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的回收站,記得時常去清空

心靈的回收站,記得時常去清空

越來越害怕去看望姨媽。不是姨媽有什麼不好,相反,姨媽熱情善良,通情達理,我們作晚輩的都很喜歡她。可讓人擔心的是,每次前去看望,都會引發姨媽的“傷心事”。

姨媽年輕時生活在農村,作為民辦教師,姨媽很受左鄰右舍的尊重。婚後,姨夫常年在外工作,姨媽便和婆家人生活在一起。姨夫是家中長子,又是唯一在外工作的人,加之父親早逝,姨夫成了理所當然的頂樑柱。姨媽嫁過去時,幾個小叔子、小姑子的年齡都不大,他們的讀書、生活費用全都由姨夫與姨媽承擔了下來,直至他們全都結婚成家,姨夫與姨媽因此欠了不少債。

待到小叔子們全都結婚後,姨媽與姨夫便與他們分家單過;儘管姨夫弟兄好幾個,但婆婆的生活費用幾乎都由姨媽一家承擔了。每個季度,姨媽便早早地為婆婆準備好要吃的糧食要燒的柴草還有換季的衣服。而那時,姨媽膝下已有了三個年幼的孩子,他們是我的表哥與表姐。由於姨夫常年在外,所有的家務事都落在了姨媽一人的身上,加上孩子體質又差,常年累月地生病,姨媽的負擔可想而知。

生活的艱辛並不可怕,讓姨媽寒心的是婆婆與小叔子待她的態度。那時候的婆婆總以為自家兒子掙錢很多,三天兩頭地向姨媽要錢。其實,這麼一大家人要吃要穿,孩子又經常生病,姨夫與姨媽的工資經常入不敷出,手頭哪裡有什麼餘錢?於是,作婆婆的,非但不幫姨媽照應孩子,還三天兩頭地指桑罵槐,說姨媽把錢全都貼補給了孃家。姨媽不願與她爭吵,卻氣得偷偷落淚。而兩個小叔子,對嫂子不但沒有照應,還常常將姨媽地裡的疏菜院裡的柴草偷偷地抱回自己家……

令姨媽傷心的事情還有很多很多。有一年姨媽正在吃午飯時,郵遞員送來姨夫寄回來的工資,恰好被婆婆看到了。於是,婆婆便向姨媽要錢,而那些錢,是為生病的表哥準備的醫藥費;於是,姨媽便向婆婆解釋,請她再等一段時間。誰知婆婆二話不說,直奔廚房,將鍋裡的飯剷起來往地上倒,一邊倒一邊罵:“你不給錢給我,飯也別想吃……”這一幕,如刀刻一般留在了姨媽的心上,令她永世難忘。更可怕的是,類似的事情不止一件。有一次表姐生病住院,想吃鹹米粥,忙得不可開交的姨媽便託小叔子去生產隊預支三十斤大米。誰知,三十斤大米到了姨媽手上時,只有二十來斤了……

後來,姨媽的民辦教師轉了正,一家人也從鄉下來到了姨夫工作的城市,姨媽的境況才真正好轉。但那些令姨媽傷心的往事,卻永遠地留在了姨媽的心裡。在我成年之後,每次去看望姨媽,她都會對我提起,說到傷心處,眼圈都紅了。我能理解姨媽,她吃了太多的苦,所以,每一次,我都耐心地聽著,甚至陪著她落淚。但更多的時候,我還是勸姨媽想開點,畢竟那都是過去的事情了,而姨媽今天的生活才是最重要的。可面對我的勸說,姨媽總是固執地回答:“那些事怎麼能忘呢?我一輩子都不會忘!”可不忘又能怎麼樣呢?一次次的回憶,其實就是將自己的傷口一次次地撕開,這樣做對自己何嘗不是另一種傷害啊!因此,越來越怕去看望姨媽,怕她一次次沉浸在回憶裡。

其實,今天的姨媽是相當幸福的。姨夫對她很體貼,兩個人的退休工資也不低。而我的三個表哥表姐全都學業優秀,先後考進了大學,如今全都事業有成家庭幸福,對姨媽相當孝順。每每走在院子裡,總會有同齡的老人向姨媽投來羨慕的目光,更有人搭訕著誇姨媽好福氣。

姨媽自己覺得自己幸福嗎?我不知道,但我知道,當她沉浸在回憶中時,她是痛苦的,因為那些往事重又回到了她的面前。可回憶又有什麼用呢?無論是婆婆的刻薄,還是小叔子的自私,都已成往事了;即使姨媽再恨他們,對他們也不起任何作用,而姨媽自己卻在一次次的回憶中受傷。

又該怎麼對姨媽說呢?人生有些事是需要淡忘的啊。就像電腦,系統中專門配置了“回收站”,用來收集那些刪除掉的文件與程序。我們的心靈何嘗不需要“回收站”呢?用來回收我們痛苦的往事還有不堪回首的經歷。電腦的“回收站”需要定期清空,否則就會影響電腦的正常運行。而我們心靈的“回收站”若是不能及時清理,我們的心靈也會受到毒害的啊。

但願有一天,姨媽能夠清空自己心靈的“回收站”,從而全心全意地享受當下的幸福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