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大變身!野心終於浮出水面的騰訊與微信

微信搜索大變身!野心終於浮出水面的騰訊與微信

微信搜索大變身!野心終於浮出水面的騰訊與微信

在新的界面下,搜索結果頁如下圖——

微信搜索大變身!野心終於浮出水面的騰訊與微信

並且,我們進一步發現——

1. 針對不同的搜索詞,展示時的分類排序有所不同。如下圖對比——

微信搜索大變身!野心終於浮出水面的騰訊與微信

微信搜索大變身!野心終於浮出水面的騰訊與微信

微信搜索大變身!野心終於浮出水面的騰訊與微信

01

02

人人都知道,“內容”乃是互聯網世界中最高頻也最重要的基本服務形態,任何一款產品想要在互聯網世界中服務好用戶,大概率一定離不開內容,而當一個用戶面對海量內容,如何選擇和過濾也註定會成為剛需。

而App Store這樣的存在,也只能完成應用的分發,而無法實現對於“內容”的分發。

03

有了海量流量+海量內容,可以完成人與內容的鏈接;而有了海量流量+支付工具屬性+用戶的支付使用習慣,則可以完成人與大量服務之間的鏈接。

相較於前者,後者更重,更難,但也離錢更近,具備更廣闊的想象空間。

也正是在這一背景下,才有了此後騰訊投資滴滴、美團、京東甚至是摩拜等等在內的一系列動作。

04

當時,三節課官方也有評論:

“從互聯網整體的發展和騰訊公司的整體戰略來看,過去的十年,互聯網解決了人與信息、商品和人的鏈接,未來的十年一定是鏈接人與服務。

而服務更多的是垂直的、細分的、非標準的,騰訊自己做顯然是很難做到的,雖然騰訊也投資了大量的服務公司,但畢竟還有很多新興服務和潛在的服務無法概括進來,如果有一個產品能夠讓所有的服務都接入進來,在這個產品上能夠將服務與人直接連接,那顯然是價值巨大的。

微信搜索大變身!野心終於浮出水面的騰訊與微信

2017年,三節課內部對於“小程序”所存有的另一種評論,是——

“小程序這種巨頭公司傾注全公司之力來打造的產品,不外乎兩個結果,要麼極度牛逼,要麼極度傻逼,很難存在中間態。”

不妨回顧一下2017年一整年裡小程序上線後的整個迭代進化過程——

  • 2017年1月,首批小程序上線,僅面向機構,不支持遊戲、直播等應用;

  • 2017年5月,上線“小程序數據助手”,支持實時查詢小程序數據,新增小程序頁面內支持轉發;

  • 2017年7月,小程序升級頁面體驗能力,升級用戶信息和UnionID的獲取能力,公眾平臺新增小程序運維中心;

  • 2017年10月,升級錄音、拍攝、音視頻播放等多媒體能力;

  • 2017年12月,升級實時音視頻錄製及播放能力(可接入直播、在線授課等),新增連接Wifi和NFC能力。

微信搜索大變身!野心終於浮出水面的騰訊與微信

其中,張小龍還提到:特別擔憂小程序被一些營銷性很強的行為透支掉,因此寧願先緊後松,採取保守策略。

以這個角度看,已經度過了大眾期盼度和關注度最高點的小程序,在2018年可能已經越來越值得被看好。

05

要想做成一個OS,一端是生態建設,引入海量內容和海量服務;另一端則是必須構建起自己的分發能力和分發規則。

  • 2014年6月,“搜索”功能首次出現,僅支持查找聊天功能。可以看到,這個時候的“搜索”,還不具備“分發”的戰略意義,僅僅只是作為一個增強體驗的功能而出現的,也可以說,這一版本是一個探路的前哨兵。

  • 2017年1月,支持可以搜索到小說、音樂和表情。開始接入更多可被分發的服務和內容。

  • 2017年9月,支持搜索查找小程序;

  • 2018年3月,支持DAU超過500的小程序可通過搜索直達;

06

當然,阿里也非等閒之輩,且不說電商領域的多年深耕細作,在新零售這樣有可能將會迸發出巨大能量從而左右戰局的領域,阿里也早已佈下重兵。因此,2018年的AT之爭,必將更高、更大、更針鋒相對,也更激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