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首《少年游》,長似少年時!

《少年遊》是宋代詞牌名,取自晏殊《珠玉詞》“長似少年時”一句。

6首《少年遊》,長似少年時!

少年遊·離多最是

宋代:晏幾道

離多最是,東西流水,終解兩相逢。

淺情終似,行雲無定,猶到夢魂中。

可憐人意,薄於雲水,佳會更難重。

細想從來,斷腸多處,不與今番同。

細觀全詩,著眼之處當屬“人意”“佳會”。我們可以大膽猜想詩人在寫這首詩的環境。作者正是意氣風發的大好少年,遠離家鄉出外遊闖,此間經歷悲歡離合不可勝數,似乎早已不在意了。只是這一次是什麼樣的佳會:也許是巧遇知己,把酒言歡之後,最終要離去的不捨之情最重;又或是偶遇佳人,情意繾綣,難捨難分。

6首《少年遊》,長似少年時!

少年遊·長安古道馬遲遲

宋代:柳永

長安古道馬遲遲,高柳亂蟬嘶。夕陽島外,秋風原上,目斷四天垂。

歸雲一去無蹤跡,何處是前期?狎興生疏,酒徒蕭索,不似少年時。

柳永這首《少年遊》詞,前闋全從景象寫起,而悲慨盡在言外;後闋則以“歸雲”為喻象,寫一切期望之落空,最後三句以悲嘆自己之落拓無成作結。全詞情景相生,虛實互應,是一首極能表現柳永一生之悲劇而藝術造詣又極高的好詞。

6首《少年遊》,長似少年時!

少年遊·並刀如水

宋代:周邦彥

並刀如水,吳鹽勝雪,纖手破新橙。錦幄初溫,獸煙不斷,相對坐調笙。

低聲問向誰行宿,城上已三更。馬滑霜濃,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這首詞,通過對女子特有口吻惟妙惟肖的刻畫,曲折深微的寫出對象的細微心理狀態,追述作者自己在秦樓楚館中的經歷,大有呼之欲出之概。

6首《少年遊》,長似少年時!

少年遊·草

宋代:高觀國

春風吹碧,春雲映綠,曉夢入芳裀。軟襯飛花,遠連流水,一望隔香塵。

萋萋多少江南恨,翻憶翠羅裙。冷落閒門,悽迷古道,煙雨正愁人。

詠吟春草是一個古代文人津津樂道的永恆題目,名篇佳作,數不勝數。有評論家說,在高手如林的名人隊伍裡,高觀國用他那巧妙的藝術構思和秀美婉約的風格另起爐灶,獨成一家。

6首《少年遊》,長似少年時!

少年遊·潤州作

宋代:蘇軾

去年相送,餘杭門外,飛雪似楊花。今年春盡,楊花似雪,猶不見還家。

對酒捲簾邀明月,風露透窗紗。恰似姮娥憐雙燕,分明照、畫梁斜。

此詞作於公元1074年(宋神宗七年)三月底、四月初,蘇軾時任杭州通判,因賑濟災民而去潤州(今江蘇鎮江),為寄託自己對妻子王潤之的思念之情,他寫下了這首詞。

6首《少年遊》,長似少年時!

少年遊·參差煙樹灞陵橋

宋代:柳永

參差煙樹灞陵橋,風物盡前朝。衰楊古柳,幾經攀折,憔悴楚宮腰。

夕陽閒淡秋光老,離思滿蘅皋。一曲陽關,斷腸聲盡,獨自憑蘭橈。

這首詞運用了迴環斷續的藝術手法,藉助灞橋、古柳、夕陽、陽關等寓意深遠的意象,不加絲毫議論,只通過憑弔前朝風物,就抒發無限的感慨,做到了“狀難狀之景,達難達之情,而出之以自然”(《宋六十一家詞選例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