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詩人楊萬里,愛恨一壇招賢酒?

柚都石城小磨坊,精雕細琢好文章!

關注柚石坊,回味老時光!


文/王有軍

楊萬里的詩名,對於大家來說是如雷灌耳。

但你知道,楊萬里最喜愛的酒是什麼嗎?他最恨的酒呢?

哈哈,都是招賢酒!

這可是他自己說的,不信,接著瞧。

楊萬里與常山頗有緣分。在為常山寫詩的人裡面,他屬於那類名氣響亮的大師級詩人(南宋著名詩人),在大師級詩人中,他屬於那類量質並舉的高產詩人(與常山相關的有10多篇)。

宋代詩人楊萬里,愛恨一罈招賢酒?

這回,楊大詩人坐著客船到常山,一路過來,經過招賢渡口時,忽然遇到了狂風大浪,不得已,只得停靠在招賢老街上。

宋代詩人楊萬里,愛恨一罈招賢酒?

招賢古渡,是一個老有名的地兒。唐朝以前就已經有設立渡口,是衢州至常山、玉山、徽州的必經之地。宋代時候,它還是連接京城臨安與江西、湖廣、雲南、四川主要通道,人稱“四省通衢”之地。陸游曾在招賢渡留下過“湖海淒涼地,風霜搖落天”詩句。

宋代詩人楊萬里,愛恨一罈招賢酒?

眼下,皇上又提升他了,一紙詔書,調任楊大詩人提舉廣東常平茶鹽,專管茶鹽稅收,兼帶負責地方縣州官員的考核、奏劾、薦舉等等,據說是個肥差呢。

宋代詩人楊萬里,愛恨一罈招賢酒?

赴任前,楊大詩人順路乘船回老家吉水經過招賢渡。眼下正是農曆四五月的光景,正值汛期,江河氾濫,楊大詩人一到招賢渡埠頭,你道看見了什麼?“五月雪飛”!

什麼?“五月雪飛”?莫非此處有竇娥般的怨案?

非也,非也。這只是詩人的誇張手法而已。蘇東坡有云:“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湍急的水流,擊打著埠頭,洪流滔天,濤頭如雪,真是一副嚇人的美景啊。

宋代詩人楊萬里,愛恨一罈招賢酒?

這樣一來,楊大詩人不得不靠岸避險。他下得灘來,在古街上尋得一家“招賢酒家”,歇下了。話說剛找到靠窗位置坐下,他便高喝一聲:小二,招賢酒一罈!

噫!敢情,這楊大詩人還是位熟客呀!

宋代詩人楊萬里,愛恨一罈招賢酒?

不錯,一回性,兩回熟,楊大詩人的確是熟客了,而且,差不多快熟透的那種!

不說遠的,就說上一次。楊大詩人至今印象深刻。那一次情形正好相反,河床乾涸,船陷入淤泥,駛不動了,據他自己回憶:餘昔歲歸舟經此,水涸舟膠,旅情甚惡。

宋代詩人楊萬里,愛恨一罈招賢酒?

本想早點回家,卻無奈地擱灘於招賢渡口,風吹日炙,塵沙滿身。天意如此,淡定吧,息著吧。楊大詩人於是便來到“招賢酒家”,邊喝著醇香的招賢酒,便邊揉搓著身上的癢癢,發著牢騷。

也不知道是酒烈灼人呢,還是愁腸百結呢,反正,不知不覺間,楊大詩人醉意上湧,腳步踉蹌,伸手便要筆墨紙硯,他,要學李白,醉酒鬥詩了。

宋代詩人楊萬里,愛恨一罈招賢酒?

歸船舊掠招賢渡,惡灘橫將船閣住。

風吹日炙衣滿沙,嫗牽兒啼投酒家。

一生憎殺招賢柳,一生愛殺招賢酒。

柳曾為我礙歸舟,酒曾為我消詩愁。

宋代詩人楊萬里,愛恨一罈招賢酒?

醉了,醉了。岸邊的柳樹礙你什麼事?它只是繫著擱淺的船隻而已,突然怪到它頭上去了。還真是醉得不輕呢!

不過,話說回來,好一句“一生憎殺招賢柳,一生愛殺招賢酒”,敢情好詩都是這麼寫出來的吧。看來,這招賢酒,真是好酒!

宋代詩人楊萬里,愛恨一罈招賢酒?

這不,楊大詩人又叫了一罈招賢酒嗎?熱酒暖詩腸,一罈下肚,又寫了四首《招賢渡》,詩云:

歸舟曾被此灘留,說著招賢夢亦愁。

五月雪飛人不信,一來灘下看濤頭。

一江故作兩江分,立殺呼船隔岸人。

柳上青蟲寧許劣,垂絲到地卻回身。

倦遊客子日無聊,不是江山景不饒。

危岸崩沙新改路,斷渠橫石自成橋。

岸上行人莫嘆勞,長年三老正呼號。

也知灘惡船難上,仰踏桅竿臥著篙。

詩成,一幅水漲舟停、行人翹首盼歸的場景躍然紙上。招賢渡口,人們無奈地看著這惡灘險流,隔岸呼船的行人幾乎絕望的等待,無聊之中也發現柳上的青蟲爬上爬下,當然也發現被洪水沖垮的道路和水渠。儘管岸上行人和年長老耆的大聲呼喊,可是又有誰敢在如此惡劣的條件下搏命呢?船工們都仰著桅竿臥著篙呢!

宋代詩人楊萬里,愛恨一罈招賢酒?

後來,楊大詩人還為常山留下了《宿渣灘》《過渣瀨》《入常山界二首》等諸多詩篇,或許那只是一個瞬間、一個片斷,細細咀嚼之下,別樣的常山港水岸風情與船渡文化,卻能讓你久久回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