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沒有自信、害怕失敗,該如何引導?

孩子沒有自信、害怕失敗,該如何引導?

“媽媽,我貼紙貼不好,你來貼好嗎!”

“媽媽,我畫不好,你來幫我畫好不好?”

“這東西一看就好難吃,我不吃!”

“不要!我不要玩了,再玩我就輸了!”

……

孩子這樣的話語,媽媽們是不是常常聽到?是的,大多數孩子很容易“輸不起”、“害怕失敗”,遇到一點失敗就備受打擊消沉不已,或者是因為害怕失敗而乾脆逃避困難和挑戰。不過,媽媽們也不用那麼操心,這很正常,誰都有怕輸的心理,這只是孩子在面對壓力時表現出的一種本能的應激反應,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有一定的自我保護和調整價值的。

那麼,如何才能幫助孩子更健康積極地面對失敗、培養“輸得起”的孩子?作為父母,我們應該學習站在孩子的角度正面引導,以耐心積極的方式表達對孩子愛和期待,懂得安撫並引導孩子不必在意“別人的目光”,且鼓勵和幫助孩子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相信孩子會慢慢獲得強勁的自信力,開始學會對自己有信心,有著“我就是喜歡我”的內心宣言,相信“別人能行,我也能行”,而且有“勇氣”嘗試不同的事情,最後成長為一個“不怕失敗”、“輸得起”的孩子。


孩子沒有自信、害怕失敗,該如何引導?

我就是我,不一樣的煙火

《我就是喜歡我》 圖/文:馬克斯·維爾修思

有隻可愛的小青蛙叫弗洛格。他在水邊欣賞自己的倒影,覺得自己漂亮、會游泳,跳水也跳得好,還有自己是綠色的,弗洛格覺得世界上最好的事情就是做一隻青蛙。這個時候小鴨來了,小鴨覺得自己白色的也很漂亮還會飛,可是弗洛格並不會飛,弗洛格很沮喪,覺得自己什麼都不會,只是一隻普通的青蛙而已。經過朋友們的鼓勵與認同,最終青蛙弗洛格明白:我雖然不會像鴨子一樣飛,不會像小豬一樣做好吃的,不會像老鼠一樣做東西,也不會像野兔一樣讀書,但我會游泳,會跳躍,我的綠色是我最喜歡的顏色。我是一隻很棒的青蛙!多麼深刻的領悟!

是的,每一樣東西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獨特之處,有所長也所短。也許你跑步不快,但你繪畫很棒呀;也許你不是最強壯,但你打球很棒呀。每個人都有別人沒有的亮點。不要懷疑自己,相信自己,做你自己!當你開始做自己時,就沒有那麼在意比人的眼光,也不會害怕失敗了別人會嘲笑。來,寶貝!我們一起說:我很棒!我就是我,不一樣的煙火。(哈哈哈哈哈)


孩子沒有自信、害怕失敗,該如何引導?

凱能行,我也能行!

天啦!這裡面的“凱”,不是我家孩子嗎?打開封面,所有媽媽估計都有這錯覺,凱身上的味道我們太熟悉了。你看看封面上的這個小傢伙,臉上,手上腳上都是創可貼,釦子扣錯了,襪子是不同的顏色,鞋帶也開了。凱就是這樣一個讓人操心的孩子,媽媽很頭痛,他自己也很頭痛!

“凱”就是萬千個孩子中的一個,經常做錯事,所以總被媽媽批評,媽媽總說:‘你就不能小心一點嗎?’”這讓凱覺得很自卑,幸好出現了一隻貓,大灰貓說:“你是你,你要相信,你能行!” 在凱救毛毛蟲時候,大灰貓誇他說:“你救毛毛蟲的時候很聰明!” 在他喂貓咪喝水時大灰貓說:“你在照顧貓咪的時候也很聰明!” 在貓的鼓勵和誇獎下,凱開始變得不那麼糟糕了。他終於重新找回了自信心,而且獲得了前所未有的進步。

大灰貓真有那麼神奇嗎?相比大人們消極的抱怨,它只不過是用一種耐心積極的方式完成了愛和期待的表達,其實就這麼簡單。大灰貓看到了孩子眼裡的世界,它更懂得安撫和鼓勵的巨大推動力。和孩子一起來讀《凱能行!》吧,因為這是一本培養孩子樂觀情緒、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心的魔法繪本,更是一本讓父母反思的繪本。


孩子沒有自信、害怕失敗,該如何引導?


有勇氣,很了不起

《勇氣》 文.圖/ 伯納德.韋伯 譯/阿甲

每次陪孩子一起看繪本《勇氣》,都覺得是讀給我自己聽的,例如勇氣,是改掉壞習慣;勇氣,是知道還有高山,就一定要去征服……孩子能明白嗎?真不能低估孩子的能力——在我和孩子一起閱讀繪本《勇氣》時,他被封面吸引住了:一個小男孩站在跳水板上,兩眼看著下方的平淡無奇的水面,再細細看他的表情,透露出一種畏懼的表情和一定要跳下去嗎的無奈感受。孩子說,有勇氣就會要跳下去!

是的,這是表現勇氣的機會!但這不是生活中用來考驗勇氣的唯一方式。這本書列舉了許多的事件,來挑戰你心中的勇氣。圖文並茂時,孩子很容易理解。“勇氣,是愛它,卻不摘它。”原來是小女孩很愛花,可她卻不摘它;“勇氣,是不開燈就上床睡覺”。哦!原來一個人睡覺也是需要勇氣的;“勇氣,是你知道個大秘密,卻答應對誰也不說。”原來,這也是一種勇氣……

書中的這些勇氣都是孩子們這個年齡段已經看見的、可以明白的,能恍然大悟的。孩子發現,原來做許多的事情都是需要勇氣的。某一天,當我們都有勇氣做著某件事的時候,我們會很開心。因為無論結果怎樣,用勇氣的人,都是值得敬佩的,了不起的。


  • 文/範恆杏(頭條認證自媒體、家庭美育推廣人、豆瓣親子專欄作者、品酒師。編著出版有《葡萄酒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