倡導檢察人員要尊崇憲法法律,弘揚法治精神,更新法治觀念,以法律衡量是非,判斷曲直,把法律作為精神信仰和目的追求;三是凝聚“責”字精神。提倡檢察人員要堅守原則,勤於盡責、勇於負責、敢於擔責,面對大是大非敢於亮劍,面對矛盾敢於迎難而上,面對危機敢於挺身而出,面對失誤敢於承擔責任;四是凝聚“律”字精神。倡導檢察人員要學有遵循、做有規範、行有約束,注重他律、強化自律,堅守道德底線、不觸紀律紅線、不破法律界限。增強執行力,提高效率、提升質量;五是凝聚“創”字精神。倡導檢察人員要尊重實際,注重落實,謀實招、辦實事、求實效。要開拓思維,勇於創新,推出新思路,創出新模式,幹出新水平,做出新業績。

知行合一,力踐努行,弘揚“義檢精神”

如何發揮精神的引領作用以推動檢察工作持久、科學、健康和創新發展,義縣院在培育、提煉“義檢精神”的基礎上,特別注重知行合一、力踐篤行,努力將培育精神的“花”轉化成踐行精神的“果”。一是在寓教於學中將“義檢精神”內化於心。通過組織開展以“踐行義檢精神、彰顯檢察情懷”為主題的演講比賽、師徒結對的“青藍工程”、法律知識競賽、青年幹警模擬法庭辯論賽、法律文書製作展評、“義檢講堂”、紀念“五.四青年節”登山比賽和拔河比賽等一系列職業教育和文體活動,使幹警在教育和活動中加深對“義檢精神”內涵、外延和現實意義的理解,引導幹警樹立宗旨意識,提升業務素養,轉變工作作風;二是在寓教於行中將“義檢精神”外踐於行。通過在鄉鎮企業設立群眾工作聯繫點、選派聯絡員,在中小學選派法制副校長,“晨星”未檢工作室校園輪講,開展法治進農村、進社區、進企業、進校園,實施服務脫貧攻堅“六舉措”,舉辦檢察開放日,“走出去學典型”等一系列司法為民和文明創建活動,使幹警在各項活動中感受心靈的洗禮和薰陶,從而進一步激發幹警的內在活力和創新能力,以提升檢察公信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