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交所:或成爲新經濟公司上市首選

港交所:或成为新经济公司上市首选

為了吸引高增長的新興及創新產業公司來港上市,令香港市場發展更多元化,港交所於今年四月下旬對上市制度進行了大變革,在主板增設了三大全新章節。

隨後,小米科技便在港提交了IPO申請書,成為首家嚐鮮香港“同股不同權”上市政策的企業。

港交所:或成为新经济公司上市首选

7月9日,小米科技正式在港交所上市。作為首隻在港交所上市的“同股不同權”股票,小米上市被業界認為是為新經濟企業登陸港交所“探路”。

1.吸引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上市

在產品受主管當局規管、已通過概念開發流程及至少一名資深投資者作出相當數額投資的前提之下,香港市場允許市值不低於15億港元的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上市。

港交所:或成为新经济公司上市首选

除對業績紀錄、營運資金作出特別規定、增設基石投資者限制和管理風險的特別措施之外,該類股票將在股份名稱結尾標記“B”。香港希望藉由相關規則成為未來生物科技公司的主要上市地。

2.允許同股不同權企業上市

此次修訂從法律上排除了非傳統管治架構企業來港上市的障礙,吸引不同股權架構企業上市及保障投資者利益方面取得平衡。

為在吸引不同股權架構企業上市及保障投資者利益方面取得平衡,新規則還特別作出四點安排:

一是隻限新申請人;二是加上高市值、創新企業、業務成功及外界認可等四項資質條件;三是對於不同投票權作出限制,包括只限個人與董事,持股最多不超過50%以及禁止轉讓;四是明確一系列保障措施,包括上市後不得提高不同權股票比例、同股同權比例不低於10%、重大事項“一股一票”表決、加強披露與企業監管,並可訴諸法律效力及補救行動等。上述措施致力於化解公司控制權與所有權分離容易導致管理中獨裁發生的可能性,這將更好地提升市場投資者信心。

3.設立新的第二上市渠道

本次修訂主要針對已在紐約交易所、納斯達克交易所及倫敦交易所主市場上市、歷經最少兩個會計年度合規紀錄良好且市值至少100億港元及10億港元收益(若市值少於400億港元)的企業,旨在吸引在歐美市場上市的內地龍頭新經濟企業赴港第二上市。

預計通過此模式,香港市場投資者和滬深港通機制下的內地投資者,可分享已在歐美上市的大型新經濟公司的成長紅利。

港交所:或成为新经济公司上市首选

香港變革了上市制度,許多企業紛紛赴港申請上市。那麼在大陸上市的股票到底會和在香港上市的股票有什麼不一樣呢?

首先它們的名字就不太一樣,在國內深圳或上海證券上市的股票被稱為A股,香港證券市場上市的股票稱之為H股。知道了這個概念之後,我們便可以繼續探討兩者之間的區別了。

1

兩者的計價幣種不同,A股為人民幣,H股為港幣,幣種直接的兌換率本身就存在差異和波動。

2

在兩個不同市場發行的股票結構不同,融資規模也不同,H股相對A股市場更加國際化,而且同樣公司的上市要求和在兩個市場的發行規模也不同,比如招商銀行總股本為252.2億股,其中A股206.29億股,而H股為45.91億股。

3

兩個市場投資人構成及對同一公司的估值和價值認識不同,相對而言,香港股市比A股的投資者有更大比例的機構投資者,投資理念更穩健成熟,偏好藍籌,而A股投資者更喜歡中小創,這方面的原因是也是差異的重要表現。

4

兩個市場的管理部門和政策不同,A股有著明顯得中國特色的行政管理烙印,號稱政策市,行政干預明顯,雖然一直推進市場化進程,但政策痕跡依然明顯,重融資輕回報,退市機制缺失等問題持續存在亟待解決,H股則更加國際化,成熟度更高。

5

隨著滬港通、深港通的逐步實施推廣,兩地的投資者不斷交叉融合,A股市場的市場化推進等,A股和H股的這種差異理論上會逐漸縮小。

港交所:或成为新经济公司上市首选

香港上市規則的改革落地之後,港交所或將成為新經濟公司上市的最佳選擇。大量內地企業趁著勢頭,紛紛準備赴港上市,其企業數量以每月超過十家的速度不斷增長。

但對於新經濟企業而言,成功上市只是企業發展戰略中的第一步,如何創造紮實的業績,說服投資者對企業未來充滿信心、獲得市場的認可才是決定企業未來長遠發展的關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