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路文化 獨得之美 肖雲儒的「一帶一路」情愫

在行走中閱讀文明,在體驗中融通曆史,在廣袤的西部、無盡的絲路上,收割思想!

——肖雲儒

以近八旬高齡三度重走絲綢之路,探訪漫漫絲路古道沿線節點與遺存——著名文化學者肖雲儒以堅韌毅力,完成了對絲綢之路的第三次16國的探訪。三次絲路萬里行,行程共達4萬公里,跑了沿線30餘國、60餘城。

絲路文化 獨得之美 肖雲儒的“一帶一路”情愫

半個世紀以來,肖雲儒研究西部文化、考察絲路風情,在多次探訪絲路國內段各個地域之後,近幾年又將絲路國外段作為考察對象。他筆耕不輟,把對絲綢之路的文化思考和沿途見聞用文字展現給世人,成為名副其實的中華文化與絲路文化傳播的勤奮使者。

一位年近八旬的學者三度重走絲路的壯舉,這在中外學者中實屬罕見,是靠著何種毅力與信念,完成三次絲路萬里行的?肖老師如是說:有三個原因,首先是對絲路的一種責任。這麼重要的一條影響世界的路,作為有幸與其同時代的學者,不去了解它,研究它,反映它,是失職,是遺憾。絲綢之路對於古代、近代、當下,以及中國與世界的意義,我們是逐步認知的,但是對絲路文化的認識和研究遠遠不到位,從文藝角度的反映更是如此。目前,“絲路經濟”已經邁開了大步,但“絲路文化”步子則稍顯遲緩。我們翻譯、引進的絲路文化作品,與輸出的文化作品數量相差甚遠,這是我們在絲路文化傳播中面臨的重要問題。

絲路文化 獨得之美 肖雲儒的“一帶一路”情愫

第二個原因,我研究中國西部文化藝術已有三十餘年,三十年前就撰著過《中國西部文化論》,獲得了中國圖書獎,還主編出版過六卷本的“絲路文論叢書”,最近曲江出版集團已經重版,很快面世。中國西部其實就是絲路的中國段,行走、體驗、研究絲路,是我大半生事業和學術生涯自然的延伸。

絲路文化 獨得之美 肖雲儒的“一帶一路”情愫

第三個原因,“絲路萬里行”活動為我提供了一個平臺,使我暮年的人生與事業有了迸發生機的機遇。我是南方人,來西部工作了一輩子,我的生命中需要補充絲路的鈣質與血性。研究絲路是我的文化責任,我的事業延伸,更是我生命的內在需求,三者合一,構成了一種最佳的生存狀態。我想做的事情與國家民族需要我做的事情高度融合,有幸身處其中,非常幸福,有一種生命的實現感,這與我們整個國家民族的成就感是一致的。在民族責任與個人追求共同實現的過程中,生命會迸發出想象不到的潛力。

絲路文化 獨得之美 肖雲儒的“一帶一路”情愫

三次絲路行行色匆匆,雖然浮光掠影,但每到一處,看到、聽到的東西會激活肖老師對絲路的全部知識積累,引發巨大的精神共鳴。由於篇幅有限,欲知更多絲綢之路各國的風土人情、人文趣事,何不親臨詩經裡,肖雲儒老師親自講給你聽。

絲路文化 獨得之美 肖雲儒的“一帶一路”情愫

西鹹文化大講堂第六期

2018年6月16日(週六)

10:00 正式開始(9:40簽到)

詩經裡·老舍茶館二樓

特邀著名作家、文學評論家、陝西文聯副主席、

絲綢之路研究學者

肖雲儒

親臨現場開壇授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