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與網際網路的本質區別全在這裡!

我們現在說互聯網思維,其實是指一些“玩法”,這些玩法跟互聯網之前的商業模式有了很大的不同,也得到很多精闢的概括,現在廣為人知,比如什麼“羊毛出在豬身上,鳥在飛……”、“流量思維”、“粉絲經濟”等等。我們這幾年被互聯網思維洗腦,剛剛“顛覆”了原有的認知,現在區塊鏈技術又帶來一系列新的“玩法”,這些玩法如果推廣開來,又要顛覆現在的一系列認知。

區塊鏈與互聯網的本質區別全在這裡!

現在理解技術的比較多,因為這個畢竟是可見的邏輯、代碼,可以測試,可以驗證,而對玩法的理解,在國內來說,還很不足,雖然像去中心化的概念都在提,但是它的本質邏輯關係很少連貫起來形成閉環。

可以這麼說,很多在互聯網現有模型中認為不好的事情,到了區塊鏈裡面是大大地好,而原來認為好的事情,反而是大大的壞。這就是玩法的不同。

現在很多區塊鏈項目,雖然用了區塊鏈的技術,但是玩法還是老一套,搞一個項目團隊,註冊一家公司,創始人頭像掛網站……這些都是沒有領悟到區塊鏈玩法精髓的結果,用老思維去套新的事物,是我們容易犯的錯誤。上面說了,技術兩下子就可以學會,代碼而已,要學會玩法,無疑難度高得多。

因為隱藏在玩法後面的價值不易被發現,就像很多互聯網的模式,早年並不被人看好,後來做出來了,大獲成功,大家才會恍然大悟,原來這是非常有價值的。新技術、新玩法、新價值,一般來說,我們定義技術應用的價值分三個層次:

一是降低解決原有問題的成本(效率提升);

二是擴大現有問題的被解決範圍(規模和效益增加);

三是解決原來解決不了的問題(創造新需求)。

不管玩法也好、技術也好、商業模式也好,都是圍繞著這三個層次進行價值的創造。不要被玩法表面的花招矇混,不管什麼玩法,歸根結底都要找到其價值立足點。也就是從上面三個層次進行分析,到底對應是哪一個層次,是不是真的那麼有用。

第一個層次,降低成本。去中心化能夠去信任化,也就是降低信任化成本這也是目前最容易論證的價值。首先,我們社會的信任成本是極高的,銀行為了讓我們信任,放心存錢進去,他們每年要花掉數以萬億級的系統維護成本(後臺、前臺、門面),同時銀行還能夠有數以萬億計的利潤,在用戶角度,這些其實就是成本,為了省心放心地存錢、取錢,我們每年要耗費數以萬億計的成本供養銀行體系。

比特幣出來的時候,我們第一反應,就是這裡面的成本可以砍掉很多。我們發現越來越多的場景,通過去信任化,可以砍掉成本(效率提升),因為“信任化”實在是社會治理和商業的底層功能,這一層的變動,導致很多上層應用模型可以進行重構,很多原有信任模型的業務,可以轉化為非信任模型,對應現有的場景是非常多的。

首先,最容易進行模型切換的是純數學邏輯的應用場景。

什麼是純數學邏輯的應用,比如說賭博。當然,金融領域裡面也有很多這類應用。

基於信任模型進行開設的傳統賭場,需要設立龐大的資本金,豪華的場面嚴格的管理,而且絕對不會作弊。這樣吸引客戶進場,每年贏取鉅額的利潤。也就是說,在這個信任模型下,我們以輸掉數以億計的資金為代價,來保證這個賭場是可以信任的。

換成非信任模型之後,這個成本代價可以消除,這種概念的在線賭博應用就是區塊鏈最早落地的產品。這些最早產品有抽水的運營方,抽水比率已經可以遠低於傳統賭場,隨著智能合約技術發展,運營方抽水的方式也會消失,或者逐步變成直接返利給用戶本身,或者所有用戶入金可以同時充當莊家和賭客。等等。

區塊鏈與互聯網的本質區別全在這裡!

第二個層次,擴大現有問題的被解決範圍。

現在全世界至少還有20億人沒有銀行卡,比特幣現在在非洲有應用,那些地方不可能有支付寶,他們不需要等政局穩定、改革開放、經濟發展,進行很長時間的積累,利用比特幣就可以獲得等同現代銀行的服務。

這種情形,在中國也出現過多次,我們沒有等待ISDN網絡的普及,直接用上了ADSL,也沒有等待全球信用卡結算網絡的普及,直接用上了支付寶。像非洲、印度等人口龐大的第三世界,很多共享式服務可以用區塊鏈實現,而不用等待互聯網巨頭的成長。

第三個層次,解決掉以前從未被解決的問題。

這個目前我還沒有想到。但第一、二層次的作用已經很大,因為思維轉變的滯後性,技術發展和商業模式的變革不是同時候發生的。今天我們回過去看,當然知道谷歌是世界上最大的廣告公司,但是谷歌的那兩個創始人懂個毛廣告,他們做那個網站前幾年都在賣服務器苟延殘喘,直到後來斯密特加入才給設計出點擊競價廣告模式。

在創新程度較高的社會,先判定技術的應用前景,非常有用,社會價值很大,就可以啟動研發,至於商業模式,不僅創始人不知道,包括投資人也是一概不知的。因為第一步最關鍵的是落實技術架構的研發和實現,反而過早介入商業化,會導致本末倒置(應用價值為本,商業模式為末),加速失敗。

比如知乎這個平臺,很著急地搞打打廣告,賣賣書,賣賣live,但是肯定是虧損的,沒有盈利模式的,如果技術架構做不踏實,以後它可能會失敗,這是正常的,你也說不準什麼時候它能夠有個商業模式殺手鐧被髮明出來。

以去中心化為核心思維的區塊鏈技術,跟互聯網有很大的不同,不能直接套用互聯網的模式,那些簡單粗暴直接套用的,自然很難成功。搞一個公司,自己印一堆代幣,然後吹吹牛,這種就是很舊的思維方式,跟谷歌那兩個創始人在搜索條下面加一個賣服務器的鏈接差不多意思。

比特幣剛開始設計的時候就定義了一個140年的挖礦時間,有很長的實驗時間進行基礎技術研發和迭代,現在這個進度是超預期的,如果今天就已經全部挖完,我相信很多人會認為它的價格早就飛昇了(現在每天有很多比特幣被挖出來投入市場抑制幣價)。

對區塊鏈來說,2018年的意義正如互聯網大爆炸的 1994 到 1996 年,而挖礦是目前參與這場財富盛宴的最穩健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