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榮光|張秉貴「一團火」稱呼的由來

國家榮光|張秉貴“一團火”稱呼的由來

陳雲同志為張秉貴題字

當我們到北京王府井百貨大樓購物時,會發現,在大樓前矗立著一位普通售貨員的塑像,塑像上還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陳雲同志的題字。也許有的年輕人會問,張秉貴是誰,我要告訴他:這是一個我們不能忘記的人。他生前是一個再平凡不過的售貨員。但他的內心充滿著“為人民服務”的熱忱,在普通的售貨員崗位上練就了“一抓準”“一口清”技藝。而更讓人難忘的,是他的“一團火”服務精神。他憑著這種精神,被樹為中國商業戰線上的一面旗幟。今天,大商場和超市的售貨方式已經大不同於從前了,但我們卻不能忘記張秉貴“一團火”精神中所體現的為人民服務本質,因為那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

誰都知道,“一團火”,是群眾和組織對張秉貴的特有稱呼。這個稱呼是怎麼來的,卻很少有人知道。

實際上一開始,“一團火”是張秉貴在談自己體會時一段話中的一個詞。有一次,一個同志問張秉貴,為什麼能把售貨員這樣平凡的工作做得這樣不平凡,張秉貴說:“我們售貨員要胸中有一團火,溫暖顧客的心,樹立‘完全’、‘徹底’為人民服務的思想。”

這本是出於一個平凡人的平凡話,在當年卻影響相當大。這句話見報後,立即在全國傳播開來。最先用這句話鼓舞職工的,是一些服務單位。他們把滿腔熱忱地、全心全意地為顧客服務,當作自己的努力目標。但當時還沒有把“一團火”作為集中概括張秉貴精神的一個詞。

此後,隨著張秉貴事蹟的傳播,來百貨大樓採訪的記者也多了起來。記者們不約而同地向張秉貴提問:“什麼是‘一團火’?”“為什麼要有‘一團火’?”張秉貴用樸實無華的語言對不同的記者說過如下一些話:“為人民服務,要與本職工作密切聯繫起來。”“要把顧客當作自己的親人,真心實意、滿腔熱忱地為他們服務,對他們要有火一樣的熱情,心中如果沒有這一團火,就做不到。”“站櫃檯不單是經濟工作,也是政治工作;不單是買與賣的關係,還是相互服務的關係。”“一個營業員服務態度不好,外地人會說你那個城市服務態度不好,港澳同胞會感到祖國不溫暖,外國人會說中華人民共和國不文明。我們真是工作平凡,崗位光榮,責任重大!”

張秉貴本人一直堅持這樣做。每天站在櫃檯前,他都有一種神聖感。見到每個顧客,心中就有一種無比熱愛之情,為顧客服務,他心中就像有一團火一樣,溫暖著每一個顧客的心。日久天長,從許多不同的顧客嘴裡也自發地講出了稱讚張秉貴的話。有的說“張師傅對我們像火一樣熱情”,有的說“張師傅心裡就像有一把火,烤得我們心裡也暖融融的”,有的說“張師傅待我們的心,是火熱的”……,不管什麼稱讚的話,中間都有一個“火”字。身邊的同事也說張秉貴像火一樣,燃燒自己、照亮別人。這樣一來,“火”這個字,就成了集中概括張秉貴自身特點的一個字。

1957年,張秉貴被評為北京市勞動模範。上級單位、特別是宣傳部門,為了宣傳他的事蹟,尋找能集中概括張秉貴特點的詞,顧客群眾、張秉貴同事稱讚張秉貴的話自然進入他們的視野。最後,他們覺得張秉貴自己談工作體會的那三個字“一團火”,最能代表他的精神。這樣,“一團火”,就被約定俗成地作為概括張秉貴精神的詞彙了。

其實“一團火”不光體現為人民服務的根本精神,也不光是一個口號,也有其實質內容,這就是張秉貴總結出的服務經——“五個勁”:站櫃檯的精神勁、服務態度的熱情勁、售貨中的迅速勁、始終如一的持久勁、堅持不懈的虛心學習勁;“十個字”:主動、熱情、誠懇、耐心、周到;“四個一樣”:買與不買一個樣,買多買少一個樣,生人熟人一個樣,本市外埠一個樣。

後來,張秉貴的“一團火”精神受到中央領導的肯定,中央和地方的各種宣傳媒體,也用這三個字介紹張秉貴的精神,全國各地服務行業更是用這種精神教育廣大職工,“一團火”,就與張秉貴一生聯繫在一起,成為他的精神寫照。同時,隨著各地各級的廣泛宣傳和被廣大人民群眾肯定,“一團火”精神也成為中華民族優良傳統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國家榮光|張秉貴“一團火”稱呼的由來

書名: 《國家榮光:應該被永遠銘記的共和國靈魂人物》

書號: 978-7-5154-0852-1

著者: 陳思 著

出版年月:2018年5月

定價: 45.00元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