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麦收季节

坐在车上,看见高速公路两旁一大片一大片的金黄的麦田,在阳光下灿烂的耀眼,才后知后觉地发现,又到了麦收季节。


又到麦收季节

记忆中的麦收季节是辛苦的季节,是喜悦的季节,记忆中的麦收画面是是忙碌喧嚣的画面,是亲邻好友互助的和谐的画面,也是我记忆中的最欢快的童年时代。

没有机械收割的麦收,是庄稼人弯腰一镰刀一镰刀收获的。在这大片大片的麦田里,响着刷刷的丰收的奏歌,在这质朴的歌声里,有着汗水滴下的伴奏声。在这大片大片的麦田里,还有成熟的麦香,有丰收的喜悦笑脸,也有累的腰酸背痛的无奈。
又到麦收季节

收割下的麦子打成捆,高高的垛在在马车上,架子车上和拖拉机上,运往打麦场。还记得,没有拖拉机和马的我家,用的是架子车,哥哥做为主角,总是把着车把,而我做为助力,总是在后面推,或者在车把旁绑上一根长长的绳子帮着拉。兄妹很是齐心。去的路上总是辛苦的,但回来的时,哥哥总是让我坐在车上拉我回来,我坐在车上很是愉悦和幸福的。
又到麦收季节

收割下的麦子高高的垛在打麦场里。打麦场是早已准备好的一大片空地,是泼上水,用石碾一遍一遍地压成的,压的即平整又结实,场地柔软又光滑。那时的打麦场是我们的乐园,在麦垛里捉迷藏,在场地里翻跟头,学自行车,捉蜻蜓,做游戏……其乐无穷。


又到麦收季节

打麦子的场面,是喧嚣的,也是热闹的。因为不是家家都有打麦机,一家族的或者要好的几家在一起共同打麦。机器轰鸣,人声鼎沸,配合协调,集体的劳动场面是和谐的,是忙碌的,是有序的。最高兴的是我们小孩,可以串门吃饭,谁家有好吃的就上谁家去,总是吃一个肚儿圆。
又到麦收季节

打下的麦子,还要经过扬干净,晒透干,才能颗粒归仓。

扬麦子是技术活,一般是长期干农活的熟练的长者去做。扬麦子的老者站在下风口,把麦子用大大的木锹高高扬起,撒出一道金黄的虹,金黄的麦雨落下来,其中的杂质也飘向另一方,经过几次,麦子被扬的干干净净。
又到麦收季节

晒麦子对于我们小孩来说是最无聊的,因为总是小孩看着,不是看人,而是轰麻雀,翻麦子。一中午不能疯玩,那真是憋屈。但天气突变抢收麦子是最刺激的。大雨到来前,全家齐上阵,还有左右邻居帮忙,堆的堆,装的装,运的运,好像是打仗,总是抢在大雨到来之前把麦子收到屋里。


又到麦收季节

拾麦子是我们最快乐的时候,一大早我们就挎着大人给的篮子和吃的,奔向已经广阔的光秃秃的原野,争着拾被遗落的胖乎乎的麦穗,装满篮子。当然,除了拾麦外,我们的注意力还是集中在原野中丰富的玩的,吃的。所以,当我们回家时,已经吃的饱饱的了。
又到麦收季节

时光荏苒,麦收时节的情景也不断变化,记忆中的麦收季节已远去,同时也带走了一些温情的东西。我知道机械的轰鸣占据大地,是时代的进步,但我仍然怀念那个麦收季节。
又到麦收季节

(图片来自于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