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油解放前老油田:精细油藏描述增地下“可视度”

近日,中国石油玉门油田老君庙采油厂副总地质师王美强介绍:“目前,我们的油藏精细描述正在建立动静态数据库。”今年年初以来,一项精细M油藏描述的技术项目在老君庙采油厂展开。据了解,通过精细描述为M油藏地质做“CT”,增强地下“可视度”,对深度“扫描”地下剩余油分布、量化修正三维地质模型、精细刻画注采对应关系等具有重要意义。这项成果的发展运用将成为老油田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精细化水平的重要工具与手段。

中石油解放前老油田:精细油藏描述增地下“可视度”

老君庙M油藏于1945年发现,经过70余年的勘探开发,已到了“古稀之年”,目前,综合含水率63.7%,采出程度41.48%,处于高含水、高采出程度阶段,在地层中的剩余油呈总体高度分散、局部相对富集的状态。同时,由于长期注水开发及程度不断加深,层内、层间矛盾日益突出,水流方向复杂多变,井下技术状况逐渐恶化、水驱效果开始“打折”。面对种种开发难题,老君庙采油厂需要破解地质“密码”,对原油开采精确定位、精细调整、精准发力,充分挖掘老油田开发潜力。

在老君庙油田开发后期,地层中已经较难发现大片的油气分布,M油藏采收率很难提高,原因就在于对储集层的均质性预测不够精准。为此,老君庙采油厂以公司立项《老君庙油田M油藏数值模拟及开发调整方案》为契机,将这个项目作为今年采油厂地质研究的一项重点工作。采油厂专门成立油藏精描组,并于今年年初开始在4个采油队安排专人对历年各项资料进行收集汇总整理。

目前,项目在M油藏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通过建立油藏动态模型,动静结合对地质模型储量进行复查修正。之后,还将在更新后的地质模型上开展数值模拟研究,量化油藏剩余油分布,落实潜力区块并评价可采储量。基于对剩余油的精细认识,提出M油藏稳产挖潜调整方案,对老君庙油田M油藏挖潜稳产、合理开发进行有效指导。(中国石油 周蕊 谈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