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二套:雲計算行業高速發展 政策紅利引巨額資本入市

近日,央視財經頻道就國內雲計算行業發展狀況對國家超級計算深圳中心進行了專訪。國家超級計算深圳中心在雲計算服務領域佈局較早,創造性地將超算資源應用於雲計算服務,使計算機資源既滿足高性能計算需求,又能提供強大的雲計算服務能力,集約化管理,政企用戶可以隨時按需購買和使用計算資源,從而避免過度建設,降低使用成本。在超算應用領域領跑國內各大超算中心。

國際權威雜誌《經濟學人》今年2月的文章指出,中國雲計算行業整體發展迅猛,雲計算產生於消費者服務,隨著這些服務的發展,它們將展現巨大的潛力。世界五百強、科技行業大佬、互聯網巨頭等齊頭並進,抓住政策紅利機遇,扎堆進入這個蛋糕市場。

這也符合中國經濟發展的路徑——某一垂直領域的市場越大,蛋糕越厚,加入戰鬥的人就會增長,雲計算作為未來計算機行業發展的大趨勢,過去幾年保持了很快的發展速度。

2017年全球共有營業市場規模共有2602億美元,總比增長18.5%,預計到2020年將達到4114億美元,2018-2020三年複合增長率將達到16.5%。

這些都在告訴我們,中國的雲計算領域正處於高速發展狀態,且未來也定會有良好的前進勢頭。

2017年4月,工信部發布《雲計算發展三年行動計劃》提出到2019年,我國雲計算產業規模達到4300億元,雲計算服務能力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我們看到很多的資金在湧入這麼一個產業,它確實代表了整個IT產業技術的發展方向,另外這個行業確實也是燒錢的,因為它需要採購大量的基礎設施或者服務器等等前期來做投入,但一旦它的收入和盈利達成平衡點之後,那未來的盈利增速還是非常快的。

央視二套:雲計算行業高速發展 政策紅利引鉅額資本入市

Q:企業“上雲”後,數據相較以前會更加安全麼?體現在哪些方面?

國家超級計算深圳中心雲計算部負責人:企業“上雲”後的數據安全問題是用戶最為關注的問題,傳統的IT架構模式認為,數據是離用戶越“近”越安全,而云計算架構下的數據常常存儲在離用戶很“遠”的數據中心,相對不夠安全。其實不然,相對於很多企業自行搭建的IT系統,雲計算架構的數據會更安全。例如深圳超算雲平臺的建設,把安全問題都提到很高的高度,而且我們是國家超算中心,擁有強大的公信力,在設備維護、系統保障、數據加密、傳輸加密、安全防護等方面都擁有了系統化、規模化的軟硬件解決方案,很多用戶也是因為安全所以選擇我們超算雲。

Q:雲計算在提升辦公效率和節約成本方面是否也會有體現,為什麼?

國家超級計算深圳中心雲計算部負責人

雲計算是未來IT發展大趨勢,這一點毋庸置疑。隨著雲計算商業模式的逐步完善和生態系統的逐步形成。深圳超算雲平臺將數據信息、計算資源、應用平臺等作為一種服務提供給社會各界用戶,使用戶無需花費更多時間和資金在IT建設、系統維護和信息安全方面,只需購買或者租用公共雲服務即可保證自己的業務開展,從而使用戶可以將主要精力集中於創新和業務開拓上,這也有助於行業整體社會生產率的提升,實現規模經濟。在使用雲服務的過程中,用戶可以隨時按需購買和使用計算資源,從而避免過度建設,降低使用成本。

Q:目前國內的雲計算市場面對的最大問題和挑戰?

國家超級計算深圳中心雲計算部負責人

目前來看,雲計算市場面對的問題大致有這麼幾類:首先,是網絡問題,雲計算是基於互聯網提供服務的業務模式,互聯網的發展水平和網絡質量對於雲計算業務的發展至關重要,雖然近年來網絡建設飛速發展,但在某種程度上,依然會成為制約雲計算發展的一個瓶頸。其次,是思維問題,從購買產品到購買服務有一個思維的轉變過程。傳統的IT思維希望購買“有形”的服務器、存儲和網絡設備等產品,但是雲計算思維是購買一站式“無形”的服務。從“有形”到“無形”的轉變需要一定的時間和過程。最後,是需求問題,也就是日益增長的複雜需求和雲計算技術發展速度不匹配的問題。隨著雲計算越來越深入人心,社會各領域的複雜需求呈井噴狀態,雖然近年來雲計算技術已經有了長足進步,但仍然不能滿足需求的增長。

據瞭解,國家超級計算深圳中心聯合企業快速集成優秀產品搭建城市公共服務雲平臺,已形成教育雲、健康雲、工業雲、政務雲、警務雲、渲染雲、氣象雲、檔案雲、測試雲、招標雲、血液雲、備份雲、工程大數據雲以及電子賬單、應用商店的“十三雲一單一店”格局,使該平臺成為行業覆蓋面廣、服務功能齊全、用戶數量眾多的城市公共服務雲平臺。

超算中心擴容升級項目已通過深圳相關部門審批,預計在2018年建設完成,此次擴容升級,將適當緩解深圳超算中心高性能計算和雲計算資源緊張的局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