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5年的殲20會是什麼模樣?中國一牛人說出了大實話

2035年的殲20會是什麼模樣?中國一牛人說出了大實話​7月11日《中國青年報》刊登了標題為《託托起殲-20的“銀河戰隊”:非對稱超越 無邊界創造》的文章,報道了殲-20總設計師楊偉的先進事蹟。

文章首次披露在殲-20原型機首飛前三四個月,楊偉總師忽然說要推翻快要完成的技術方案,給出全新的設計目標和要求,這讓相關研發人員幾近“崩潰”。由於原型機不承擔航電試飛任務,所以從文章下文“團隊的軟件開發已經完成80%以上,有些硬件已經做好了”來看,楊偉做出的重大修改應該是在飛控方面,可能是進一步放寬該機的靜穩定裕度,提高機動性。


2035年的殲20會是什麼模樣?中國一牛人說出了大實話


文章還提到殲-20的生產設備已經全部國產化:“殲-20的生產線,不同於殲-10和C919機頭的生產線,一臺臺巨大的機床清一色都有國產大型企業的標誌。”這說明我國在多軸精密數控加工中心上已經取得重大進步。

楊偉在文章開頭對“爬牆黨”進行了表揚:“殲-20總設計師楊偉常把軍迷們拍的殲-20飛機照片、視頻放在大屏上,對身邊人說,‘軍迷們拍的照片角度多好!’”。他最後在文章結尾展望了殲-20的未來:“到2035年,殲-20將是中國空軍的主角,殲-20會系列化發展,性能也會更優。”

那麼,2035年版殲-20會是什麼模樣呢?


2035年的殲20會是什麼模樣?中國一牛人說出了大實話


等到2035年,殲-20生產線可能已經關閉,開始讓位於我國新一代的六代機。按照美國的計劃,美國海軍的艦載型六代機擬於2028年前、美國空軍的岸基型六代機將在2032年完成研製。我國在這方面的研究自然不能落後,楊偉去年10月在接受央視採訪時稱中國正在展開六代機的研製工作,所以我國六代機在2035年投產應該是可能的。

在國產六代機擔綱爭奪空優重任之後,殲-20肯定需要向多用途方向發展,這也是總師所說的“系列化發展”。那是現役殲-20應該已經大多是“B狀態”,並且已經過中期壽命升級(MLU)。所謂“B狀態”,就是傳說中的標準版殲-20,其最明顯的標誌就是WS-15發動機。

眾所周知,目前的“A狀態”殲-20戰鬥機苦於WS-15研製的滯後,只能裝著AL-31F發動機先行服役。由於這種發動機在最大加力推力和最大非加力推力上的不足,極大限制了殲-20的推重比,限制了該機超音速巡航性能的發揮。


2035年的殲20會是什麼模樣?中國一牛人說出了大實話


雖然目前成飛為了解決殲-20對進口發動機依賴問題,正在一架預生產型上測試國產WS-10發動機和推力矢量尾噴管,但WS-10的技術水平基本與AL-31F相當,並不會顯著提高該機的機動性能。至於該機測試的矢量尾噴管,更多應該是為WS-15準備的,在這種發動機服役前做好飛控軟件的“飛火推一體化”改進。

WS-15發動機的進度目前仍處於嚴格保密之中,這種發動機是我國研製中的一款大推力小涵道比渦扇發動機,代號“峨眉”。根據公開消息,WS-15從技術水平上看與F-22的普惠F119相當,預計加力推力16.5-18.5噸級,軍用推力10.7噸級,推重比9。裝備殲-20後將使該機具有1.5馬赫以上的超音速巡航能力,再配合全向軸對稱尾噴管和高升力鴨式佈局,“B狀態”可能將擁有超F-22的機動性能。

“B狀態”殲-20的航電也會進一步進化,並向對地攻擊任務傾斜。


2035年的殲20會是什麼模樣?中國一牛人說出了大實話


“A狀態”殲-20有源相控陣雷達的口徑雖大,但缺乏側掃陣列,在掃描角度上受限。如俄羅斯的蘇-57戰鬥機,在機頭安裝有三套X波段有源相控陣陣列,機頭是N036主陣列,機鼻兩側是N036B側掃陣列,每個包含358個收發組件,使蘇-57的雷達掃描範圍高達左右135°,無需劇烈機動就能始終鎖定空中目標。F-22原始設計在機鼻也預留了側掃雷達的空間,最新的Block 35批次已經為APG-77雷達加裝側視陣列預留了接口,在日後加裝側掃雷達後,F-22雷達的掃描角度也能達到蘇-57的水平。“B狀態”殲-20很可能也會通過增加側掃陣列的方式來提高雷達掃描範圍,增強態勢感知。

此外“B狀態”殲-20的光電系統也會進一步升級。如光電孔徑系統(DAS)的分辨率和處理速度會進一步提高,增強該系統對空中和地面目標的預警和跟蹤能力,並徹底取代夜視鏡,為飛行員的頭盔顯示器提供亮如白晝的夜視圖像。“A狀態”殲-20下顎的紅外搜素與跟蹤系統(IRST)目前只有前半球視野,缺乏對地瞄準能力,無法為機載精確對地彈藥提供激光瞄準照射和地理座標解析。因此“B狀態”殲-20很可能會升級為光電瞄準系統(EOTS),具有下半球360度全向視野,除保持原有IRST的全部功能外,還能作為瞄準系統為精確制導彈藥指示目標,並自主引導激光制導炸彈。


2035年的殲20會是什麼模樣?中國一牛人說出了大實話

EOTS裝備“B狀態”殲-20後,將能徹底使該機變身為一種稱職的隱身戰轟,憑藉自身強大的隱身能力、出色的機動和航程性能,執行遠程穿透性對地打擊任務。雖然目前殲-20的機腹彈艙是為空空任務優化的,但掛載500千克級火力圈外“北斗”衛星制導武器綽綽有餘,從空優戰鬥機變身為戰轟毫無困難。

在戰爭首日的“踹門”任務結束後,該機還能夠憑藉翼下的4個2噸級重載掛架掛載大量對地彈藥執行“炸彈卡車”任務。借用總師《寫給2035年的殲-20》中的一句話,屆時的殲-20的確可以稱得上是“戰鷹家族的不老傳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