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家精神七要素

一、創新是企業家精神的靈魂

講創新我馬上聯想到一個人,他就是喬布斯,喬布斯是我最敬佩的企業家。他的一生從不循規蹈矩,永遠追求完美,這甚至表現在他家庭的裝修上,直到他去世,他的家還沒有裝修完。他總是不滿意裝修的方案,總是不斷地修改。這個天才對現實總是抱著挑剔的態度,他認為所有的產品都應該是科學與藝術的完美結合,他對現實總是批判的,認為一切都可以做得更好。喬布斯說,做市場不能聽客戶的,我們比客戶更懂得他們的需求。在他身患癌症的時刻,他更加集中精力專注於新產品的開發。他說:“活著就要改變世界”。他承認沒有人願意死亡,甚至去天堂也不願意通過死亡這種形式,但他又直言,死亡是生命最偉大的發明。它淘汰舊的讓位給新的,他桀驁不馴的個性使得他的事業並不順利。他曾經被自己挑選的繼任者解僱而離開他自己創立的蘋果公司,但他沒有從此一蹶不振,而是繼續創新奮鬥,多年後重回蘋果,並把瀕臨倒閉的蘋果帶領成為全世界最偉大的公司。

從這點來看禾豐就有差距了,禾豐創業22年股東們始終非常團結,除了我們用心維護團隊完整的原因之外,是不是我們的企業家個性還不夠突出,過於彼此遷就了呢?

喬布斯在斯坦福大學演講時諄諄告誡青年學生要“求知若飢,虛心若愚(Stay hungry, Stay foolish)”。大師約瑟夫·熊彼特曾說,企業家是從事“創造性破壞(creative destruction)”的創新者。沒有破壞,沒有毀滅就沒有再生,就沒有未來。沒有這種“創造性破壞”精神內涵的人,首先就不是企業家。

企業家精神七要素

二、冒險是企業家精神的天性

企業家們為了儘快獲得成功,寧願冒險接近死亡。很多人英年早逝或者未老先衰,因為他們都竭盡全力、竭盡所能去實現生命價值的最大化,不唯長度,更重深度與廣度;不唯數量,只重質量。“失敗”是對他們最好的洗禮。他們就像跳高運動員,從來不在越過的高度前停止,最終都以失敗而收場。在挑戰極限的過程中,很多企業家失敗了,很多企業消亡了,但是人類社會卻因此而進步了,正是那些前赴後繼的創造者,才給我們人類帶來文明,帶來幸福,帶來物質財富。

三、合作是企業家精神的精華

在今天,企業有兩個功能更為凸顯,對內表現為學習的功能,不斷學習、分享知識,增強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能力;對外表現為合作的功能,整合資源,取長補短,共同實現各自的目標。合作需要胸懷,合作需要規則。中國古人有兩個詞講到了合作的本質,第一個是形容好的團隊的詞“和而不同”,有很多組織,一些民營企業,特別是素質不太高的民營公司搞一言堂,整齊劃一,穿一樣的服裝,打一樣的領帶,天天宣誓、唱歌、喊口號,這是典型的“同而不和”,一兩年後團隊分崩離析,反目成仇。

古人還有一個講怎樣做團隊領頭人的詞叫“內聖外王”。在組織內部,作為領頭人,應該是包容的、寬容的,像聖人一樣的有情懷;對外則應是勇敢的,主動承擔的,針鋒相對的。我們看到一些民營企業老闆在內部是“土霸王”“小皇上”,對外是偽君子,謙卑得很,這是“內王外聖”。如果有這種現象,請糾正過來。不要“同而不和”,要“和而不同”;不要“內王外聖”,要“內聖外王”,要允許組織成員擁有個性,要謙卑地對待自己的合作伙伴,要勇敢地對待外部競爭。

四、敬業是企業家精神的動力

馬克斯·韋伯在《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中寫到:“這種需要人們不停地工作的事業,成為他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事實上,這是唯一可能的動機。但與此同時,從個人幸福的觀點來看,它表述了這類生活是如此的不合理:在生活中,一個人為了他的事業才生存,而不是為了他的生存才經營事業。”貨幣只是成功的標誌之一,對事業的忠誠和責任,才是企業家的“頂峰體驗”和不竭動力。中國的企業家大多都非常敬業,這一點不僅不需要加強,甚至還需要大家更加均衡地對待事業與生活。作為企業家,還需要進一步認識生命與生活的本質。

企業家精神七要素

五、學習是企業家精神的關鍵

日本管理學家大前研一說,中國人是世界上最不愛讀書的人,中國人每天讀書的時間不超過20分鐘。這個世界上有那麼多的書,有那麼多的知識,有那麼多的社會現象,值得你去發現,去認識,去思考。我們大家特別願意學習一些表面的、技巧性的知識,諸如管理、銷售、公關等方面的知識。其實最根本的學習是最枯燥的基礎知識的學習,學習數學,學習物理,學習化學,學習文學,學習外語,數理化語文外語學好了,其他的都是旁枝末節,可以無師自通。

現在我們行業企業家還有一個奇怪的現象就是老闆的學位越來越高,好多人突然成了碩士、博士,甚至個別人還是博導。這種虛榮與浮躁代替不了真正的知識掌握。“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我建議畜牧業各位老闆最好多學學化學。其實生命體本身大部分都是碳元素組成的,其他的主要元素包括氫氧氮磷鈣等等,所謂的蛋白質就是由一端含有氨基的羧酸組成的高分子化合物,最重要的能量來源糖其實就是六碳為主的多羥基醇為基礎單位構成的多聚化合物。而脂肪不過是甘油與三個分子的脂肪酸酯化反應的產物。

今天瑞普公司的老總李守軍博士也要參加接下來的論壇,他們公司是生產疫苗的,我馬上就想起免疫學的相關知識。抗體有IgA、IgD、IgE、IgG、IgM五種類型,其中IgA是兩倍體,IgM是五倍體,而IgG是單倍體,是主要的抗體形式,由重鏈和輕鏈組成,分為FAB端和FC端兩部分。大家可能認為我老是在講自己擅長的生物化學或免疫學方面的知識,其實我是一個涉獵廣泛的愛讀書愛學習的人。我不謙虛地說,社會科學全部學科的知識我都可以與人較量,而自然科學方面的臨床醫學、營養學、生理學、生物化學、免疫學以及基礎的數學、物理、化學我都是比較過硬的。一會兒在提問環節,願意接受各位的挑戰。

知識就是力量,有知識的人更容易保持自己的個性,不放棄自己的原則,活的更有尊嚴。有知識的企業更有競爭力。有人說成功者都是書蟲,一個社會最有知識的人、最有道德的人掌握了最大的社會資源與權力,這個社會就成熟了。

六、執著是企業家精神的本色

英特爾總裁葛洛夫有句名言:“只有偏執狂才能生存。”這意味著在遵循摩爾定律的信息時代,只有堅持不懈、持續不斷地創新,以夸父追日般的執著,咬定青山不放鬆,才可能穩操勝券。在發生經濟危機時,資本家可以用腳投票,變賣股票退出企業,勞動者亦可以退出企業,然而企業家卻是唯一不能退出企業的人。

企業家精神七要素

七、誠信是企業家精神的基石

誠信是企業家的立身之本,企業家在修煉領導藝術的所有原則中,誠信是絕對不能妥協的原則。市場經濟是法制經濟,更是信用經濟、誠信經濟。沒有誠信的商業社會,將充滿極大的道德風險,顯著抬高交易成本,造成社會資源的巨大浪費。其實,凡勃倫在其名著《企業論》中早就指出:有遠見的企業家非常重視包括誠信在內的商譽。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弗利曼更是明確指出:企業家只有一個責任,就是在符合遊戲規則下,運用生產資源從事利潤的活動。亦即須從事公開和自由的競爭,不能有欺瞞和詐欺。

誠信是商人永遠的名片。學者弗朗西斯·福山發現,世界各個國家和民族,凡是誠信程度高的,這個國家和地區的人民就生活得好,就產生大的經濟組織,北歐與北美是公認的高誠信區域。凡是人與人之間誠信程度低,爾虞我詐的地區,交易費用就高,就永遠不能產生強大的經濟組織,特別需要強大的國家機器來管理,都是經濟落後,政治強勢的國家。請大家讀一讀他的著作《信任》,裡面有詳細的闡釋。現在我們行業甚至還做不到講借講還這一基本的誠信,年底就要到了很多企業面臨應收賬款的壓力,欠債還錢天經地義。那些製造誠信障礙的人,就不是企業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