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讓馬超陰溝裡翻船,與馬超交戰,身中五槍不死,一戰封侯

熟讀漢末三國史,我們不難發現,真實歷史上,很多人的面目與演義中有著巨大的反差,這其中反差最大,知名度最高的,應該就是馬超了。演義中的馬超,不但長相英俊,出身高貴,有錦馬超之稱,其武藝也非常高強,例如十七歲攻長安,便能刺死王方,生擒李蒙;潼關之戰,連敗於禁、張郃、李通、曹洪,戰平許褚;葭萌關之戰戰平張飛,等等。另外,他起兵為父報仇的事情,也讓很多人感慨不已。可是真實歷史上的他,卻換了一幅模樣,為什麼要這麼說呢?

此人讓馬超陰溝裡翻船,與馬超交戰,身中五槍不死,一戰封侯

真實歷史上的他,大約也是個帥哥,其武藝、謀略也沒得說,但是人品卻差得可怕——當初馬騰被張既逼迫,無奈率家小前往了許都,馬超接手了父親的部曲。後來曹操打算攻打漢中張魯的時候,馬超與西涼的其他割據勢力,誤認為曹操想攻打的是他們,於是先下手為強,發動了潼關之戰。直到馬超被擊敗之後,曹操回到許都,才殺了馬騰一家,也就是說,馬超起兵,不是為父報仇,反而害死了自己的父親。這樣一個為了保住自己的權勢,不顧父親生死的人,是不是顛覆了你對馬超的認識呢?

此人讓馬超陰溝裡翻船,與馬超交戰,身中五槍不死,一戰封侯

不過,或許正是因為馬超人品不行,他一生遭遇了三次滅族之痛,算是受到了教訓。我們都知道,他第一次遭遇滅族之痛,正是潼關之戰後,當時曹操回到許都,收押並處死了馬超一家二百餘口;他最後一次被滅族,則是漢中淪陷之後,他揹著張魯向劉備密書請降的時候,將自己的庶妻董氏,和兒子馬秋留在了漢中,結果曹操拿下漢中之後,逼張魯手刃了馬秋,董氏則被賜給了張魯的謀士為妾。然而,很少有人知道的是,在這兩件事中間,馬超還喪失了一次家小,而且動手之人不再是曹操。這是怎麼回事呢?

此人讓馬超陰溝裡翻船,與馬超交戰,身中五槍不死,一戰封侯

此事還要從潼關之戰的時候說起,當時馬超中了賈詡的反間計,與韓遂發生矛盾,於是西涼聯軍被曹軍打敗,馬超自己走保諸戎。這個時候,曹操本該追擊,將其斬草除根的,可是他的後方出現了叛亂,只能率軍回援,放過馬超。這個時候,我們本文要說的主人公出場了,他的名字叫楊阜,當時就對曹操說,“超有信、布之勇,甚得羌、胡心,西州畏之。若大軍還,不嚴為之備,隴上諸郡非國家之有也。”意思是說馬超勇比韓信、英布,又受少數民族擁戴,如果不好好防備,一定會佔據隴上諸郡。可是曹操當時沒辦法,只能放任不管。

此人讓馬超陰溝裡翻船,與馬超交戰,身中五槍不死,一戰封侯

後來馬超果然如楊阜所料,走保諸戎之後,很快招募到了兵馬,隴上諸郡望風而降,隨後他又拿下了冀城,自稱徵西將軍,領幷州牧,督涼州軍事。這個時候,楊阜也在冀城,他看著馬超不僅佔領了城池,還殺害了降將韋康等人,起了報復的心思。於是借妻子去世,需要安葬為由出城,並聯絡自己的表兄姜敘,以及鄉人姜隱、趙昂等十餘人起兵,征討馬超。

此人讓馬超陰溝裡翻船,與馬超交戰,身中五槍不死,一戰封侯

與此同時,趙衢、梁寬等人作為內應,在馬超出城迎戰的時候,關閉城門,並依楊阜之言,誅殺了馬超在冀城的家小。後來馬超轉而攻打姜敘原本負責鎮守的歷城,楊阜率兄弟七人與其交戰,結果所有兄弟紛紛陣亡,他自己也身中五槍,才將馬超擊敗。《三國志·楊阜傳》記載:“阜與超戰,身被五創,宗族昆弟死者七人。超遂南奔張魯。”而正是因為這一戰,楊阜和與他一起討伐馬超的另外十人,一起被封侯。

此人讓馬超陰溝裡翻船,與馬超交戰,身中五槍不死,一戰封侯

不管是論威名,論出身,論成就,還是論知名度,楊阜都遠不及馬超,可是他卻親手斷手了馬超的爭霸之路,迫得馬超無奈寄人籬下,可謂讓馬超陰溝裡翻了船。可惜隨著時間的流逝,馬超在《三國演義》等文學作品的影響下,依舊家喻戶曉,知道楊阜的人,卻越來越少。

此人讓馬超陰溝裡翻船,與馬超交戰,身中五槍不死,一戰封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