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自來熟」的人,究竟有多讓人討厭?

前段時間我送了同事小吳一張我朋友新開美容店的會員體驗卡,於是上週末小吳去做了一個臉部美容。

那天下午我約了小吳在美容後去逛街,但卻沒有看見她跟我朋友形容的那種“容光煥發”的效果,相反表情十分凝重。

我問及原因,是否是朋友的門店服務不好?我可以她投訴!

但她卻說不是美容店的問題,而是美容師對她的“精神虐待”,她說下次再也不來了!

我以為是美容師推銷開卡什麼的,但她去卻說出了我怎麼都沒有想過的事情——

她剛進美容院,就被服務的美女技師進行了“調查戶口”一樣詳細的問題。

“美女,今年多大啊?”

“25了。”

“有對象了嗎?對象是本地人嗎?做什麼工作?買房子嗎?現在房價可高了······”

阿姨一連串的問題,讓小吳本想安靜體驗按摩的心情頓時碎了一地。

“還沒對象呢。”

哪位技師不早知道為什麼,就突然一下子打開了話夾子:

“25歲了還沒有對象啊?再過幾年就是’老姑婆‘了啊,現在廣州的男人都喜歡年輕的靚女,你要抓緊時間處對象啊!”

說到這裡,小吳已經有點反感了:

“處對象是我的事情,你是不是有點操心過頭了?”

那個技師一下子被小吳的話堵住了,但沒沉默片刻又開始了別的話題,

“靚女你是做什麼工作的啊?”

“一個月能掙多少錢呢?”

“你平時加班多嗎?皮膚怎麼不保養呢?是不是平時工作壓力太大了?有點色斑了啊?······”

小吳仍舊沒說話。

對方又接著問:

“你家裡有幾個兄弟姐妹呀?”

“父母都是做什麼工作的?”

.......

最後,小吳實在是忍無可忍了,她說:

“你要是再說下去的話,我就要找你們店長投訴去了!”

這時候技師才停住了自己的嘴巴,意識到了自己問的問題可能真的打擾到客人了。

那些“自來熟”的人,究竟有多讓人討厭?

小吳平時工作忙,項目跟進得特別勤快,被老闆看好,工作沒幾年就升上了項目主管的位置。

趁著週末不用加班,就去做做美容放鬆一下,卻被服務人員問到心神恍惚。

小吳最後無奈地對我說:“我知道她沒有惡意,只是想跟我套熟悉一些,最後可能就是讓我辦卡吧。但我們只是第一次見面,我沒必要把自己的事全告訴她啊!”

其實,我特別理解她的心情,就像過年的時候,我們特別討厭那些來家裡串門的三姑六婆姨媽姑姐等都是不厭其煩地問你的工作收入對象等嗶哩吧啦的問題,

現在更何況一個毫不相關的陌生人問呢?

那些“自來熟”的人,究竟有多讓人討厭?

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應該有一個安全範圍的圈子,超越這個圈子的交際,就會入侵對方的私人空間。

我認為,即使是再親密朋友之間,也該有這種私人領域的“界限”。

這不單單要保持一定的距離,而是適時地尊重對方。

在我朋友圈中,總有一些人的評論很“槓精”,有些時候這些槓精評論還會上升到“人身攻擊”了。

我可以理解,這些偶爾的口無遮攔評論,也許是你的直白。

但這樣的相處時間久了,就難免會讓人覺得很不舒服。

甚至有些時候,別人給我留言了,我會出於禮貌地回覆幾句,而那些懟天懟地的朋友看到我給別人的回覆評論也會“槓”我一下,大多是一些沒頭沒腦的,沒輕沒重的話。

這樣的結果就是,我不再認為他們是直白坦率,而是沒有禮貌的口無遮攔,他們對“界限”沒有認識,他們覺得人與人之間開一些直白乃至可能傷人的玩笑,會讓我們的關係更加“粘稠”。

你的直白沒有錯,但錯在了沒有考慮別人的感受!因為兩個人之間的界限,並不是單方面判斷的,而是由雙方來界定的,對嗎?“

在我看來,越是“熟悉”的人之間,應該越能知道彼此的痛點和底線在哪裡,這樣說出的話才不會傷人而不知!

知道“底線”才不會傷人,知道“界限”才不會越界!

那些“自來熟”的人,究竟有多讓人討厭?

之前,一位公司的實習生曾經對我抱怨,說他每次做完工作,他項目小組的同事就會過來挑他工作上的毛病。他認為自己的工作已經毫無瑕疵了,為什麼要針對他?

我說:“作為一個實習生,讓前輩來指點工作,不是一件好事嗎?”

然而他卻激動地反駁了我:“不是這樣!他才比我畢業早一年!論成績和技能,我認為都不能超越我!我認為,他只是看我工作完成的比他早,作為一名正式員工,他針對我!”

其實在工作和生活中,跟這位實習生一樣,不懂分寸說話的人真不在少數!

比如在工作會議上,領導正在問一些問題,而某位臺下的員工卻開起了玩笑,他認為自己正在調節緊張的工作氣氛呢!

比如自己的工作還是一團糟,還去關心其他同事的收入,八卦其他同事的家庭,甚至幾時懷二胎的問題······

這些沒有“界限”的行為,就特別容易讓別人反感。

而那些比你走得更快更遠的“聰明人”,就會很好把我分寸和距離,他們學會了充分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問題,讓彼此的相處更加舒服。

人與人之間的接觸是很微妙的,尤其在職場中,別人都不是傻子,很多時候,知而不言、笑而不語才是聰明人。

那些“自來熟”的人,究竟有多讓人討厭?

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拿捏好分寸,既讓別人舒服,也會讓自己少很多麻煩。

之前在知乎上上看到一個網友的故事。

發帖人說,自己和老公在大學就一起直到畢業,戀愛六年加上結婚兩年,名義上是度過了“七年之癢“,看似生活風平浪靜,除了她的婆婆。

老公是一個”準媽寶“,每次二人吵架,老公總喜歡拿起電話跟老媽子抱怨,然後婆婆就會從老遠的湖北坐高鐵過來廣州”調停“矛盾,或者說是聲援自己兒子多謝。他婆婆聲稱這是“自己的孩子吵架了,家長不能不管吶!”

結果,婆婆越摻乎的事情,後來就變得越糟糕,一來二去,她忍受不了跟我吐槽想要離婚了。

說起離婚,那位”家長“婆婆肯定不讓,說我朋友也耽誤了她兒子八年的青春(六年拍拖加兩年婚姻),甚至到她單位去問領導為什麼用這樣的員工?

更恐怖的條件還在後面——婆婆要求離婚時需要返還兒子在他們相處期間送他的禮物,還有結婚是鑽戒金器,甚至六萬八千元的彩禮!

在那個帖子上,我感受到這位女網友的無奈,更多的還有害怕。

她只能求助網友,但還能如何辦呢?

於是網友紛紛力挺:憑什麼退彩禮?更何況,青春時間都是相對的。只有她兒子,人家不會老嗎?

也有類似經歷的網友說:和自己的婆婆一樣,也是每次吵架老公都要給她打電話抱怨,然後婆婆趕過來以“調停”之名跟老公一起懟自己!

攤上這樣一個沒有主見的老公,不負責任地說一句,那就是“遇人不淑”了。

即使再親密的家人,都要給對方留足私人空間,懂得尊重對方的選擇權。

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我們沒資格去幹涉和指引他人的人生。

一個有分寸感的人,一定懂得什麼話該說,什麼話不該說,畢竟別人的人生好與壞都不需要你買單,你那麼操心幹嘛?

沒有誰會永遠懂得誰,打著“我是為你好”的名號去幹涉另一個人的生活,結果帶來的只能是分崩離析,被人厭惡和痛恨。

那些“自來熟”的人,究竟有多讓人討厭?

這個世界只有三件事:自己的事、別人的事、上天的事

如果你遇到沒有“界限”的人呢,別忍著,直接回敬他們一句:“謝謝!我們沒那麼熟!”就好了。

話題:說說你對“自來熟”的看法,或者你遇到過最奇葩“自來熟”的人和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