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喜歡《邪不壓正》,就是立場不正確嗎?

推薦電影

微米是認真的

因為這是一篇不僅難寫,也有點容易引發一些觀點衝突的文章。

今天咱們的主人公,正是姜文的新片——《邪不壓正》。

《邪不壓正》

我不喜歡《邪不壓正》,就是立場不正確嗎?

姜文的電影,很難寫。

他早期那些經典電影,比如《鬼子來了》之類的就不說了,就拿近十年咱們最廣為人知的一部電影,《讓子彈飛》來說吧。我是相當喜歡《讓子彈飛》的,但是如果讓我來寫一篇極其透徹的關於《讓子彈飛》的從淺層到深層的所有詳細的解析,對我來說首先工作量巨大,其次,作為一個歷史廢,哪怕我真的盡力去寫,分析完表象之後,深層的政治隱喻上,我估計也沒有足夠的歷史知識儲備來支撐。

我不喜歡《邪不壓正》,就是立場不正確嗎?

《一步之遙》是一部譭譽參半的電影,我那會兒沒有專門去電影院看,只記得看完之後說了一聲:“嗯,比不上《讓子彈飛》,但是也還行。”

而這部《邪不壓正》,則是姜文從《讓子彈飛》《一步之遙》之後的民國三部曲的最後一部。

仍然很難寫。

我不喜歡《邪不壓正》,就是立場不正確嗎?

我不喜歡《邪不壓正》,就是立場不正確嗎?

我不喜歡《邪不壓正》,就是立場不正確嗎?

我要說的正是我今天標題裡的內容:我並不是很喜歡姜文這次的新作《邪不壓正》。而且我也不認為喜歡姜文的電影是政治正確。我有權利不喜歡它,而且我會說出原因。

先簡單講講劇情吧。

我不喜歡《邪不壓正》,就是立場不正確嗎?

本片根據張北海的小說《俠隱》改編。七七事變前夕,華裔青年小亨德勒從美國遠赴重洋,回到闊別十數年之久的北平從醫。然而他真正的名字叫李天然,十三歲那年曾親眼目睹師父一家遭師兄朱潛龍和日本人根本一郎滅門。僥倖逃生的天然被美國人亨德勒醫生送往大洋彼岸,接受了極其嚴苛的訓練,而今他懷著絕密的任務踏上故土。

我不喜歡《邪不壓正》,就是立場不正確嗎?

亨德勒父子租住神秘男子藍青峰的宅子,藍青峰是當年辛亥革命的參與者,他與現為警察局長的朱潛龍過從甚密,卻又以殺死李天然為籌碼,暗中慫恿朱除掉根本一郎。復仇心切的李天然尋找到了仇人,而亨德勒醫生則全力阻止養子冒險。在這一過程中,交際花唐鳳儀與裁縫關巧紅也捲入了男人的勾心鬥角的漩渦裡。

我不喜歡《邪不壓正》,就是立場不正確嗎?

後來,極力阻止的亨德勒醫生被藍青峰推下橋摔死,李天然不知情下聽了亨德勒醫生生前的音頻認了藍青峰做父親。藍青峰想要設一個大局將根本一郎和朱潛龍一網打盡但是失敗,李天然想要將二人攢在一起報仇雪恨但是差點涼了,最後藍青峰費盡心思賭了一把,李天然大仇得報,回去找關巧紅,而巧紅向他告別後消失在茫茫江湖。

我不喜歡《邪不壓正》,就是立場不正確嗎?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姜文和姜文的電影被捧上了一個奇怪的高度。你說捧上神壇吧倒也不像,但是反正是被渲染成了一道在中國影壇裡相當另類地位的存在。

你要說我喜不喜歡姜文的電影?喜歡啊!早年的《鬼子來了》《陽光燦爛的日子》

我都挺喜歡,我最喜歡的還是《讓子彈飛》,這部電影在我看來是可以在中國電影史上留下個腳印的名作。

我不喜歡《邪不壓正》,就是立場不正確嗎?

但是當我發現有那麼一些人很莫名其妙的將姜文導演和他的電影捧到一個“說不得”的地位,比如這次的《邪不壓正》,第一天上映,影評還不多,但是就已經看到了很多人完全聽不得不同意見,只要有人說《邪不壓正》不好,就是這些人“膚淺,沒內涵,看不懂姜文的深意”的時候,我就有點無奈了。

那我今天就“政治不正確”一下,說說我為什麼覺得《邪不壓正》不好,起碼我並不算很喜歡。

我不喜歡《邪不壓正》,就是立場不正確嗎?

說《邪不壓正》,就不得不把我非常喜歡的《讓子彈飛》拿出來做個對比,這樣就更明顯易懂了。

許多噴不喜歡《邪不壓正》的人是“膚淺,看不懂內涵”的人,其實這種辯駁很蒼白。

那我就先說說《讓子彈飛》好在哪兒。人設豐滿劇情乾脆等等很多優點先不說,就事論事——《讓子彈飛》裡就沒有心照不宣的政治暗喻和冰山下的隱藏脈絡嗎?

我不喜歡《邪不壓正》,就是立場不正確嗎?

你怕是瞎吧。《讓子彈飛》最大的優點之一就是恰到好處的暗喻和心照不宣的你來我往,節奏分明的勾心鬥角和麵具下面的你死我活。

換句話來說——你說看不懂或不喜歡《邪不壓正》的人是因為看不懂暗喻和深意,但是這些暗喻和深意,恰恰在八年前的《讓子彈飛》裡就已經出現過了!

我不喜歡《邪不壓正》,就是立場不正確嗎?

那麼為什麼包括我在內的很多很多人,如此的喜歡《讓子彈飛》,卻對《邪不壓正》感覺一般呢?

首先我坦白——我歷史相當一般,既不瞭解也不擅長,而且高考之後就沒怎麼碰過歷史,就算以前學過也忘得差不多的。所以你說《邪不壓正》裡很多梗和暗喻我沒完全理解,只能囫圇吞棗的大概知道什麼意思,這個我不抬槓,我確實很多歷史相關暗喻沒能完全理解。

我不喜歡《邪不壓正》,就是立場不正確嗎?

但是還是那句話——《讓子彈飛》一刷的時候,我也同樣沒有理解所有暗喻和深意,只能看出一部分比較明顯的,剩下的都是後來我做了功課專門看了網上一些大牛的解析才知道的,但是我仍然很喜歡。為什麼呢?

這就是最重要的一點了——因為《讓子彈飛》即使去掉所有的政治隱喻和借古諷今,即使去掉所有的指代和夾帶私貨的歷史觀,哪怕是看最表面的情節本身,也仍然是部好電影!

這就是最最關鍵之處,也是《讓子彈飛》遠比這次的《邪不壓正》優秀的根本原因!

我不喜歡《邪不壓正》,就是立場不正確嗎?

簡單的來說,《讓子彈飛》是姜文將野心和傾訴欲壓縮到最合理的程度,一切都剛剛好,恰到好處的夾帶私貨,恰到好處的借古諷今政治暗喻,恰到好處的節奏分明黑色幽默——這是一部姜文把自己的張揚外放不羈傾訴欲掌控欲等等所有的東西,都收在一個剛剛好的程度的最佳產物。

而《邪不壓正》,就是玩脫了的典型。

我不喜歡《邪不壓正》,就是立場不正確嗎?

我也看到現在有一些朋友已經開始在分析《邪不壓正》裡的各種暗喻了,但是我覺得如果電影本身情節方面沒有吸引力,那麼暗喻的手法再高超再隱晦,也是喧賓奪主,本末倒置啊。

這麼說吧,我看完《讓子彈飛》,會很感興趣的去查閱其他那些我不太懂的暗喻,補習相關歷史知識,一邊拍手稱讚;而看完《邪不壓正》,我心裡的念頭是——去他的什麼暗喻,老子不玩了,老孃不care……

電影電影,說到底,電影本身,才是最重要的啊。

我不喜歡《邪不壓正》,就是立場不正確嗎?

昨天關於《盜夢空間》的推送中我恰巧說到了這個話題。我們本身不應該對是不是“商業片”這樣類似的標籤先入為主的給電影設限並存有不管是好是壞的偏見。電影評價的最核心就是隻評價電影本身。所以很多人以“姜文壓根不在乎你們能不能看得懂”之類的話來辯駁實在是有些幼稚的。

《邪不壓正》,從情節上,主演選角上,邏輯上,節奏把控上,基本上都有些問題。

我不喜歡《邪不壓正》,就是立場不正確嗎?

情節上,很直白的說就是不夠吸引人。我觀影的時候旁邊好幾位同場觀眾看到一半都開始玩手機,因為故事本身不是什麼特別跌宕起伏的故事,說到底主線就是年輕人復仇老男人玩局兩線並行,關鍵還並的不那麼流暢。

邏輯上,這個倒沒什麼好說,首先這部電影是根據小說改編的,很多地方不一定是電影的問題,而且《讓子彈飛》中也會有一些你在一般正常電影裡不太常見的邏輯線,但是都能自圓其說,只不過《邪不壓正》比較蒼白一些而已。

重點講一下後兩個缺點:主演選角和節奏把控。

我不喜歡《邪不壓正》,就是立場不正確嗎?

主演選角。姜文不說,姜文他老婆周韻演技先不談,顏我是真的喜歡,我一度認為周韻算是江南英氣柔婉並存女子的代表人物之一。這次演技也在及格線,不說了。

許晴和廖凡都完成的相當好。許晴不知是不是天生的就有這份風騷不媚俗的勁兒,在《老炮兒》裡就已經相當撩人,這次在《邪不壓正》裡依然是風流明騷卻不下賤,一舉一動都是熟女誘惑。

我不喜歡《邪不壓正》,就是立場不正確嗎?

廖凡倒是可以說是寶藏男孩(男人)了,我之前看他的戲以正派居多,沒想到演起反派來這麼帶感,相當OK了。

重點就毀在彭于晏身上。

我絕對沒有搞地域歧視的意思,但是從客觀公正的角度來看,我真的懇請大陸這邊拍古裝或民國正劇且確定必須用原聲的導演,慎用臺灣演員。

我不喜歡《邪不壓正》,就是立場不正確嗎?

彭于晏的身材很OK,我本身對他還算印象不錯,所以看著那肌肉也願意賞個臉笑笑,但是這個口音我真的一口血吐出來。

入不了戲入不了戲入不了戲啊!!!

我知道今年來臺灣暗戳戳的一直在培植新生代演員力量,撕各種資源的時候大陸演員往往要讓他們兩三分,但是能不能請你們去演現代影視劇,這種近代或古代的電影你們真的不行啊!

我不喜歡《邪不壓正》,就是立場不正確嗎?

我覺得姜文選男主的時候的心理活動,是我除卻《邪不壓正》電影本身質量以外最好奇的問題之一了。

再說演技。彭于晏的演技只能說一般,我知道他在新生代裡算還可以,但是我說句不中聽的,彭于晏在新生代中青年男演員裡經常被誇的本質原因,是因為矮子裡面選將軍——同期沒幾個能打的,顯得他還可以。

比如在《邪不壓正》裡,他完全,完全接不住姜文和廖凡的戲啊啊啊啊啊啊!

我不喜歡《邪不壓正》,就是立場不正確嗎?

全片演技巔峰也就是姜文和廖凡兩個對手戲的部分,我才覺得有點看《讓子彈飛》三個老狐狸鬥法那一幕的影子。姜文和廖凡倒是彼此接得住戲,很精彩。

然而輪到彭于晏和他們倆任何一個對戲的時候,立馬整段垮掉了啊啊啊啊啊!

這演技水平差距實在太大,導致我即使對彭于晏的口音願意抱有幾分實在無可奈何的包容,對他的演技也實在無愛。

我不喜歡《邪不壓正》,就是立場不正確嗎?

再有一個,就是節奏問題。

從電影中部開始,整部片子的節奏就突然拖沓起來,看的人有點煩躁。似是而非的人物關係,若有若無的暗喻都不能將劇情拖沓這個缺點本身掩蓋過去。

彭于晏本來表現就一般,偏偏是第一男主,和演技本身也不算上佳的周韻在後半部分的大量對手戲,不僅毫無CP感,也沒有激情張力,兩個人並沒有讓人覺得是一體的感覺,只覺得生硬。

我不喜歡《邪不壓正》,就是立場不正確嗎?

這樣的拖沓在《邪不壓正》本身就先天不足的前提下就顯得比較致命了,我到後來都有忍不住開小差,因為實在沒有被劇情吸引。

明明前半部分看著還行,怎麼就後面崩了呢?我也想不通這個問題。

只能說,《邪不壓正》的方方面面,都有些我不太理解也不想理解,但是絕對客觀存在的缺憾吧。

我不喜歡《邪不壓正》,就是立場不正確嗎?

很抱歉,我給《邪不壓正》的分數也就在6.5到7分之間。或許它有很厲害的暗線之類,但是明面上的東西確實沒有吸引到我。我早上看的時候分數是8.2,然後幾個小時內一路降到7.4,目測還會再降。我在任何時候都不願意對姜文的電影失望,這個拍出了《讓子彈飛》的導演會一直擁有我的期待。但是抱歉,《邪不壓正》,不在我的二刷名單內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