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齡化社會要來了,我該現在生二胎,還是老了創業?

摘要:最好的養老還是趁我們年輕時,投資現在的自己

老齡化社會要來了,我該現在生二胎,還是老了創業?

撰文|蜜姐

最近,遼寧省率先給出了鼓勵生娃的政策,引起了不小的關注。

確實,在十幾年前,鼓勵生娃,給多生娃的家庭優惠政策或補貼,那還是在老師口中的俄羅斯等歐洲國家。

而我們,見諸報端的常常是計劃生育好的宣傳,甚至偶爾還有一些地方為執行計劃生育採取的極端非人道的行為。

現在,我國部分地方也開始要落實鼓勵生育的政策了。真又印證了那句老話——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而遼寧省這次的鼓勵生娃的政策來自於近日,該省政府印發的《遼寧省人口發展規劃(2016-2030年)》。

就在這個規劃內,還有另一條信息值得我們去深思。"大力發展老年教育培訓,支持老年人才自主創業,鼓勵專業技術領域人才延長工作年限。"

老齡化社會要來了,我該現在生二胎,還是老了創業?

你沒看錯,真的,鼓勵老年人去創業!

巧的是,這條消息沒多久,蜜姐又看到一組新的數據,去年全國新出生嬰兒中,二孩佔比為51%。

長此以往,當下遼寧的老人們所面對的問題,未來的我們不僅會遇到,可能會更嚴峻。

01

新生兒二胎比例超過頭胎,解決人口與困境靠二胎?

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公佈的《2017年我國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統計公報》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住院分娩活產數為1758萬,二孩佔比為51%。

同時,據國務院印發《"十三五"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體系建設規劃》預計,到2020年,全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將增加到2.55億人。

中國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原主任、國務院參事馬力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現在我國的人口問題已經由原來的數量問題轉為了結構問題。到2022年,第二次生育高峰的人將進入老齡化,而這一人口規模將是兩億。

人口結構問題,是老年人老得太快,還是年輕人不願意生娃?

老齡化社會要來了,我該現在生二胎,還是老了創業?

其實,最近看到這些數據時,蜜姐還是有些許感慨。

上週末去探望了一位即將到預產期的朋友。本以為她會高興或充滿期待地準備著第一個孩子的出生,卻沒想到,竟是滿腹怨言。

其中抱怨最多的是,她根本沒有生小孩的意願,現在只是在完成父母的任務。而因為生育,她放棄了很多旅遊、學習的機會,未來至少一年,她會和孩子綁在一塊,沒有私人時間。而更頭疼的,還是經濟壓力。

這個朋友雖然和老公都在當地國企工作,工資都跑贏了當地的平均工資線,但每月也面臨著房貸、車貸。還完貸款後,日子雖然沒太緊巴,但辭職生娃她是萬萬不敢的,更何況,孕期的檢查就花費不小。她告訴蜜姐,現在都不敢去想,未來養孩子的開銷,以及上學、換學區房等問題。

"高房價是最好的避孕藥",在現實生活中一次次印證。而最近,美國最大的房產平臺Zillow發佈的研究報告再次證實,房價和生育率真的存在極強的負相關關係,而這,不分國界!

老齡化社會要來了,我該現在生二胎,還是老了創業?

據其數據顯示,房價平均每上升10%,生育率就下降1.5%,在洛杉磯、西雅圖、紐約這類大城市,高房價對生育率的影響尤為顯著。

頭胎都不想生了,解決人口困境靠70、80後生二胎?

蜜姐的一位朋友,在北京有兩套不用還貸款的房產。看到最近兩年,身邊朋友不斷地生了二孩,也有些小心動。但後來算過賬之後,毅然放棄了, "完全拉低生活質量!"雖然有不錯的學區房,但她想換更好的學區房, 甚至讓小孩出國,接受更好的教育。

而一旦懷孕,不僅收入會大幅降低,甚至可能會失去職場競爭力,而大孩子的教育質量也會跟著下降。

02

我們該如何面對自己的養老問題?

"現在不生,以後老了怎麼辦,誰養你?"這是很多老人力勸年輕人趕緊生娃的理由,也是聽起來無懈可擊的理由。

確實,如果我們拋開個人家庭的角度,從社會的角度來看,根據全國老齡辦最新統計,截至2017年年底,全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達2.4億,佔總人口比重17.3%。

也就是說,現在平均4個勞動力(也可以叫年輕人)撫養1位老人。

老齡化社會要來了,我該現在生二胎,還是老了創業?

還有一組數據,是2017年年底,由人社部發布的《中國社會保險年度發展報告2016》。報告顯示全國已經有13個省份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餘的可支付月數不足1年,個別地區赤字超過200億元。

確實,你不生娃,老了以後誰養你?

步入深度老齡化的遼寧,為了應對人口困境,在全國率先提出了探索對生育二孩的家庭給予更多獎勵政策。更提出,要實施漸進式延遲退休政策,鼓勵老年人才自主創業。

但你以為老人自主創業就能解決問題了?蜜姐以前聽過一個著名投資人的講座,當時他是鼓勵創業要趁早。他表示,遇到過一個十分有創業熱情,白髮蒼蒼的老教授,雖然很敬佩老人的精神,但因為年紀,他最後還是婉拒了。他並不是歧視,也不是不看好那個項目,而是,擔心老人的年齡和精力,這樣無論是對他的投資還是老人的身體狀況,風險性都是不言而喻的。

遼寧老人今天面臨的問題,未來我們老了之後,可能會更加嚴重。怎麼辦?一定要靠生娃,養兒防老?

老齡化社會要來了,我該現在生二胎,還是老了創業?

蜜姐一直很贊同著名經濟學教授陳志武所說的,養兒防老是一種不道德的自私觀念。

這種觀點並不是說他有多道德高尚,而是,他認為,如果父母沒有自己的養老和醫療保險,完全靠子女養老,這對於子女未來的人生道路和職業道路以及伴侶等的選擇上,都會有極大的影響。

最極端的例子,你想想前幾年大熱的電視劇《歡樂頌》裡的樊勝美就能窺探一二。

人們常說,養孩子是最好的投資。其實,你看看自己以及身邊人,反問下自己,現在的你,是否讓父母獲得了高的收益?

之前"六個錢包買房"的觀念引起輿論的譁然,但也引起了不少的共鳴,面對現在的高房價,哪個年輕人能理直氣壯地說買房不是靠父母?除了買房,你養娃真的就不靠父母了嗎?

蜜姐一直覺得,在決定生孩子投資孩子成長前,我們得先考慮養老問題。如何讓自己的養老不成為孩子們以後生活、成長的負擔?

最好的養老還是趁我們年輕時,投資現在的自己。比如,努力工作,提高自己的工作技巧和理財能力,積攢足以抵抗未來不確定的風險。與此同時,更要學會投資自己

在努力工作、配置資產積攢財富的同時,也要學著投資自己的養老。比如,陳志武教授的做法, 他在很早的時候就與妻子一塊買好了退休基金、醫療保險、投資基金甚至還有長期護理保險。因為這樣, 如果老年的時候,真到了喪失生活自理能力,需要長期護理時,這些費用大部分會由保險公司來支付。

而具體買什麼類型的保險,還是要我們自身的的情況去斟酌。

不過,最近在部分地方實施的稅收遞延的商業養老保險,雖然還在試點中,可操作性還待改進,但也值得去關注瞭解。

​畢竟這是中國養老金的第三支柱,也是政府近期推廣的,雖然還在試點,門檻也有些高,但也是一個不錯的嘗試方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