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的高中沒有微信,但我們的青春燦若星河

那年的高中沒有微信,但我們的青春燦若星河

那年的高中沒有微信,但我們的青春燦若星河

許多年回頭看,我們總會發現自己的青春,一定是從某年某事為原點,開始滴滴答答的奔波向前。

我的,則是從2001年9月的那個秋天為端點。

那年的高中沒有微信,但我們的青春燦若星河

那時的資訊,還是以電視、廣播和報紙為主,遠沒有今天的信息發達。記得那天早自習,體育委員激動的衝進教室喊道:“老美挨炸了!”可能有點匪夷所思,但這真就是我最初青春記憶的起點。

那時,印象最深的,是同桌索尼隨身聽裡的S.H.E和周杰倫的《范特西》,在那個磁帶稱霸的年代,是很多95後和00後無法理解的存在。

有一部索尼CD機,可以說是我們的終極夢想。

但凡你看見課桌上樹立著一本書,那麼這位同學,一定是在低頭偷聽音樂中。還記得那個叫“4 in love”的組合嗎?那首《一千零一個願望》,不知道陪伴了我們多少個苦悶的日夜。

那年的高中沒有微信,但我們的青春燦若星河

轉瞬便是2002年,步入高二,迎來了18歲。

那年春晚,經典的《賣柺》變成了《賣車》,趙大叔的鐵三角,仍稱霸著央視舞臺,“要啥自行車”也成為了班裡的流行語,只是後來,他們各自的關係和結局,卻讓人唏噓不已。

那年春天,學校組織了一場《哈利波特與魔法石》的觀影活動,在市鐵路文化宮。那會兒,還沒有遍地的萬達廣場,更沒有炫酷的IMAX,也就是從那以後,筆者深深愛上了這部電影系列。

9年後的夏天,當《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下》如期上映,看到哈利目送自己小兒子的火車漸行漸遠時,清晰的記得那種青春也一同遠去的傷感。

那年的高中沒有微信,但我們的青春燦若星河

同樣在2002年的夏天,為了慶祝中國隊首次衝進世界盃,學校特意在下午安排放假,讓我們提前回家觀看電視直播。只不過,我們是興沖沖的回家,比賽結束後,又慼慼然的關了電視。

就在前一年,同桌的父親,在沒有經過班主任同意的情況下帶著他,跑到了沈城五里河體育場,見證了成功晉級的那一刻,同桌說,現場傳遞大國旗的時候,心潮澎湃。同桌還說,滿場的髒話沖天,但就是聽著爽。

6年後,已經工作1年的筆者,因為工作關係路過世茂五里河,也就是曾經五里河體育場所在的地方,不禁想起,這裡曾經有著怎樣的壯闊輝煌。

那年的高中沒有微信,但我們的青春燦若星河

轉眼入秋後,因為學校沒有宿舍樓,母親讓我住進了學校附近的“學生之家”。有早中晚三餐,一個月只要300元,換到現在根本無法想象。在那裡認識了幾個同級不同班的兄弟,直到現在,我還記得他們的綽號:部長、貓、老趙、大軍、大痔。

那段混蛋的日子,最記憶猶新的有兩件事:一個是獅子座的流星雨,一個是半夜跳窗泡網吧。

某天晚上,大軍說,我們爬到校後市內最高的廣播電視塔所在的山上去看流星雨吧!平均每分鐘有十餘顆火花劃過夜空,山下則是璀璨的城市霓虹舍友們,興奮的唱著羽泉的情歌。“你在我眼中是最美,每一個微笑都讓我沉醉……”

直到現在回想那段畫面,都會熱淚盈眶,彼情彼景是為青春。

網吧,也是從2001開始正式興旺起來。

《熱血傳奇》、《星際爭霸Ⅰ》、《瘋狂坦克》、《CS反恐》就是我們最初的瘋狂記憶。那時在網吧,一個30級道士的出現,都能引得周圍人的圍觀興嘆。同桌不勝其煩的說,等我28級,咔咔就是一個半月。這些都是隻對於我們男生來說的美好。

而女生們,不會沉迷在網吧,她們攻克的方向則是《流星花園》。

舍友裡,也就只有大痔甚好此道。每每用《星際》虐完了我們,就會美滋滋的看上幾集,我們懷疑這傢伙,目的不是消遣,目的是消遣女生。

那年的高中沒有微信,但我們的青春燦若星河

說起女生,那時沒有美顏,沒有朋友圈,“美女”、“班花”都是真正的沒有經過絲毫修飾的誇讚。多年後,奶茶妹妹(東哥不讓這麼說他媳婦)的紅極一時絲毫沒有讓我驚訝,這不正是我們那時的審美觀嗎。

2003年,一場非典席捲了全國,讓我們第一次感受到驚恐。

然而更讓我們驚恐的是,2003年,也是高考改革的第一年。

考試時間,從7月提前至6月,不分文理,統一九科大綜合。在那段充滿消毒水的日子裡,對於我們高三黨來說,是從未有過的緊張和壓力,同時又是那麼的逍遙和快活。

每天只有四節自由課,上午兩節,下午兩節。中間測量體溫,休息2個小時。

那年的高中沒有微信,但我們的青春燦若星河

最後一天,學校並沒有出現過新聞裡那種,捲紙課本撕的滿地都是的現象,很平靜很平靜,就像這裡只是一個迎來送往的中轉站。

那天,發生過許許多多的小故事,小到不能再小,卻足夠綴滿我們青春的星空,珍藏一生。

- the end -

未來力量智慧聯盟

關注進入你的內心慾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