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讀名人傳記、琢磨別人的想法,但你懂得「解讀自己」嗎?

這是我正在寫的一本書,名字叫《讀我》。這個“我”,就是作者劉西權本人。

你讀名人傳記、琢磨別人的想法,但你懂得“解讀自己”嗎?

我們從小讀書,讀文章,長大後我們學會了察顏觀色,揣摩“聖”意。但是,我們又對自己瞭解多少嗎?

讀名人傳記,讀人物報道,關心明星八卦,聚在一起話他人長短,那是瞭解別人的生活。但是,我們對自己的生活與成長又關注多少呢?

其實,每個人(不管是大人物還是平頭百姓),都是一本厚書,一片深海,值得他本人細細閱讀,用心體察。

我們要把目光,從別人那裡轉向自我,少關心別人的閒事,多關心自己。

瞭解自我,接納自我,愉悅自我,完善自我。這就是我寫本書的意義。

你讀名人傳記、琢磨別人的想法,但你懂得“解讀自己”嗎?

寫的內容雖然是“我”,但你讀了也會有參考價值。因為這本書裡用到了跨學科的知識,包括哲學、心理學、生理學、醫學、歷史學、社會學等,不但提供方法與角度,也有活生生的案例與參照。

王陽明就是一個“讀我”的高手,“吾心俱足,不假外求”,“知行合一”,“致良知”,都是值得借鑑的洞見。

他不僅學問好,更重要的是,他活出了真我,達到了一種自由圓融的境界。這才是最值得我們學習。臨死前的那句“吾心光明,夫復何求?”簡直是每個人傾心向往的結局。

你讀名人傳記、琢磨別人的想法,但你懂得“解讀自己”嗎?

我知道,人們並不喜歡讀自我暴露的書,也不是真正喜歡別人的信息。明星八卦,名人秩事,看起來挺熱鬧,其實沒什麼意思,都是些小破事,自作矯情。

當然,也沒有任何人敢把自己的一切都公開出來,人總要有一些隱私,過於直白其實讓人討厭。所以,作家要寫小說,要對現實進行虛化,對人物進行藝術加工。

又因為我自稱是生活教練,一直努力用地進行自我教練與完善,所以,讀我實際上是對自我的一種建構,是一種再發現與再創造。它不是“懺悔錄”,不是公開個人的日記。說是讀我,實際上是把自我塑造成器,是讀的過程中改變自我,調適自我。

這才是《讀我》一書給我的價值,也是它可能給你帶來的助益!

《讀我》,懂你!

《讀我》,然後,讀你自己!

是為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