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該如何從基層「支持崗」走向中層「管理崗」?

你該如何從基層“支持崗”走向中層“管理崗”?

◇好文推薦◇

職場提升:你是領導者,還是管理者?

團隊管理:3句話告訴你:為啥你累成狗,團隊卻亂成粥

合夥模式:僱傭時代結束,合夥時代到來,你準備好了嗎?

《孟子•滕文公上》說:“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作為中層管理崗最基本就是要勞心才能達成。對於公司來說,做到“管理崗”也就是所謂的“中層”。

1.那中層的定義是什麼?

1.自我定位:位於組織的中間層次,即“管理層”;

2.管理理論:負責實施高層制定的策略,與上層有直接彙報關係;

3.自驅性格:能夠宏觀把握部門的發展方向,並推動部門發展;

4.會做計劃:負責的任務為較短的時間段;

5.溝通能力:需要有與平級間的溝通能力,能建立良好的關係;

6.計劃能力:向團隊員工“翻譯”公司“戰略”成為“戰術”,並將戰術任務化到每個員工,並“支持”員工在實施過中的問題;

7.協調能力:鼓勵團隊合作和解決團隊成員間的衝突;

8.提升願力:有提升自己主管團隊能力的意願和培訓能力;

9.總結能力:有發現問題和總結的能力。

那知道了中層的定義,再看看與之對應的“支持崗”的區別。

當然,作為優秀的管理者,一定不要說員工為“底層”,至少要說成“基層”,再好一點叫“一線”員工,更不要對著員工說“你們”,而是“我們”。這也是很多管理者不注意的細節。

支持崗通常只需要執行,不需要做計劃,做好每件事和每天的工作就是優秀員工,他的內部客戶只有上級和同事(中層的內部客戶有下級)。

2.如何從支持崗走向管理崗

從六個維度進行塑造。

第一:創造價值。用自己創造了多少價值衡量自己,而不是做了多少事情來衡量自己的工作。萬萬不能有“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的想法。

第二:管理理論。學會基本的管理理論:懂得並會使用SOWT(戰略分析)、平衡計分卡(目標分析)、二八法則(重要性分析)、SMART(目標管理)、KPI(關鍵指標)、PDCA(做事方法)、5W1H(做事思路)、FAB(溝通方法)、頭腦風暴法(溝通方法)、鯰魚效應(自驅)等。懂、會這些但不限於此,這樣才能更好的做計劃。

第三:自我驅動。“自驅型”的提法也是很少見的,自驅的意思就是自我驅動,自己有想達成目標和實現理想的想法,更多的人是“他驅型”。如果你想做管理者,也要做到以下的幾條特點:

1.自驅的人有共同的特點是能自學,每天都能堅持學一點東西。並且能夠把學到的最新知識用於工作上。

2.自驅的人做事會提前很早就想好,遇到問題很快就有解決思路。

3.自驅的人犯了錯誤會試著分析和總結原因,而不是尋找藉口。

4.自驅的人是早上起床不會掙扎,也不會遲到的人。

5.自驅的人工作都是自主的,並且是快樂的,“他驅型”的人都是被動工作,並且經常找藉口,經常報怨。

第四:溝通能力。大家看,在中層能力裡,提到最多的就是溝通,因為中層要面對三層的內部客戶:

1上級:如果需要做出決策的事情,儘量要徵求上級意見和建議;執行上級的任務時,一定要及時彙報工作進度;在請示上級時,一定要先預備好兩套以上方案,請上級選擇,而不是把皮球踢給上級。

2.同級:對於平級要多尊重,多謙讓,多雙方當面溝通,以公司利益為原則,無法溝通時,要共同彙報上級領導,而不要單方面直接找上級反饋問題,否則容易因管理問題引發個人恩怨。

3.員工:第一要以人為本,要意識到員工都是人,有自己的父母兒女,有自己的個人喜好與偏見,在過生日的時候要想著祝賀(把員工生日都記在手機裡),在自己有開心的事情的時候要與員工分享,知道員工在哪裡住,熱不熱,冷不冷;第二要以提升員工工作效能,培養員工發展為重任。員工在企業裡不是隻要賺到今天的錢,而是要賺到“未來的錢”,也就是賺能力。員工可以自己認識不到這個問題,可以混日子,但作為管理者,一定要經常提醒員工,不要混日子,否則,做一年、三年、五年,能力根本不會得到提升。

第五:計劃能力。學會做計劃和執行計劃。這個看起來很容易,但執行起來很難。難在什麼地方?難在計劃不是發自內心寫的。如果是發自內心寫的,一定要堅持執行。有個我經常說的例子,為什麼KFC的玻璃和地板日久彌新?而公司的過了一兩年就破舊不堪?因為KFC天天擦,不管髒不髒都堅持擦,而公司呢?看見髒了也不一定擦,擦也是走走形勢,每天都比昨天髒了一點點,才不容易發現,直到最後根本無法收拾。這就是連東西都管理不好,更談管理人?打掃衛生都有三重境界,一種是混,二是完成任務,三是追求內心的平和。

延伸:如何做計劃

①把“編號、重點工作項目、完成目標、使用工具、交付物、接口人、工作類型、責任人、頻率、所需時間、緊急程度、重要程度”寫到一張EXCEL表裡,把這些都按現在的工作情況填滿,然後認真去執行。

②先做一個短期的計劃,比如一週要完成一件什麼事情,這個計劃也就是“自驅的源動力”,執行過以後再回頭看一下這個計劃是否成功。然後再設計一個月的計劃,執行。然後再延長到一年……

③組織活動,不管是吃飯,還是去玩,一定要嘗試多做組織者,從小事做事,慢慢培養做事的整體感覺和周密程度。不要一遇到這類問題就主動退縮。先從幾個人的小計劃開始做,再做成百人、上千人的大計劃 。

第六:經常總結,樂於分享。其實這是兩個問題。 樂於分享其實是溝通意願的一種表現,不是說分享是為了“顯眼”,而是當你把自己會的東西都寫出來以後,就知道自己到底會多少東西了。如果啥也寫不出來,明顯是學習的不夠多,沒有沉澱,所以才是腦子空空的。還有一個好處,當你寫出來以後,才會被別人指導,自己才會發現自己會的很少,還有很多的東西要學。

案例:樂於分享

舉個例子,三個人一起去做服務器搬家的工作,一個搬完回來倒頭就睡了,一個回來思考了一下今天的工作才睡,另一個把服務器搬家的過程都整理出來,形成了案例文檔,你認為一年後哪個進步最快?肯定是後者,因為他提高了總結能力,也就提高了管理能力。 方法:寫不出來也要寫。想不清楚,先把腦子裡亂亂的東西都寫下來,在紙上整理,然後讓別人看!

小結:希望通過這六個維度,你能早日從“支持崗”走向“管理崗”

你該如何從基層“支持崗”走向中層“管理崗”?


聯繫我們

晉江市博思企業管理諮詢有限公司

地址:福建省晉江市新華街僑聯大廈3F

聯繫電話:0595-82005966

你該如何從基層“支持崗”走向中層“管理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