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連續兩次的世界盃「魔咒」會從今年開始打破,你知道爲什麼嗎

時間過得很快,又到週末了,今天與大家談談“世界盃”這個熱門話題。大家都知道,第21屆世界盃將於2018年6月14日在俄羅斯莫斯科開幕,歷時一個月,分別在俄羅斯的11座城市的12座球場內舉行,由32支國家隊通過64場比賽角逐最後的冠軍。

對於廣大足球愛好者來說,四年一度的世界盃即將拉開帷幕,誰都不想錯過,早早準備好啤酒、小龍蝦、鴨脖蹲在電視機前等著這一全球盛宴;而在各大媒體的大肆渲染下,“世界盃魔咒”這種“眼球經濟”不絕於耳,攪動整個市場,對於很多股民來說,世界盃越是臨近,就越想逃避,誰都不想“中招”……但事實真是如此嗎?

爆:連續兩次的世界盃“魔咒”會從今年開始打破,你知道為什麼嗎

我們先回顧過去,1994年-2014年六屆世界盃期間,以上證綜指、深證成指、創業板指(2010、2014)為考察對象,發現過去六次世界盃期間,上證綜指四次下跌,深證成指五次下跌,創業板指(2010、2014)兩次均下跌,而世界盃開幕前一個月以及開幕後一個月,上證綜指和深圳成指漲跌次數剛好各佔一半。

如果從世界盃前後A股表現看,似乎沒有太明顯的規律,也談不上“世界盃魔咒”,而如果以世界盃期間計算,滬指和深成指下跌比例為75%,存在一定的“下跌魔咒”,但仔細觀察股指下跌比例,除了1994年下跌比例較大外,其他世界盃期間都是市場正常的表現,而如果把這種下跌稱之為“魔咒”顯然是有點過了。

當然,這還不足以去否定“魔咒”不具備規律性,但如果我們看看歷屆世界盃期間整個A股市場行業的表現,或許你會對“世界盃魔咒”有更新的認識,也或許不會過多的去提“魔咒”。

爆:連續兩次的世界盃“魔咒”會從今年開始打破,你知道為什麼嗎

我們統計了1994年-2014年六屆世界盃期間行業板塊的漲幅,通過數據可以看好,六屆世界盃期間多數板塊平均漲幅都是正數,也就是說平均多數行業都是上漲的。而這其中,有11個行業世界盃期間的平均漲幅超過了1%,銀行、建築裝飾、輕工製造、國防軍工、房地產等行業表現較強。而所有行業中,平均下跌只有10個行業,平均跌幅最高的是傳媒板塊,下跌幅度不足2%。

此外,我們可看到在1998年,世界盃期間滬指是下跌了,但多數板塊還是上漲的,僅是因為銀行大跌以及其他部分行業走低才導致指數的下跌,或許就是因為權重的關係;而2014年,就更有說服力了,因為所有的行業都是上漲的,但指數卻呈現下跌。

所以,透過現象看本質,通過表現看具體,板塊行業的表現已經能夠說明,所謂的“世界盃魔咒”僅是表面的,實際透露出

爆:連續兩次的世界盃“魔咒”會從今年開始打破,你知道為什麼嗎

回到國際市場上,六界世界盃期間,其他多數國家主要股市都出現不同程度的下跌,其中1994年以及1998年漲跌各半,而2002年、2006年自己2014年近乎全軍覆沒,而就在最嚴重的2002年世界盃期間,當全球股市出現下跌的時候,A股卻大漲超13%,雖然不能同日而語,但至少說明A股未曾“同流合汙”。

究其原因,一個普遍的說法是“由於世界盃賽事十分精彩,投資人的精力被分散,特別是機構操盤手和基金經理的注意力被分散,從而使得市場表現冷清”,“金融大鱷在世界盃舉辦期間轉而研究世界盃。在2006年世界盃舉行前,高盛將注意力從黃金、股票等金融資產領域轉移到哪個國家可能問鼎世界盃”,這或許可以解釋世界盃期間世界各國股市普遍下跌。

但是對A股來說,我們認為一方面A股素來有“五窮六絕”的說法,可以看到自1994年以來,每屆世界盃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大部分屬於六月份,而若只看三大指數,1990年以來6月份下跌的概率為60%,另一方面從原因的角度來看,五六月份往往是

流動性階段性緊張和政策空窗期的疊加,因此,所謂的A股“世界盃魔咒”可能往往是A股季節性因素導致。

因此,如果從國際市場來看,外圍市場更符合“世界盃魔咒”,如果再和全球市場對比,A股實際上只是“趕上了”,而並非真正的“世界盃魔咒”,更多的也只是附和全球的“眼球經濟”。

好了,今天就聊到這裡了!文章猶如連續劇,每天關注才有趣沒有好股,不會炒,只能說明來的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