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研究發現爲什麼扁平的Musca星雲沒有孕育出恆星!

天文學家第一次繪製出星際氣體星雲的三維形狀。這張地圖解釋了為什麼到目前為止,這片雲沒有形成恆星,並有助於測試恆星形成的原理。

科學家研究發現為什麼扁平的Musca星雲沒有孕育出恆星!

位於堪培拉的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的天體物理學家Aris Tritsis和希臘Crete大學的Konstantinos Tassis研究了位於距地球490到650光年之間的Musca的一個狹窄的氣體雲。在5月11日的《科學》雜誌上發表的這篇研究報告中說,這片星雲看起來像一束狹窄的雲,濃縮到了26光年的長度。

科學家研究發現為什麼扁平的Musca星雲沒有孕育出恆星!

這樣的星際雲是恆星誕生的主要場所,它們有各種各樣的形狀。在天空中,Musca雲看起來像一條長而薄的蛇,大約有26光年長。它一直是長絲或圓柱形雲的典型代表。

然而,雲的表觀形狀構成了一個謎。如果物體真的是一個圓柱體,它的質量應該被壓縮到足以產生恆星。但是雲層沒有顯示出恆星形成的跡象。不過,天文物體只能在天空的兩個維度上看到。先前對Musca周圍光線方向的觀察表明,雲可能延伸到遙遠的太空中,但不可能通過觀察它來判斷它的深度。

科學家研究發現為什麼扁平的Musca星雲沒有孕育出恆星!

因此,研究人員決定傾聽雲的聲音,分析赫歇爾太空天文臺所採集的雲磁場的數據。纖細條紋被稱為輝紋,它是由磁壓力波形成的,類似於聲波,它會在雲上產生漣漪,並從其邊緣反彈。這就像整個雲在唱歌,特里西西說。

這些波的頻率可以顯示出它們正在穿過的物體的大小和形狀。Musca的波浪暴露了一個幾乎是正方形的A4紙薄面,從中心向外延伸了大約20光年。

“科學家找到了一種測量深度的方法,”聖保羅大學的天文學家Antonio Magalhaes說,,但並不是新結果。“他們有一種聰明的方法來獲得這種sheetlike結構。”

科學家研究發現為什麼扁平的Musca星雲沒有孕育出恆星!

這種結構解釋了為什麼Musca沒有形成恆星——它的氣體比以前認為的更分散。Tritsis表示,在未來的1000萬年裡,這裡的雲將開始形成恆星。

許多物理過程會影響恆星形成的時間和方式,包括磁場、湍流和重力,它們被編碼成星際雲的形狀。因此,通過對Musca的真實形態的分析,可以幫助科學家們完善恆星誕生的理論。

“Musca可以作為一個實驗室來發現所有這些東西,”Tritsis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