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濰坊濰縣人清末著名石學家,文物收藏家——陳介祺的傳奇故事

山東濰坊濰縣人清末著名石學家,文物收藏家——陳介祺的傳奇故事

陳介祺(公元1813- -1884年),字壽卿,濰縣人, 清末著名金石學家、古文字學家和古文物收藏家。他三 十三歲中進士,任翰林院編修。三十七歲時,其父逝 世,他藉此辭官回鄉定居,不再出仕,廣泛涉獵各種文 化典籍。他對經史、義理、訓詁、辭章、音韻等學間, 無不深入研究,尤酷愛金石文字的蒐集與考證。

山東濰坊濰縣人清末著名石學家,文物收藏家——陳介祺的傳奇故事

他搜索文物,潛心研究,探其淵源,考其價值,分門別類,建 庫收藏。他曾集商、周、秦、漢印章萬餘方,因名其收 藏文物的書齋為“萬印樓”,又稱“十鐘山房”。他在萬 印樓中收藏的文物,以毛公鼎最為珍貴。毛公鼎是西周 時執政大臣毛公厝的禮器,造型渾厚莊重,紋飾質樸典 雅,內有銘文32行,近500字,在傳世青銅器中以銘 文最多著稱,是研究西周歷史和青銅文化的重要實物。

山東濰坊濰縣人清末著名石學家,文物收藏家——陳介祺的傳奇故事

陳介祺對金石古玩善於鑑別,喜愛收藏,治學嚴謹,勤於著述,多有創見,寫出《十鐘山房印舉》、《封 泥考略》、《傳古別錄》等30多部金石學著作,受到當時考古金石學家的欽佩與推崇,與江蘇著名學者潘祖蔭並稱“南潘北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