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景山區公共文化設施三年內實現每周開放時間至少56小時

石景山区公共文化设施三年内实现每周开放时间至少56小时

石景山區將創建第四批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石景山區宣傳部供圖

人民網北京7月13日電(孟竹)到2020年,北京市石景山區將實現各街道綜合文化中心全部達到2000平方米以上,全面實現社會化運營;社區文化室達到300平方米以上,各級公共文化設施每週開放時間56小時以上,空間面積和設備水平全面提升。7月12日,記者從石景山區召開的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動員部署會上獲悉,到2020年,石景山區將創建第四批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

如何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示範區建成後,又將給地區群眾的文化生活帶來哪些變化?記者瞭解到,三年內,石景山區將構建覆蓋全區、便捷高效的公共文化設施,建築面積4.1萬平方米的石景山區文化中心主體結構已完工,涵蓋區文化館、博物館、非遺中心、公益電影放映等功能,將在創建期內投入使用,成為地區新的文化地標。此外,到2020年,石景山區各街道綜合文化中心將全部達到2000平方米以上,全面實現社會化運營,社區文化室達到300平方米以上,各級公共文化設施每週開放時間56小時以上,空間面積和設備水平全面提升。

記者瞭解到,“歌、舞、戲、詩、書、畫—六聚石景山”系列文化活動每年將達到2000場次以上,流動圖書車、電影放映車、流動演出車和科普大篷車進社區、進企業、進學校、進軍營將精品文化服務送到群眾身邊,成為流動在石景山大街小巷的一道亮麗風景線。

公共文化+科技助力打造書香石景山

石景山區文委相關負責人介紹,《石景山區公共文化服務目錄》手冊、公共數字文化服務平臺“石景山文化E站”、手機APP“石景山文E”等通過線上線下多種方式傳遞最新的文化服務項目、實現公共文化服務網上諮詢、在線點播、在線培訓、報名參與和評價反饋。“文軒雲圖”24小時智能書店,免費借閱,優惠購書,將在全區街道社區、商務樓宇、商場超市、學校公園等公共空間建設不少於50個書店網點,打造書香石景山。

一批特色文化基地納入公共文化設施

據介紹,石景山區將打造八大處傳統文化名片、模式口歷史文化名片、永定河生態文化名片、首鋼工業文化名片、八寶山紅色文化名片、冬奧及創新文化名片六張“文化金名片”,助力推進西山永定河文化帶建設。同時,郎園park良閱書房、全民暢讀書吧、京西五里坨民俗陳列館、北辛安城市記憶博物館等一批特色文化基地納入公共文化設施,逐漸形成政府+社會、標準文化設施+特色文化基地的公共文化網絡。此外,大力開展西山永定河系列宣傳文化活動,講好“石景山故事”,進一步提升地區文化形象和影響力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