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淮南這個縣,是淝水之戰的古戰場,素有「地下博物館」之稱

世人都知道安徽的鄉村風光是一絕,粉牆黛瓦,淡雅穩重,精緻的馬頭牆飛起,如傳世山水畫一般美麗動人。但安徽不僅僅只有鄉村,它還有著氣勢壯觀的古城,有著令人嚮往的傳說故事,在淮南就有一座這樣的縣城。它曾多次作為都城,優異的地理位置也讓它成為了兵家必爭之地,它就是壽縣。

安徽淮南這個縣,是淝水之戰的古戰場,素有“地下博物館”之稱

壽縣,別稱壽州、壽春。淮南市下轄縣,位於安徽省中部,淮河中游南岸,東鄰長豐縣,北與淮南市區、鳳臺縣毗鄰,西靠霍邱縣,南與六安市、肥西縣相連。全縣總面積2986平方公里,耕地178萬畝,擁有25個鄉鎮、137萬人。

安徽淮南這個縣,是淝水之戰的古戰場,素有“地下博物館”之稱

壽縣歷史久遠,是安徽最早入選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三個城市之一,很多人對這座古城都不甚瞭解,但它卻有太多可說的故事。中學時我們經常會聽到一場著名的戰役叫做淝水之戰,而這場鼎鼎有名戰役的主戰場就是位於這裡,至今浩蕩的淝水仍舊從它的老城旁蜿蜒流過,歲月悠悠,行走在城牆旁耳邊彷彿仍能聽到那穿越千年的戰場廝殺聲。

安徽淮南這個縣,是淝水之戰的古戰場,素有“地下博物館”之稱

壽縣是安徽省最早入選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三個城市,歷史上4次為都,10次為郡。是楚文化的故鄉,中國豆腐的發祥地,淝水之戰的古戰場,素有“地下博物館”之稱,壽春楚文化博物館珍藏國家一級文物160多件,二、三級文物2000多件。

壽縣擁有國家AAAA級風景區2個,有六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安豐塘、壽縣古城牆、壽縣孔廟、清真寺、壽春城遺址、淮南王墓)。壽縣還是安徽省7個重點旅遊城市之一。

安徽淮南這個縣,是淝水之戰的古戰場,素有“地下博物館”之稱

到壽縣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古樸典雅的城牆,它修建於北宋時期,多少年來一直屹立在此,守衛著身後一方土地。站在牆根向上眺望,猶如銅牆鐵壁一樣讓人高不可攀,而事實上卻確實如此,它高達8米多,周長7000多米,頂部最寬處達到了10米,從兩側登上城牆,頓時升起一股典雅滄桑的古韻,眺望遠方秀麗的景色,有一種“輕風又綠淝河岸,環城碧水入畫來”的曼妙之感。

安徽淮南這個縣,是淝水之戰的古戰場,素有“地下博物館”之稱

說起古城,我們腦海裡第一個閃現的便是平遙古城,可據歷史考證,壽縣的歷史要更久遠一些,大約有一百多年時間,而兩者的命運早已是千差萬別。壽縣的老城區面積不大,沒有多少繁華的氣息,像是一位久經滄桑的老人,偏居一隅,享受著自己安寧的生活。行走街頭總能感受到淳樸的民風,千百年來的文化交融讓這個古城充滿了典雅韻味,因為這裡還是豆腐的發源地,因此大街小巷上常可見賣豆腐的小店,買一塊吃上一口,極其美味。

安徽淮南這個縣,是淝水之戰的古戰場,素有“地下博物館”之稱

安徽淮南這個縣,是淝水之戰的古戰場,素有“地下博物館”之稱

壽縣的水色一半在安豐塘,另一半則在瓦埠湖。“埠”字不是很好念,讀作bu,第四音,同它具有詩意般的名字一樣,瓦埠湖的風景也是處處詩情畫意,浪漫迷人。它水域遼闊,湖水面積達到了156平方公里,從遠處觀望則是波光瀲灩,一望無際,待到夕陽西下,打魚的船隻緩緩而過,渲染出了一種“漁舟唱晚”的美妙氛圍。

安徽淮南這個縣,是淝水之戰的古戰場,素有“地下博物館”之稱

安徽淮南這個縣,是淝水之戰的古戰場,素有“地下博物館”之稱

如果你喜歡遍訪名山,這裡還有座八公山是絕對不能錯過的。千古名篇《陋室銘》裡說“山不在高,有仙則靈”,向世人詮釋了名山的標準,不一定要雄厚大氣,但一定要有名人所在,八公山就是一座被文人墨客偏愛的山峰。淮南王劉安曾在此隱居,據說美味的豆腐就是在這裡發明的,峰巒疊嶂的山峰有一種鍾靈毓秀的氣質,植被覆蓋率較高,空氣清新,是修身養性的好地方。

安徽淮南這個縣,是淝水之戰的古戰場,素有“地下博物館”之稱

也許世人會把你遺忘,但歷史總會為你見證,在今年5月推出的“2018中國最美縣域”榜單中,壽縣榮獲其中,成為了中國最美縣城。如今的壽縣正全力打造“一城一塘一湖”的規劃理念,大力發展旅遊業,相信假以時日,這座古城會再一次回到人們目光的焦點,你期待嗎?

安徽淮南這個縣,是淝水之戰的古戰場,素有“地下博物館”之稱

更多有趣、冷門的旅行資訊,請關注小鹿!對文章內容有異議或補充的歡迎留言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