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基礎知識——了解生理支持系統

為什麼要把有氧運動安排在無氧運動之後,呼吸中的氧氣是如何進入肌肉的?如果你對這類問題有一種刨根問底的執著,那麼接下來的內容或許你喜歡。

健身基礎知識——瞭解生理支持系統

囉嗦兩句,雖然我把最近的內容都標識為健身基礎知識,但對沒有中學生物基礎的朋友來說還是有很大的難度,為了你能夠更好的理解我寫的東西,建議購買相應的書籍學習它們。如果你是懷揣求知慾的健身小夥伴,那麼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簡單的瞭解生理支持系統,它支撐起我們的運動基礎。瞭解生理支持系統不一樣讓你練得很好,但卻能讓你明白訓練計劃中某些要素為何設計成那樣?當然同時也會回答前面提到的問題。

健身基礎知識——瞭解生理支持系統

當骨骼肌纖維通過無氧代謝(ATP、CP的分解及糖酵解)和有氧代謝(糖的有氧氧化,脂肪酸的β-氧化,這兩個過程都需要經線粒體內的電子傳遞鏈產生ATP)獲得的能量來產生肌力和輸出功率時,人體的其他器官和細胞都依靠有氧代謝供能。

健身基礎知識——瞭解生理支持系統

在較低強度進行運動時人體完全依靠有氧代謝進行供能,而利用無氧糖酵解系統為肌肉活動提供能量則存在著時間和量的限制。尤為重要的是,在無氧代謝系統供能之後,必須通過有氧代謝系統的工作才能使機體恢復到運動前的狀態或靜息狀態。

這就是為何一個正確的健身訓練計劃,一般都是無氧運動(力量訓練)後再去有氧鍛鍊(慢跑、跳繩、長時間游泳、騎自行車和滑冰等),當然還有一個原因是如果先有氧消耗能量,可能會造成後面的力量訓練體力不支。

健身基礎知識——瞭解生理支持系統

因此,在有氧代謝過程中及無氧代謝後恢復時,氧氣的供成都是至關重要的。這主要依賴於肺通氣量(即進出肺的氣體量)、外呼吸(肺泡與肺毛細血管之間氣體的交換)、血液循環和內呼吸(毛細血管與組織細胞之間的氣體交換)。控制這一過程的基本因素有心輸出量、血容量、血液成分和骨骼肌中毛細血管的發達程度等。呼吸中氧氣如何進入肌肉,現在就很清晰了,先通過鼻腔呼吸道進入肺部,然後是外呼吸,血液訓練,最後是內呼吸進入肌肉。

注:

1.有氧代謝

有氧代謝也稱“等張運動”,是指以增強人體吸入、輸送與使用氧氣為目的的耐久性運動。在整個運動過程中,人體吸入的氧氣大體與需要的氧氣相等。有氧代謝運動的特點是強度低、有節奏、不中斷,持續時間長,而且方便易行,容易堅持。

2.無氧代謝

無氧代謝是肌肉劇烈運動時氧供應滿足不了需要,肌肉即利用三磷酸腺苷(ATP)、磷酸肌酸(CP)的無氧分解和糖的無氧酵解生成乳酸,釋放出能量,再合成三磷酸腺苷供給肌肉需要的一種代謝過程。

1.[英]莫恩 著 《運動營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