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萍:7年前住院餐後20,如今不吃藥血糖正常,我的經驗爲4點

麗萍:7年前住院餐後20,如今不吃藥血糖正常,我的經驗為4點

輾轉多個科室被確診為糖尿病

“2型糖尿病?我都沒得過1,怎麼就到2了?”面對“2型糖尿病”的診斷,我這樣傻乎乎地問醫生。

值班醫生給我輸入吊電解質的藥水,也沒有好好檢查其它的病情,當胃病醫治。結果不但胸口更疼,連針口也疼了。我連忙自己拔掉針頭,然後又找到了個消化科的教授,他建議我住進消化科病房。

住進消化科後,值班醫生馬上就給我注射葡萄糖,因為當時沒確診病因,所以葡萄糖從下午一直打到早上,其間半夜發高燒了。第二天朋友來探望我,發現我全身都腫了,還好當時命大還清醒,趕快叫醫生測血糖——19mmol/L !

麗萍:7年前住院餐後20,如今不吃藥血糖正常,我的經驗為4點

醫生問我:你有糖尿病?

我說:沒有,不可能!其實不是不可能,是那時候根本不懂什麼是糖尿病。

後來我被確診為急性蕁麻疹。轉到了皮膚科。

當時剛好是世界糖尿病日,醫生讓我做了糖耐量檢測,結果顯示餐後2小時血糖達到20。2型糖尿病。

於是我還傻乎乎地問醫生:我都沒得1,怎麼就到2了?

醫生好氣又好笑,給我大概講了二者的區別,出院後給我開了二甲雙胍和拜唐蘋。

屋漏偏遭連夜雨

我一直很納悶:我以前是學校的籃球運動員,一直熱愛運動,當時也不胖,我身高1米5多,體重104斤,家族也沒有糖尿病史,怎麼就輪到我患糖尿病呢?

麗萍:7年前住院餐後20,如今不吃藥血糖正常,我的經驗為4點

猜猜哪個是我?

伴隨著這些疑問我回到家,看到兩個藥物又犯嘀咕:住院8天時間,從104斤瘦到了85斤。吃二甲雙胍拉肚子,吃拜唐蘋出疹子。醫生還交代過飲食方面要注意,這不能吃,那個要少吃。我徹底迷糊了!惶恐不知所措。

當時又適逢更年期,很多都不敢吃,導致免疫力低下,接二連三的得了帶狀皰疹,玫瑰糠疹,血糖更是沒有管理好。真是屋漏偏遭連夜雨啊!

但在其間,我還是在不斷學習,學習糖尿病知識,雖然沒人交流,但通過書本、網絡,略知要管住嘴,邁開腿。邁開腿對我來說不難,本身就是體育愛好者,堅持每天都走幾千步。

我的控糖經驗

2013年孫子出生,我就開始又當奶奶又當媽,一天24小時不間斷照顧,沒時間運動,沒時間測血糖,太累了,沒心情去管理血糖,又沒吃藥,又不測血糖,放任自流。所以血糖不平穩。

麗萍:7年前住院餐後20,如今不吃藥血糖正常,我的經驗為4點

今年四月,三諾來廣州講糖,我興奮之餘,立即報名參加,認識了熱情的田田,加入到中山三院糖友俱樂部群,學到了田田教會我的飲食方法,比如吃飯前半個鍾先吃點低碳的小量食物,因為我知道自己是胰島素分泌延遲,如青菜之類的,喚醒胰島要工作了,然後再吃米飯。

這樣我的血糖越來越平穩了。

我的經驗總結如下:

1、 我愛學習,要學習糖尿病知識。我對糖尿病的經驗是:你如果對它認真了,你就贏了!

2、 每天早上喝200毫升溫開水,再吃一個蘋果,保證大便通暢。多吃蔬菜,每天一斤以上,品種多樣,儘量五顏六色,攝取花青素。根據自己的身高,重量來確定吃的碳水化合物。到外喝茶吃飯,糖人不可以吃的東西堅決不吃,自律很重要!

我從2011年到2017年都沒吃藥,且沒發現有併發症。去年底醫生建議吃點瑞格列奈,長胖一點(從沒胖過),現達標了:152釐米,47.7公斤,目前停藥兩個月了。

3、 愛運動,看電視只看體育頻道和新聞聯播。每天早上打太極中晚各走3000步。

4、 我每天早睡早起,吃完早餐必須補充一粒微生素E、 C。保持心情愉悅。偶爾喝點苦咖啡,偶爾喝點茶。牛奶雞蛋天天有,雞蛋儘量吃煮的。自己做酸奶給自己當做下午茶。多走出去結交新朋友。生活雖然有點苦澀,但每次都挺過來了!

服用維生素已數年,這是我長壽且是30年代藥科畢業的老爸給我的忠告。(老爸94歲了,目前生活自理)。我始終認為: 西醫在於控制,中醫在於調理,營養素在於修復。

願大家都能與糖尿病友好相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