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在身邊-流傳千年的《遊子吟》寫於常州溧陽

非遺在身邊-流傳千年的《遊子吟》寫於常州溧陽

這首感動過無數華人的唐詩名篇,你可知道它與常州的淵源?

孟郊(751-814),唐代著名詩人,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縣)人,現存詩歌570多首,以短篇五言古詩《遊子吟》為代表作。唐朝貞元十七年(公元801年),孟郊到任溧陽縣尉,權責是抓捕賊盜、維護治安等武職。這一年,孟郊整整50歲,已是知天命之年。

孟郊任溧陽縣尉四年,他喜愛作詩,時常走出縣署的土旱城,尋幽訪勝,流連忘返。孟郊時常騎一頭毛驢,帶著隨從,到平陵城遺址悠遊。孟郊在這裡搭設一間茅屋,茅屋前的水潭裡雜草叢生,常有野鴨出沒。孟郊用竹竿攀弓、竹枝為箭,以射野鴨為樂。後人將孟郊搭設的茅屋取名為“射鴨堂”。

孟郊在溧陽縣尉任上,把老母親從浙江老家接來奉養。一天夜裡,老母親在如豆的油燈下,為知天命之年的兒子縫補衣服,此情此景,讓孟郊很是感動,即興寫下了《遊子吟·迎母瀨上作》:“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簡潔質樸而又深情的文字,表達了母愛的偉大和孟郊的深深感恩。

孟郊離任時,一貧如洗,兩袖清風。9年後,孟郊寂寞去世。溧陽人以孟郊為賢人,為孟郊畫像,供奉在勝因寺內,讓一代代溧陽人懷想紀念。

非遺在身邊-流傳千年的《遊子吟》寫於常州溧陽

《遊子吟》,曾被譽為“中華第一詩”

千百年來,《遊子吟》好評如潮。1992年,香港舉辦“最受歡迎的唐詩評選”,《遊子吟》名列榜首,被譽為“中華第一詩”。2006年5月,上海市詩詞學會會長陳鵬舉在《新民晚報》開闢的專欄《偶注唐詩》上,對此詩這樣評論:“這首詩,確實流芳千古了。詩人在《遊子吟》題下自注‘迎母瀨上作’字樣。這首詩誰也看得懂,誰也感覺得到,又誰也這樣期望著的,這首詩不會死,只要有人還活著,這首詩就會流傳。這首詩出生在唐代,是唐代的光榮。這首詩是唐詩,是唐詩的光榮。”

雖然孟郊在溧陽任職時間只有四年,但是,他的人品、文品在溧陽民間留下的影響卻是深遠的。《檔案櫃》記者從溧陽市地名辦瞭解到,從宋代至清代,溧陽文人吟詩作詞緬懷孟郊的就有十多人。

至清嘉慶時,史炳編撰《溧陽縣誌》時,他把平陵城及射鴨堂列為溧陽名勝之一,由蕪湖的汪鴻繪圖,史炳題詞。

宋代時,在溧陽縣城的勝因寺內,置李白孟郊祠。明代溧陽詩人陳周有詩《勝因寺二賢像》,詩云:“當年疏放客,豈不愛廷評?一日文章在,千秋廟貌生。”

明弘治《溧陽縣誌》在“名宦”中,有孟郊的簡介,文中提及“迎侍母溧上,嘗為遊子吟”。在“附錄”中,收輯其詩《遊子吟》《溧陽秋霽》《審交》《織婦辭》,以表明這四首詩是在溧陽所作。清嘉慶《溧陽縣誌》在“文題名”、“名宦”中,均有孟郊的條目及介紹,並收錄了他的五首詩作。1992年新編《溧陽縣誌》,在“人物”中,有500餘字介紹孟郊,對其詩作也有提及。

歷代溧陽縣誌多次提及孟郊,對於舊縣當地人,《遊子吟》是從小就常聽長輩們唸叨的故事

非遺在身邊-流傳千年的《遊子吟》寫於常州溧陽

上世紀80年代初,溧陽在做文化普查時,發現南渡當地流傳著孟郊與遊子吟的歷史文化故事,從那時起,便開始著手做一些記錄和整理工作。

而對於77歲的董舅寶和72歲的謝全壽兩位老人來說,“孟郊與遊子吟”的故事,是他們從小和小夥伴們一起聽到起耳繭的故事。董舅寶和謝全壽目前是“孟郊與遊子吟”非遺項目的第一代傳承人,他們說,其實,在文化部門沒有挖掘整理前,這個故事在南渡鎮舊縣村,就已經口口相傳、代代相承,他們從小就多次聽長輩說過這個故事,用這種口頭傳承的方式傳下來,至少也有幾百年的傳統了。而舊縣村之所以得名,就是因為唐代時,溧陽縣城舊址就在此地,那正是1200多年前,孟郊曾工作過的地方。

從三建雕塑到校本課程,讓更多人知曉“遊子故里”文化 ,從上世紀90年代起,溧陽市相當重視對孟郊文化資源的開發,先後建造了三座高規格的《遊子吟》雕塑。

1998年,在104國道陶家村轉盤處,建起了第一座《遊子吟》大型雕塑。雕塑是一位慈母為遊子縫衣,基石上鐫刻著兩院院士吳良鏞書寫的《遊子吟》詩篇,該雕塑如今成了溧陽的地標之一。2003年,在天目湖畔豎起了巨型浮雕《遊子吟》,浮雕長30多米、高4米多,中間突起部位鐫刻了中英文對照的《遊子吟》,兩側是“燈下苦讀”“春風得意”“名作誕生”“奉養老母”等四幅浮雕。2004年,又在溧陽市人民廣場上,建起《遊子吟》大型浮雕、“慈母春暉”圓形大柱,這已成為溧陽市頗有地方特色的三大文化景點。

非遺在身邊-流傳千年的《遊子吟》寫於常州溧陽

溧陽南渡鎮無論是廣場文藝晚會,還是“五一”文藝匯演、情景劇彙編、送戲下鄉,都經常以“遊子吟”為主題舉辦活動,讓更多的當地百姓知曉“遊子故里”文化。“不誇張地說,當地老百姓至少有百分之七八十都瞭解這一地方歷史文化。”

而舊縣小學把“孟郊與遊子吟”設計成為校園特色課程,從2009年起,舊縣小學在校園內開闢了一條長廊,展出唐代到現代的舊縣的發展變遷,還開發了“古城舊縣”的校本課程,其中最有特色的是“感恩”文化,每學期都設立一個“感恩月”,結合《遊子吟》對母愛的感恩,開展感恩父母、感恩師長等感恩教育活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