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心得:越是想把生活过成你想要的样子,结果往往恰恰相反

读书心得:越是想把生活过成你想要的样子,结果往往恰恰相反

《把生活过成你想要的样子》封面

不知从何时开始,自己就越来越不喜欢读那些说教式的散文集和杂文集了。

在那些著名作家或者非知名作家的文章中:都是讲的大小道理,灌的心灵鸡汤或者是各种成功学原理。

这些都是有道理的,都是睿智的,都是那么的无可挑剔,都是那么的大义盎然……

但我就是看不下了,更甭说记入心里了,甚至一度还有一种十分厌烦的情绪在作怪。

我也不知道这是对或不对的,但是此时的我,就是看不进去了。

也不知道是为什么?

我只能说,此时的我,已不是当初那个懵懂的少年了。

读书心得:越是想把生活过成你想要的样子,结果往往恰恰相反

《把生活过成你想要的样子》封底

最近入手了一本《把生活过成你想要的样子》,这是一本散文集,在网上还是属于畅销书。

没读之前,我以为这是一本很轻松的书,就想在看完沉重的小说之后,翻翻,调节一下心情也是不错的。

但是,刚翻开看了小两篇之后,我就知道买错了书。

但是我还抱着一丝希望,希望全本书不要都是这类说教式的散文,直到我花了两个小时,粗粗的翻完了一遍之后,我就彻底的明白自己真的买错了。

这就是一本彻彻底底的说教式的散文书。

读书心得:越是想把生活过成你想要的样子,结果往往恰恰相反

但是如果这是一个人所写的我也就认了,毕竟这也是作者一个人的心血,还是具有连贯性的。

而像这类所谓的拼了无数个作者,一篇文章从几百到几千不等的散文集,真的不想说什么了,多说,就是太给这类书脸了。

这类集合的书,就有点类似于《读者》,《青年文摘》之类的杂志,属于快消品。

而这类快消品,编成图书,就有些不知所谓了。

这类书就是看似很有营养,但是却无法被人吸收的书。

就算被吸收了,那也是会引起便秘的书。

读书心得:越是想把生活过成你想要的样子,结果往往恰恰相反

然后还有一类散文,杂文集是作者一个人的作品。

比如贾平凹的《自在独行》,虽然也是一个散文集,但是这其中都是作者自己的故事,具有代入感和年代性。

虽然我也很鄙视贾平凹的这种集,比如《愿人生从容》,《生命是孤独的旅程》,《自在独行》这类散文集,我认为这种想到哪里,写到哪里的短篇散文,对于大作家来说,就是对读者的耍流氓。

大作家就应该是通过写中长篇小说,将自己的人生感悟,心得,智慧,知识打烂了揉碎了,放到小说中,让读者慢慢的去悟,去挖掘,这样得到的启发和所得才能是长久的,才能真正的触动读者的内心。

所以这类书,其实也是不推荐的,说得不好听,这只是市场需要的书,不是读者需要的书。

读书心得:越是想把生活过成你想要的样子,结果往往恰恰相反

当然,这也只是我的个人感受,也不能说对与不对,反正对于现在的我来说,我就认为是对的。

文学的力量是超乎我们想象的。

中华历史源远流长,为什么我们偏偏就对东汉末年那短短的几十年间的事件人物,如此的熟悉,那就是因为有了一本罗贯中的《三国演义》。

千古奇书《红楼梦》,也就是曹雪芹所经历一生的真实写照。

这些伟大的作品,作家都是通过长篇的巨著,将自己的思想融入进去的,而非但写几百篇的批判类或表扬类的文集而已。

所以,我想说的是,敬劝诸君:少看集,多看长篇小说。

读书心得:越是想把生活过成你想要的样子,结果往往恰恰相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