齒輪易創:企業定製化勝在輕便和新技術

2018年7月4日上午10點,按照約定,筆者來到時間國際大廈。從辦公環境看,齒輪易創有點“硅谷風”,乾淨、簡潔,員工穿著隨意。市場部總監和公關經理把我迎入一間寬敞、明亮的辦公室。不一會,一名身穿灰色T恤的年輕男子推門而入,

他就是傳說中的傳奇人物,本次採訪的主角——齒輪易創的CEO宋師偉。

齒輪易創:企業定製化勝在輕便和新技術

(齒輪易創CEO 宋師偉)

見到他本人, 第一感覺是宋師偉更像一個文質彬彬的書生;但是表達流利,邏輯思維清晰,尤其在戰略戰術以及市場趨勢的把控上,顯得格外老練。

記者:宋總,您在創建齒輪易創之前,曾就職於美國大數據分析公司Palantir。後來,為什麼會選擇回國創業,又創辦了一家提供基礎軟件技術服務的公司?

宋師偉:可能是受硅谷環境影響,從小就看著長輩們在忙和創業有關的事。而國內環境更合適創業,尤其對於中小企業而言,更需要基礎軟件技術服務提供商。

簡單寒暄過後,一段對話開啟了今天的開場白。

實際上,從Palantir出來後,宋師偉和他的合作伙伴成立的創業公司並不是2B領域,而是2C。最開始做的是課程格子,一款面向中國大學生的課程和時間管理工具,能幫助學生在瞭解課程安排的同時,有機會認識一起上課的同學。宋師偉當時是課程格子的聯合創始人兼CTO,當課程格子從0躍至2000萬註冊用戶後,他把目標轉向了企業級市場。

2016年,宋師偉以顛覆者的心態,創建了齒輪易創。為什麼要做顛覆者?

中國中小企業市場缺少頂級IT技術服務商

在中國,中大型企業不缺IT技術服務支持,他們有錢、有人、有給力的合作伙伴。但是,中國有4000萬家中小企業,未來的中大型企業很可能就在其中。但現實情況是,他們的企業信息化現狀問題種種。一方面,他們沒有多餘的財力、物力和人力花在企業信息化建設上;另外,他們在市場上也找不到合適的解決方案提供商。

很多人可能會說:有啊,SaaS可以服務中小企業。但是,今天的SaaS大多做標準化產品,根本無法滿足用戶的個性化需求。另外,很多SaaS產品是按人、按天或者按月收費,有些SaaS公司的成立時間甚至還沒用戶早,一旦服務中斷,對於企業來說,將損失慘重。

中國企業喜歡跟風,當SaaS風口來了,大家都做SaaS;大數據的風口來了,就集體做大數據;人工智能的風口來了,就都做人工智能。所以,宋師偉看到了新的機會。當定製化不被重視,當一體化解決方案被廣大技術提供摒棄,新的市場空間就會出現。

這好比一場田徑賽:需要繞地球一週,大多數人會選擇從南極走向北極,但齒輪易創不走尋常路,他們可能會選擇從北極走向南極。

“IT診所” 才是安生立命之本

那麼,為中小企業提供服務,該從何處下手?

儘管,宋師偉及其團隊有著大數據服務經驗;但放眼中國中小企業市場,他們連基本的數據都沒有,何談大數據?他深刻地感受到:中小企業不需要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多火的技術,他們需要能切實解決他們業務痛點的一體化解決方案,而技術是相通的。

所以, 2016年4月開始,齒輪易創正式營業,從諮詢到技術、產品,提供一站式解決方案。從某種角度看,齒輪易創的生意模式更像一個“IT診所”,當中小企業對信息化方面無從下手時,就可以找到他們診療,找到問題的最終解決辦法。

大多數時候,齒輪易創所做的工作都是基本的“通水通電工程”。比如:無紙化辦公、會員系統、APP小程序。中小企業這些奇奇怪怪的需求,可能連一個完整的CRM、OA、HR系統都算不上,但這些確實就是客戶需要解決的問題。

為了幫助用戶完成產品的快速迭代 ,向互聯網企業,或者向數字化運營企業靠攏。齒輪易創打造出一隻高質量團隊,在100多人的諮詢和技術服務團隊中,一部分來自硅谷的頂尖公司,一部分則是中國本地最優秀的工程師。

宋師偉的戰略決策得到了真格基金的認可,公司成立僅僅兩個月後,齒輪易創就獲得了真格基金數百萬人民幣的天使輪投資。2017年,齒輪易創穫得了跨越式發展,一年接了近百個項目,大概為中小企業提供過1000多次的服務報告。齒輪易創基本沒有做過市場推廣,所有客戶都是靠口碑宣傳。目前服務過的客戶已經遍佈各個行業,包括光伏行業、醫療行業、法律行業、金融行業、旅遊行業、區塊鏈等,雖然公司目標定位是中小企業,但是也不乏慕名而來的中大型企業。

“置之死地”,方能“絕處逢生”

雖然,齒輪易創是逆向而行,選擇了和IBM、埃森哲、SAP等不一樣的路,但是最終走向一定會和這些企業硬碰硬,如何勝出?

齒輪易創:企業定製化勝在輕便和新技術

“齒輪易創誕生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我們的優勢是靈巧、輕便,能從新技術角度解決問題。” 宋師偉表示,傳統IT企業有的優勢,齒輪易創是不會碰的,比如:傳統的大型機系統,擁有很多複雜的架構,以及傳統的大型財務軟件。

未來,齒輪易創提供的企業級軟件服務,可能會符合00後、15後技術特點,或者說專注於發展二三十年才會有的技術。比如:新零售、O2O,這些都是之前沒有的市場,但是一旦技術成熟,這些市場會形成新的藍海。

另外,這是一個競合的時代,齒輪易創會始終保持開放心態,建立良性生態系統。目前,亞馬遜、微軟、騰訊、阿里都是齒輪易創的合作伙伴。企業級服務市場絕對不是一個壟斷性行業,沒有一家公司可以包攬全部技術和服務,大家會各有所長。齒輪易創希望像公司名字一樣,充當“齒輪”的作用,把不同服務商的能力整合在一起,為用戶提供服務。

其實,很多公司不想做定製化服務,是害怕定製化服務會把一個企業“耗死”,因為一旦用戶量上來,需要用大量的人力、物力鋪在項目上,最後導致項目人員、技術能力和用戶需求無法匹配。但是,定製化這件事總得有人去做,只是這中間需要技巧,需要平衡項目成本和支撐能力。

齒輪易創的做法是,採用敏捷開發方法,提高產品開發速度。同時並行40多個項目,這是很多100人左右無法完成的事情,但是齒輪易創能夠做到。另外,隨著客戶個性化需求服務的增多,齒輪易創也在不斷歸類, 把服務項目進行標準化,一旦有同類需求出現,齒輪易創能快速匹配到相應解決方案。未來,隨著企業業務的擴展,齒輪易創會加大本地化部署能力,在各個省市、地方設立分公司,設置項目諮詢、服務以及技術支撐部門。

相信,在硅谷天才宋師偉的帶領下,齒輪易創將走向“廣袤空間、大有可為”的新天地,而中國的中小企業,也將真正插上信息化的翅膀,在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中,飛得更高、更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