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絲剝繭,梁山之禍因誰而起:洪太尉是什麼時候去的龍虎山?

(“王事情看水滸”第4期,這一期正式上乾貨,從《水滸傳》第一章寫起,同時會加入一些我的思考。)


第1、2期我寫了《水滸傳》的兩個藍本,第3期我劇透了正史上宋江等三十六人的真實結局——在帝國翻了些小小的風浪,就全被殺掉了——真實的故事往往如此沒勁。

這一期我們正式穿越到水滸世界,去感受這個位面的喜怒哀樂和刀光劍影。

這一期的主題是:

回到故事的最初,梁山之禍因誰而起?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需要一步一步的抽絲剝繭。

抽絲剝繭,梁山之禍因誰而起:洪太尉是什麼時候去的龍虎山?

一、洪太尉是什麼時候去的龍虎山?

《水滸傳》開篇第一回首句便交待了:

大宋仁宗天子在位,嘉祐三年三月三日。

三月三日的五更三點,北宋王朝宋仁宗趙禎駕坐在東京皇宮的紫宸殿,接受百官朝賀。

宰相趙哲與參政文彥博出班稟奏,說是京師瘟疫盛行,民不聊生,傷損軍民多矣。他們希望皇帝做以下兩件事:

1、釋罪寬恩;2、省刑薄稅。

趙禎聽奏,便敕令翰林院草詔:降赦天下罪囚,赦免民間稅賦,並下令在汴京的道觀寺院等,唸經祈福等,以求禳災消厄。

可是:

不料其年瘟疫轉盛。

這一年瘟疫越來越厲害。

仁宗不安,復會百官計議。

參知政事范仲淹啟奏道,如今之計,要禳此災,”可宣嗣漢天師星夜臨朝,就京師禁院修設三千六百分羅天大醮,奏聞上帝,可以禳保民間瘟疫“。

皇帝同意了,令殿前太尉洪信為欽差天使,帶著旨意和御香,前往江西信州龍虎山,請天師出山。

於路但見景色“奇花綻錦繡鋪林,嫩柳舞金絲拂地”。

抽絲剝繭,梁山之禍因誰而起:洪太尉是什麼時候去的龍虎山?

由此我們得出結論:1、北宋嘉祐三年,帝國瘟疫橫行,朝廷在進行了一些常規措施之後,帝國的精英們無法可想之下,只好去請張天師作法。

2、洪太尉奉皇帝之命,約在嘉祐四年奔龍虎山而去,具體一點的月份應該是三月份,清明之後。

所謂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何況“奇花綻錦繡”簡直就是一派春光爛漫之景,“煙花三月下揚州”啊!

我查了一下萬年曆,北宋嘉祐四年是公元1059年,這一年的清明節是4月5日。

抽絲剝繭,梁山之禍因誰而起:洪太尉是什麼時候去的龍虎山?

抽絲剝繭,梁山之禍因誰而起:洪太尉是什麼時候去的龍虎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