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后最应该做的三件事:感谢老师、处理感情、认识社会

一、感谢老师

《东周列国志》里面的一个故事,庞涓从鬼谷子那里学到本事下山后,在魏王那里受到重用,给孙膑写信,夸耀自己的富贵,让孙膑一同下山。

他们的老师鬼谷子说,“(庞涓这个人)今番有书取用孙膑,竟无一字问候其师,此乃刻薄忘本之人,不足计较。”意思是说,庞涓现在给孙膑写了书信,里面竟然没有一个字问候老师,这是刻薄忘本的人,不值得把他当回事。

后来孙膑没有听鬼谷子的话,下山去找庞涓,果然被庞涓陷害。

考察一个人,看他过去对周围的人是否能感恩就可知其人品。感恩这件事,需要尽快做,离开高中上大学之后,其实就有很多新的人要交往,很多新的事情要做,其实没有时间完成“以后有机会再感谢”这件事。一个不知道感恩的人,上帝是不会垂青他两次的。

至于感谢老师的方法很多,常见的是谢师宴。但我还是建议做些更有意义的事,比如送老师一个礼物、卡片或信,等等。

高考后最应该做的三件事:感谢老师、处理感情、认识社会

二、处理感情

如果在高中时有了男女朋友,或者被称为“高中甜心”那种准男女朋友,那么需要做的还有第二件事,就是明确这种关系未来的定位。如果将来两个人去同一个城市,同一所学校,那么恭喜你,你们将来的机会还很大。

另外,如果过去是单相思,没有表白的,将来如果是在一个城市,趁早表白,得到回报自然好,得不到也就死心了,毕竟马上新生活就要开始了。如果将来要各奔前程,不表白也罢,反正不可能将来用四年的时间去考验一暑假发展起来的感情。总之,不要一进大学,就背了感情的包袱。

对过去有了交代后,就要为未来做准备了。

高考后最应该做的三件事:感谢老师、处理感情、认识社会

三、认识社会

如果高中毕业生暑假有机会实习的话,应该去工作两个月,当然这样的机会不是很好找。工作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挣钱,而是实现从一个单纯会读书考试的学生,到一个能够独立生活的人的转变。如果没有机会参加实习,多少在社会上做一点事情,哪怕是义工也可以。

中国的高中生,在毕业之前主要时间都用于复习考试了,外加各种课外补习和兴趣班。即便是条件好一点的,也不过参加了一两次周围全是高中生的夏令营而已。离开了父母,如何作为一个成年人去和别人打交道,这个本事其实很欠缺。

作为中学生,大家看他们小,大不了让着一点,但是作为大学生,就要为自己的行为负全责了。和别人打交道时,就慢慢要开始习惯于像一个成年人那样行事和思考问题了。那么成年人是怎么做的呢?这在家里是学不会的,需要到外面去学习。这样,到了大学,才可能有主动性,把握各种机会,才不会犯各种愚蠢的错误。

高考后最应该做的三件事:感谢老师、处理感情、认识社会

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介绍了一个叫做兰根的人,他可能是全世界能够找到的智商最高的人,但是一辈子一事无成。他在读大学时,根本不知道如何对自己负起责任来,也不知道什么事必须做,什么事不能做。结果大学都没有毕业。

和他相对应的是捣蛋鬼奥本海默,虽说是个问题青年,但是由于他出身于一个极为富有的家庭,年轻时就极有见识,因此,即使捣蛋,也清楚底线在哪里。最后奥本海默成为了“原子弹之父”。

高中毕业生要从老师和家长的赞誉声中走出来,听听社会上各种不同的声音。而这些声音,只有做些事情才听得到。从青少年向青年转变的年龄应该是在16-20岁,但是如果在高中错过了成长的机会,最后一个暑假赶快恶补。这样在大学到了新的环境里,就有可能成为班上同学中的实际领袖人物。

无论是美国还是中国,很多大学生都会在大学阶段对自己的前途感到困惑,失去了生活的目标。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不了解社会。因此,在美国,几乎所有的大学都允许被录取的学生保留一年的学籍,去获得一些社会经验后,再回来上学,有不少人利用了这个机会。

而据我的了解,保留一年学籍的人,没有周游世界到处去玩的,而是去工作,去体验生活了。我本人在大学时也经历了对前途困惑的阶段。在大学毕业到读研究生之间,我有两年的工作经验,再读书时,目标就明确了许多,而我班上很多本科毕业就直接读书的同学,依然没有走出困惑。

花一个暑假和社会全面接触,不仅有助于在大学里明确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目标,也可以理解父母们的艰辛,以便将来更好地和他们沟通。不要等到父母将来干涉自己婚姻时,再设法和父母相互理解。当然,为了做到这一点,最好把下面这件事情搞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