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Coin遭遇信任危機

FCoin遭遇信任危機

自FCoin推出FT一個月以來,FCoin幾乎佔據了半個月以上的輿論頭條,歷經各種吹捧和質疑。最受外界疑慮的是FT的“交易即挖礦”模式,通過返還等同於交易者前日支出手續費等值的FT來激勵交易者的交易行為,屬於“通證經濟”一種實際應用。

“交易即挖礦”為幾乎不做任何營銷的FCoin帶來了巨大的曝光量,帶動推薦者們“傳銷”似的拉動其他交易所的用戶轉移交易陣地,短短几個星期內沉澱下等同於一線交易所的資金沉澱量。

FCoin遭遇信任危機

追捧FT的擁簇者們分為兩類,一類人認為,FT的挖礦和分紅機制是FCoin的制勝法寶,能夠讓FCoin迅速勝出;而另一類FCoin擁簇者們則對短期的高額分紅不屑一顧,而將注意力放在了FCoin獨特的治理機制。

他們認為FCoin這種社區化的治理方式將對其他交易所構成“吸血”,不再剝削項目方和交易者們,如果能夠迅速在幾月內上線1000個幣種,將一擊擊倒傳統交易所們,完成“降維打擊”。

然而,在上線第一個創新區幣種時,FCoin的規則漏洞就引起了社區成員們的擔憂。經歷過今年四月份一波小牛市的圈友們應該還記得GTC這個妖幣,4月19日開始,三天時間內價格從0.05美元暴漲至超過0.4美元,又在兩天時間內順利“腰斬”,從此被列入“垃圾幣”的行列。

FCoin遭遇信任危機

而正是這個惡名昭著的GTC,卻成了FCoin創新區的第一個上架幣種。一時間,FT投資者們紛紛質疑FCoin的上幣原則,不能理解FCoin的審核機制。FCoin的管理員解釋上幣原則是隻審查團隊的代碼、團隊,只要符合設定的基本規定,作為一個單純的平臺,FCoin不會對項目方做其他過多的要求。

期間,FCoin的CEO張健還解釋到,一個項目的好壞不能通過短期的漲跌判斷,許多優質項目在早期也經歷過質疑,但現在卻成為了幣市的中流砥柱。結合對張健之前的一次採訪,他認為遊戲將成為區塊鏈最早爆發的一個領域,就不難猜測FCoin上架GTC的初衷。

然而,GTC應該是讓他失望了。

6月23號GTC上線,6月24日FCoin社區成員發現GTC交易量異常,作為一個在其他交易所交易量常年只有七位數(美元)的幣種,GTC在FCoin的交易量達到了九位數。據統計,截止6月24日下午3時左右,GTC的成交量達到了FCoin平臺總成交量的近3%。

FCoin遭遇信任危機

假設GTC的項目方自買自賣,反覆進行GTC和FT的倒手,就能在第二天將刷成手續費的GTC分發給持有FT的用戶,換取FCoin的FT,相當於用GTC偷天換日變成了FT,還多出10%的利潤。

無疑,GTC交易者的做法侵害了大多數FT持有者的利益。說個不恰當的比喻,如果是項目方拿著自己留下的幣交易刷量,那就是搬著ASIC礦機進入了CPU挖礦的市場。

結合數據,6月24號交易產出的FT有3%流入了GTC交易者的口袋,按6月24號挖礦產出約3500萬來計算,當日大約是105萬的FT。截止今日,總記約400萬FT流入GTC交易者的口袋,短短三天內獲得額外約150萬元的“灰色收入”。

終於漏洞被及時的發現,FCoin臨時下架了GTC,並決定推出新的“FCoin創業板”,規則區別於主區及創新區,避免了項目方的聯合作惡。

亡羊補牢,為時未晚。希望下一次的變革能夠少點流血,少點投資人的流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