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修鐵路看李鴻章辦理洋務的不易!

修路難,修鐵路更難!在晚清那個愚昧無知和爭權奪利的年代,想要為國家辦理一件洋務實事有多麼的不容易!

一,啼笑皆非的吳淞鐵路。19世紀六十年代,英國人一直籌備在上海租界範圍至吳淞碼頭之間興建鐵路。他們認為這條鐵路能在上海市中心和吳淞停泊港之間建立起迅速的陸路交通,方便貨物及人員的來往運輸。

1865年,一批外國商人將修建這條鐵路的要求報請當時上海道臺應寶時,結果反被列舉了7個不可的理由,予以拒絕。

1866年,英美商人通過英國駐上海領事威妥瑪向總理衙門施壓,准許修建由吳淞至上海的鐵路,以便船隻泊於吳淞,再以陸路通上海,然而總理衙門沒有批准。

經過多次請求,外國人決定欺騙清廷。稱要修築一條從上海市區通往吳淞的"尋常馬路"。因太平軍進攻上海時,洋人保護上海有功,且又沒說是修建鐵路,於是清朝同意修建這條馬路。

1875年,火車面世運行後,引起了清朝的不滿。他們認為火車破壞了地方安寧,更是破壞祖墳風水。最後英國商人和清朝達成協議,鐵路由清政府以二十八萬五千兩白銀購回,分一年半,三期付清。

從修鐵路看李鴻章辦理洋務的不易!

1877年中國贖路款項按時付清,吳淞鐵路正式收回。鐵路移交予清政府後,鐵軌即被拆除。從這一場贖回和拆除鐵路的鬧劇可以看出朝廷和民間對外國的事務是無知的,也是非常排斥的。想要在當時的清朝辦理洋務這樣的實事可想而知有多難!

二,李鴻章的的難題。李鴻章可以說是晚晴大臣中最為支持洋務的,也是最清楚可以用火車來解決運兵和其他運輸問題。但為冥頑不靈的朝廷仍是反對。為避開清朝頑固派的反對,李鴻章只能說是隻修以騾馬為牽引動力的"快車馬路"。可以說修建鐵路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阻力,李鴻章想辦一件實事真的太難了。

三,李鴻章的策略。李鴻章為了說服慈禧支持興辦鐵路,絞盡腦汁想了這麼個主意。他借三海擴建之機,專門從法國進口了一批特製的列車設備,以進貢的名義獻給慈禧。這批設備包括一臺火車頭和6節乘客車廂,其中有1節上等豪華車廂、2節上等普通車廂、2節中等車廂、1節行李車廂,裝飾極為精美。

有了列車,自然要修鐵路。光緒十二年(1886年),西苑鐵路開始動工,全長約三公里,是皇家專用鐵路。慈禧每天可以要坐火車往返於儀鑾殿和北海鏡清齋之間。

從修鐵路看李鴻章辦理洋務的不易!

李鴻章這一策是對症下藥的!豪華火車讓慈禧發生了興趣,有了面子和樂子的慈禧自然也就不反對在各地修建鐵路的事情了,那些所謂的頑固派也就跟著慈禧同意了。中國的鐵路才開始逐漸發展起來。具有諷刺的是八國聯軍攻佔北京後,為了軍事運輸和劫掠物資方便,拆了西苑鐵路的鋼軌用來鋪路。

從修鐵路看李鴻章辦理洋務的不易!

鐵路是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成果之一,它快速地連接了整個世界。

從修建鐵路到自主修建鐵路,日本用了不到5年的時間。而中國確整整花費了半個世紀的時間。雖然有李鴻章等中興大臣的苦心謀劃,但是效率遠遠落後於清朝的死敵日本。對比日本和清朝修建鐵路所花費的時間,我們同樣可以看出兩國的國運天平已經傾向了日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