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第一寺」南京雞鳴寺,爭議不斷的寺廟由來以及傳說


雞鳴寺位於南京市玄武區雞籠山東麓山阜上,又稱古雞鳴寺,始建於西晉,是南京最古老的梵剎之一,自古有“南朝第一寺”、“南朝四百八十寺”之首寺的美譽,是南朝時期中國的佛教中心。

為了更瞭解雞鳴寺,在查詢資料的時候發現,關於雞鳴寺的前身由來是眾說紛紜,而“雞鳴寺”這個名字的由來也是眾口難調。

雞鳴寺寺廟前身第一種說法就是棲玄寺之說。 據歷史記載,在孫吳時期,雞鳴寺之處就有一座名叫“棲玄寺”的寺廟,因雞籠山背面的棲玄塘而得名。南朝建平王劉宏在雞籠山東偏北處建造府邸,後捐為“棲元寺”,南齊改名“建元寺”。孫吳時期開拓的潮溝都顯示雞鳴寺的前身是棲元寺。

第二種就是同泰寺的說話。 因為在南朝梁時期的同泰寺範圍很大,從山下一直延伸到雞籠山上。當時的同泰寺之大,金碧輝煌,無愧於“南朝四百八十寺”之首,那麼這也能理解為同泰寺和雞鳴寺都是擁有這個美稱,那麼也說雞鳴寺的前身是同泰寺也說得過去。也有歷史資料表明是梁武帝在雞鳴埭興建同泰寺,後被朱元璋重建提額為雞鳴寺。

對於“雞鳴寺”這個名字的來歷是由雞籠山而來,但是“雞籠”這個名不合朱元璋的意,就改名為“雞鳴”。 還有一個傳說就是當初這裡有只大蜈蚣精為禍人間,玉皇大帝派金雞下凡對付蜈蚣,當金雞看見蜈蚣精在傷人的時候,衝著蜈蚣精一聲啼叫,蜈蚣精被嚇破膽逃走,但是又返回與金雞大戰,雙雙倒地。人們為了紀念為民除害的金雞,便把雞籠山上的寺廟稱為“雞鳴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