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抃到底有沒有在趙公岩住過?看趙抃自己怎麼說

柚都石城小磨坊,精雕細琢好文章!

關注柚石坊,回味老時光!

趙公巖,又名清獻書巖,是常山古十景之一,位於輝埠宋畈,具體在衢州的母親山——三衢山以西。相傳宋代名臣趙抃(諡號清獻)曾經讀書其中,因此得名,是一個知名的人文景點。

趙抃到底有沒有在趙公巖住過?看趙抃自己怎麼說

青山嫵媚趙公巖

嚴格來說,趙公巖是一個開敞式的溶洞,或者說是石室,其內部構造如喇叭狀,洞口寬13米,洞深24米,高9米。洞內峰巖突兀,或如竹筍破土,或如冰柱下垂,或平滑如鏡,或皺褶如紋,景緻美不勝收。

趙抃到底有沒有在趙公巖住過?看趙抃自己怎麼說

趙公巖內景

關於趙公巖,有古代名人參觀瞻仰詩篇十餘首。最為寶貴的是,目前洞內現存清晰石刻有六處,最早的是北宋宣和年間的“王滌石刻”,記錄了寧波名士王滌來訪,常山知縣、縣丞陪同遊覽的過程。

趙抃到底有沒有在趙公巖住過?看趙抃自己怎麼說

王滌石刻

四明王滌志清行邑至常山,因登三衢洞,見所謂趙公巖氣象奇絕,未易名狀,皆如錢顗石刻所載,徘徊終日,幾忘歸也。知縣事會稽郭亢謙仲、丞鄱陽李椿年仲永、尉鹹平姜彥宏仲舉同遊,宣和六年甲辰孟夏廿二日

該石刻有一個值得注意的地方,那就是石刻時間為宣和六年(1124),刻文提到了“趙公巖”的說法,此時距離趙抃去世(1084)僅有40年,這說明趙抃生活的那個年代,趙抃在此讀書的傳說就差不多存在了,這個傳說的真實性很大。

趙抃到底有沒有在趙公巖住過?看趙抃自己怎麼說

趙公巖內景

因為傳說趙抃就是在此面壁讀書,然後一舉考中進士的,所以人們都把趙抃當作文曲星看待,這巖洞也變得有靈氣了。時至今日,每逢中考、高考前期,總有許多人從各地湧來,到趙公巖焚香拜祭,企盼沾染一些趙公的文氣,期望考試時才思泉湧,一舉中榜。

趙公巖洞內非常寬敞,溶洞下方有清泉,如果住人的話,應該不成問題。

那麼,趙抃真的在這裡讀過書嗎?

趙抃到底有沒有在趙公巖住過?看趙抃自己怎麼說

趙公巖和她的守護者

趙抃存世詩文很多,僅詩詞就達700多首,且趙抃晚年一直居住在衢州。如果趙抃真的在此讀過書,按照常理,多少會有詩文提及或紀念的,之前一直沒有找到,引以為憾。

前不久,偶然發現了趙抃的一首詩,感覺挺有趣,不知道當年那個傳說,會不會就是從這首詩延展開的呢?

《元日偶成》

人生七十古云稀,加我新年復過期。

住在三衢山好處,望中還賦式微詩。

從內容上來看,這首《元日偶成》是趙抃70歲時候寫的。裡面有一句話很吸引眼球:“住在三衢山好處”。一般的解讀是,我住在三衢這個山清水秀的好地方。三衢泛指衢州地區,這也符合趙抃是衢州人、晚年在衢州養老的實際。

當然,如果把“住在三衢山好處”理解為“我住在三衢山這個好地方”,也未嘗不可。自古以來,人們崇德尚賢之風四處盛行,趙抃清正廉潔的操守贏得人們廣泛讚譽,能夠與賢人有交集,也算得上幸事一件。可能當年此詩一出,各人解讀不一,傳說就這麼傳開了。

趙抃到底有沒有在趙公巖住過?看趙抃自己怎麼說

趙公巖洞口

當然,以上這只是個人的推測。

如今,衢州範圍內保存了北宋石刻的地方僅有一兩處,且保存這麼完好,趙公巖的文史研究價值不可估計。

白雲蒼狗,世事沉浮,無論是傳說,還是文物,都是一筆寶貴的財富。希望在傳統文化倍受重視的今天,我們能夠保護和發揚好常山這個屈指可數的人文遺產吧。

趙抃到底有沒有在趙公巖住過?看趙抃自己怎麼說

趙公巖山下一景

攝影:張昭 羅文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