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瀨灣,你是否誤讀了它美好的本義

渣瀨灣,是常山江的一段大水灣,也是紫港街道的一個行政村名,村因溪灣而得名。

可能許多人會想,一個水域港灣,怎麼會叫“渣瀨灣”這麼土氣又奇怪的名字呢?其實,這是人們以訛傳訛的結果。

渣濑湾,你是否误读了它美好的本义

渣瀨灣綠道

渣瀨,原名“查[chá]瀨”,南宋詩人楊萬里曾有《過查瀨》《宿查灘》等詩篇傳世,可見這個地名歷史已經十分悠久。

據考,查,古同“槎”,水中浮木之意,代指舟船;瀨,則表示從沙石上流過的水,水流相對平緩。宋代劉攽曾有詩句“淺瀨不解衣,浮查曰為舟”,因此查瀨灣真實的含義,是指舟楫集聚的淺水灣,繁華之地,一個多麼美好的詞語。

渣濑湾,你是否误读了它美好的本义

渣瀨灣溼地 王一群攝

可能由於港灣水流平緩,積聚了許多水面垃圾,時間一長,有人戲稱為渣瀨灣,唉,可惜古代沒有“五水共治"的嚴重後果,現在的渣瀨灣,已經列入慢城建設規劃,常山江航道開發也在謀劃當中,當年的輝煌應該會重現了吧。

渣濑湾,你是否误读了它美好的本义

渣瀨灣夜景 楊靖攝

附楊萬里詩兩首,感受一下渣瀨灣曾經的美好。

《宿查灘》

寒流一帶檻前橫,落日諸峰霞外明。

水斷新洲添五里,客尋舊路卻重行。

江車自轉非人踏,沙碓常舂徹夜鳴。

疇昔稚桑今禿樹,如何白髮不教生。

《過查瀨》

眼底常山一武中,上灘更得半帆風。

青天以水為銅鏡,白鷺前身是釣翁。

舊日岸頭渾改盡,數尖山觜忽攙空。

老夫只費五六日,行盡浙山西復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